盤點史上的“中興”:最後一次中興止於甲午戰爭
導讀: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既有開國之君,也常常有中興之主。何謂“中興”?一般來説,指的是中途振興。《詩·大雅·烝民序》:“任賢使能,周室中興焉。”這説的是周王室靠了選拔、任用人才,從而重新振興起來。南宋人王觀國在其《學林·中興》中,有更為詳細的解釋:“中興者,在一世之間,因王道衰而有能復興者,斯謂之中興。”那麼,究竟都有哪些中興之主呢?且待筆者一一道來。
周朝:宣王中興
周宣王繼位之時,經歷了周厲王統治下的西周王朝,正吏治敗壞、百姓離散,周宣王於是下令修復公室、廣進諫言、安頓百姓、修繕武器;興畋狩禮樂,法文、武、成、康之遺風,並及時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陸續發動對周邊部族的戰爭,使衰落的周王室權威得到恢復,諸侯又重新朝見天子,四夷鹹服,史稱“宣王中興”。
西漢:昭宣中興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興師暴眾和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鋭,農民起義不斷。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於終前兩年下道《輪台罪己詔》,宣佈:“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
漢武帝駕崩後,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昭宣二帝在位時,着重休養生息,漢武帝在位時嚴重損耗的國力得以恢復。劉向評論漢宣帝時稱讚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對昭宣二帝在位時的治績,史稱“昭宣中興”。
東漢:光武中興
王莽篡漢,西漢結束,改國號為新。后王莽改制失敗,導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最終肢解新莽政權,漢景帝后裔劉秀趁機恢復漢朝,國號仍為漢,史稱東漢,劉秀即光武帝。新莽天鳳四年(17年)起到東漢建武前期,因戰爭而受到嚴重破壞的農業、手工業,他在位期間,都得以恢復和發展。在光武帝的苦心經營之下,東漢社會呈現繁榮景象,王夫之認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史稱“光武中興”。
唐朝:元和中興
唐朝中期以後,國勢衰落,出現藩鎮割據的問題,部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自成一國,影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了中央的統治力量。其中,特別以河朔三鎮最為跋扈。唐德宗在位時,有鑑於中央兵力不足,故對藩鎮採取姑息政策,但流弊漸生。唐憲宗李純即位後,決心“以法度裁製藩鎮”,便着意用兵對付強藩,陷於強藩多年的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區又歸中央政府管轄,唐王朝復歸於統一,史稱“元和中興”。
唐朝:大中中興
唐宣宗李忱勤於政事,孜孜求治。他非常喜歡讀《貞觀政要》。他重新整頓吏治,並且限制皇親和宦官。除鄭、李之外,他把死於甘露之變中的百官全部昭雪。他也曾經想根除宦官,但鑑於甘露之變的前車之鑑,未能有所行動。宣宗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税,注重人才選拔,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使十分腐敗的唐朝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史稱“大中之治”。歷史給予了李忱很高的評價:“宣宗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宋朝:乾淳之治
宋孝宗趙昚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宋朝相對進入到一個興盛時期,孝宗平反岳飛冤獄,起用主戰派人士,鋭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孝宗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加強集權,重視農業生產。總體説來,宋朝的內政形勢有所改觀。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史稱“乾淳之治”。
明朝:弘治中興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中興”是一個短暫的“治世”,儘管存在諸多弊政,但是明孝宗寬厚仁和的政治品行、弘治朝君子眾多、君臣關係融洽等政治特色卻為這一朝帶來了美譽,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成化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明孝宗勵精圖治,被譽為“中興之令主”,他在位期間,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所以後世史學家稱其為“弘治中興”。
清朝:同光中興
中國進入一個特定時期,就是“同光中興”,歷史書上也稱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形容清帝國面臨着“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而“同光中興”,正是清帝國在這樣複雜、兇險的環境中所探索出的一條新的道路。雖然同治(愛新覺羅·載淳)、光緒(愛新覺羅·載湉)兩位皇帝都未見得是什麼英主,但把持着朝政的慈禧太后自是老謀深算,而賢王能臣如恭親王、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張之洞也盡心輔國。從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一直到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三十年間,國內基本安定,官僚求富求強,“洋務運動”轟轟烈烈,西方技術、資金和人才得以引進,新式海陸軍得以編練,一大批近代軍工企業和民用企業,以及新式學校得以創辦,留學生也不斷被派遣到海外。這一派中興氣象,在甲午戰爭後戛然而止,中國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