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知道了下述事實,也許有人會失望:用鮮血書寫英勇和忠貞的文天祥的兩個弟弟,一個降了元,另一個則逃避現實、退隱不仕。哥哥那麼忠烈,弟弟卻做出了“有損”其英名的“醜事”。文天祥有三個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歲,1278年冬天元軍猛攻文壁駐守的惠州,他開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文天祥13歲的文璋,隨文壁投降,後隱居不仕,在他大哥被殺35年後去世,享年69歲。
元初,就有人指責文天祥的弟弟不夠忠烈,還賦詩諷刺:“江南見説好溪山,兄也難時弟也難;可惜梅花如心事,南枝向暖北枝寒。”文天祥號文山,文壁號文溪,溪山指兄弟兩人;南枝與北枝也指兩人,因為文天祥曾寫過“江上梅花都自好,莫分枝北與枝南”的詩。如果有時空隧道,我很想去問一下那位作此詩的南宋遺民:“你為什麼不犧牲?”中國人面對英雄,在不斷的感動中,道德崇拜也往往升級。如果這種崇拜離開了大地,喪失了人性基本的理解和同情,就變成了殘忍的道德奢欲。也許有人覺得,文天祥會譴責弟弟們。可是相反,他很“理解”,文璋的逃避還是他規勸的結果。
文壁自述投降的理由是:其一,不絕宗祀,文天祥兩個兒子一個早死,一個於戰亂中失散,文壁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了文天祥;其二,文天祥母親身死他鄉,一直沒有安葬,需要舉靈柩歸鄉;其三,不同於元軍剛侵南宋時的投降派,文壁降元之時,南宋實際上已經滅亡,抗爭的結果只能使全城百姓跟着倒黴。這樣的託辭當然無法讓道德審判者滿意,但是他的哥哥體諒他。
1279年三月,文天祥被押解到廣州,文壁也前來與兄長告別,他是否解釋了自己的變節,文天祥當時的態度如何,都不得而知。然而,文天祥有一首寫給弟弟的詩——《寄惠州弟》,後人可以窺見一二。詩中雲:“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別離。雁行長已矣,馬足遠何知?葬骨知無地,論心更有誰?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他希望文壁替本是長子的他盡哀痛之情。
1281年,文天祥寫信給文壁過繼給自己的兒子:“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英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確體諒、認可了文壁的選擇。文天祥不是為了清譽犧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盡忠殉國,並不要求別人一定跟他學。後來,他寫信給三弟文璋,只是勸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終生不當元朝的官,得享天年。國難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國,或投降,或歸隱,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這可能更加反映出人性的複雜和真實,而文天祥的寬容體諒,更讓我們在他高高的道德聖像之外,看到了一顆有情有欲的柔軟的英雄心。
有必要一提的是,文天祥的繼子文陞也“投降”了,他在文天祥去世30年後,當上了集賢直學士,不久病死,被封為蜀郡侯。文陞之子文富,也就是文天祥的孫子,曾為湖廣行省檢校官。我想,文天祥如果靈魂有知,恐怕也不會痛罵自己的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