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廣播電視台報道,廣州市民阿慧準備騎共享單車上班,由於座墊高度不太合適,所以準備調整一下高度,沒想到手伸過去就被蛇咬了。
隨後,阿慧看到座墊下面有青竹蛇,叫人幫忙打死那條蛇,然後馬上打車到醫院接受治療。
幸運的是阿慧及時來到醫院,經過治療,情況慢慢好轉,但是醫生説可能還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出院。
專家表示,“8、9月是蛇孵化的時候,孵化後,小蛇就會到處遊走,圖片那條是白唇竹葉青,10月份是它的活動高峯期,另外,單車如果停靠郊外又或者樹林旁,最好還是檢查一下,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
醫生表示:如果手被蛇咬,在手指的近心端用相關東西扎住,這樣毒素吸收少一點,然後緊急來醫院。
記者剛剛從武漢市交委收到消息,今天16點,武漢市文明辦、市交委、市城管委、市交管局將聯合召開“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新聞發佈會,宣佈自即日起,暫停共享單車投放。
據瞭解,自2016年底以來,先後有5家企業進入武漢投放經營共享單車,5家企業分別是摩拜、OFO、哈羅單車、酷騎、牛拜。截至9月3日,全市投放的共享單車共計近70萬輛。從共享單車目前快速發展運行情況看,一是發展規模已嚴重超出我市非機動車可停放區域承載能力。
據市城管委提供的數據,全市現有非機動車停放區域1萬處,僅能滿足40萬輛非機動車停放;二是企業無序競爭、過度投放及亂停亂放問題突出。在一些大型商圈、地鐵口、公交站、重要交通樞紐甚至機動車道,共享單車扎堆無序擺放以及部分使用者亂停亂放,給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及市民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近期,社會各界對此反映強烈,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管理、科學引導、合理控制發展規模。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武漢市共享單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建議,結合全市現有非機動車停放實際容量,市交委會同市城管委及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決定暫停共享單車投放。
今日即向相關企業下達告知書,要求共享單車經營企業即日起停止新增共享單車在武漢市投放。對告知後不予配合或執行不力的企業,市交委將對其進行約談或會同相關部門採取進一步管控措施。同時與市文明辦、市城管委、市公交交管局聯合發出倡議,引導市民文明騎行、愛護車輛、規範停放,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該負責人表示,為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將盡快建立數據監控平台,將各企業車輛投放運營數據接入市交委信息管理平台,由市委實施統一監控管理,掌握車輛投放和運營數據。
同時,加強對共享單車使用規範和安全文明騎行宣傳教育,引導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避免無序競爭。
附:相關部門聯合發出倡議書:
倡議書
市民朋友們:
共享單車自2016年底投放我市以來,規模發展迅猛,以其便捷、綠色、智能的發展理念,深受市民喜愛,為市民短距離出行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損毀破壞、交通安全等問題日益突出,為營造文明騎行、規範停放、愛護車輛的良好氛圍,共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文明騎行的參與者。倡導綠色出行、文明騎行。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不逆行、不在機動車道騎行;維護單車整潔、完好,不將共享單車佔為己有,不利用單車亂貼亂畫;規範停車,不亂停亂放,自覺維護共享單車停放秩序。
二、做文明騎行的宣傳者。個人的文明彰顯一座城市的文明。珍惜自己的文明騎行信用記錄,積極宣傳踐行文明騎行,爭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和倡導者,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帶動身邊的人,把文明騎行傳播到城市每一個角落。
三、做文明騎行的監督者。勇於同不文明行為作鬥爭,積極舉報故意破壞共享單車和亂停亂放行為。提醒身邊人文明騎行、愛護車輛、規範停放,敢於指正不文明使用共享單車行為。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使用共享單車,同心共鑄文明城市,讓武漢共享單車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線。
武漢市文明辦
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武漢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武漢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2017年9月4日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深圳E網”:有時間先想下,共享單車的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網友“安瑞克”:武漢現在很顯眼呀!
網友“霓城隱俠”:單車企業完全可以啓用大數據,調查摸底市民出行的習性,騎行的頻率密度。依據摸底的結果,做到精準有序的投放單車,避免胡亂擺放影響大家出行。
網友“小野 三喜”:自行車租賃
網友“華仔”:共享車有利有弊
網友“霓城隱俠”:單車企業完全可以啓用大數據,調查摸底市民出行的習性,騎行的頻率密度。依據摸底的結果,做到精準有序的投放單車,避免胡亂擺放影響大家出行。
(1970-01-01)
共享單車的方便也帶火了“共享單車兒童座椅”,不過,有些用過的家長則稱座椅安裝上後搖晃得厲害,反而不安全。自行車專賣店工人稱,家長這種做法太不負責任。即便這樣,北京晨報記者仍在街頭見到不少“心大”的家長。對此,單車公司表示不允許用户在車身加裝安全座椅。律師表示,用户加裝座椅屬違約行為,萬一出事兒家長該擔責。
街景:共享單車裝上兒童座椅
日前,記者在北京街頭遇到了一位母親,推着一輛ofo共享單車,車把上裝了一個塑料兒童座椅,裏面坐着一個看上去一歲多的孩子,家長一邊走一邊和他人聊天,之後一起騎車過了馬路。
記者搜索發現,“共享單車兒童座椅”早就不是稀罕物件,被冠以“溜娃神器”、“親子出門必備”、“共享自行車專配”等字樣。塑料的、金屬的座椅應有盡有,座椅有的固定在車子前面的斜樑上,有的安裝在車座下的支撐杆上,還有的乾脆掛在車把上,樣式豐富,大小不一。這些座椅看上去構造簡單,且都“快裝快拆”,一名店鋪客服稱,“螺絲都是手擰的,有手柄,出門無需額外帶工具。”不少商家曬出給共享單車安裝的圖解過程,多數都是我們在街上常見的摩拜或者ofo單車。
為方便攜帶,座椅自身重量一般都在5斤左右,有的甚至可以摺疊,多數在三五十元不等。記者注意到,不少座椅銷量可觀。
工人:徒手安裝座椅很不安全
不過,記者在購買評價中發現,一些家長吐槽,“共享單車兒童座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方便,“不好攜帶”、“安裝麻煩”、“安裝位置不好掌握”等。最重要的是,買家普遍反映這類座椅不安全。“太軟了,螺絲又擰不緊,孩子坐上了不到五分鐘差點栽出來,幸虧有我大腿擋着”。記者注意到,幾家店鋪在產品介紹中都明確提出 “凡使用中發生意外,皆不屬於本店負責範疇”等類似聲明。
清華大學附近一家自行車店裏,工作人員稱兒童座椅的安裝並非網上賣家所説那麼隨意。“隨手一擰就能固定?那能保證孩子安全嗎?”一位自行車維修師傅介紹,自行車如果確實要安裝座椅,座椅安裝的位置、大小、安裝方式都要根據自行車樣式、結構和材質來確定,不能想裝哪裏裝哪裏,“沒有工具徒手擰,就算座椅本身材質安全,也不能保證孩子坐上去穩,這是對孩子安全不負責”。
公司:禁止加裝發現立即拆掉
對此,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嚴禁用户安裝兒童座椅,在用户協議中,有類似“單車應為單人騎乘”的條款。摩拜單車在用户註冊認證過程中有明確協議及聲明,提醒用户載物架(框)的最大載重為5公斤;除載物架(框)外,用户不應在車輛其他地方掛載任何物品。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稱,“我們注意到網上所謂‘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的情況,摩拜單車已經與相關電商平台溝通,推動這類產品的下架。”
ofo單車客服人員也表示,公司堅決不允許用户在共享單車上安裝兒童座椅以及其他裝置,如果用户因此發生任何意外,後果均須由用户自行承擔。此外對方還表示,運維人員也會不間斷巡視此類情況,如有發現會立馬督促用户拆掉座椅。
律師:屬違約出事需用户負責
北京方嘉律師事務所陳抒律師表示,消費者購買自行車,所有權是屬於其本人,其在車輛上添裝置,只要該裝置在法律許可範圍內進行就是合法的。但共享單車所有權是車輛提供的企業,而非個人,實際上這是一種租賃使用的法律關係,承租人未經出租方同意是不得改裝的。如果共享單車用户擅自加裝座椅載人,屬於違反使用協議中諸如“不得加裝載人座椅”等禁止性條款,是違約行為。由此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只能因其自身的過錯自行承擔,且有可能向出租方承擔違約賠償。
(原文標題:《共享單車兒童座椅網上叫賣》)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存在就是理由”:肯定有家長狀告共享單車設計存在缺陷,給其安裝兒童座椅提供了便利,應該承擔主要賠償責任——別不信!
網友“zsh”:説了跟沒説一樣,如果是自己的自行車加裝兒童座椅,出了事情難道找自行車廠商嗎?
網友“白先森的言論場758”:no zuo no die!
(1970-01-01)
據最新統計,全市(北京市)投放運營車輛總數已達235萬輛。
昨天(9月7日),市交通委召集各區管理部門和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負責人,聽取共享自行車投放和管理的意見建議,經研究決定並下發通知,暫停在本市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
北京地鐵站外堆積的共享單車。東方IC 資料圖
4個多月增加165萬輛
據最新統計,全市已有15家共享自行車企業,投放運營車輛達235萬輛。而在今年4月21日,本市出台《北京市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徵求意見稿)》時,這一數字還僅為70萬輛,4個多月增長了165萬輛。
市交通委指出,共享單車在推動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投放和停放無序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地鐵和公交車站、重要交通樞紐、大型商圈等區域,過度投放、堆積佔道……為此,市交通委按照鼓勵規範發展的原則,決定暫停共享自行車新增投放,並組織開展停放秩序整治工作。
下一步,市交通委將牽頭出台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並制定相關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和系統技術與服務規範,建設監管與服務平台,建立和完善承租人信用體系。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將根據非機動車停放管理規劃及停放秩序狀況,進行總量調控。電動共享單車仍然禁入市場。
市交通委要求,企業要承擔運營車輛經營與管理的主體責任,暫停車輛新增投放,並於近期集中開展使用和停放聚集區的整治,調整優化區域投放佈局。
企業回應支持暫停投放
昨日,各共享自行車企業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暫停新增投放的決定。
ofo小黃車回應稱,將嚴格執行不新增投放車輛的要求。本月起,還會增加近百輛調度車,配合路面單車整理。
摩拜表示全力支持配合暫停新增投放的決定,將通過多種技術和運維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户體驗,積極參與相關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服務規範的制定及監管與服務平台的建設,及時處置亂停亂放、車輛淤積等情況。
超八成單車“無位停車”
目前,本市常見的公租自行車長度在1.5米左右,如果是垂直停放,一輛車大約需要1.2平方米的空間。
以此類推,要擺放下已投入運營的235萬輛共享單車,北京至少需要282萬平方米的空間,這相當於11個鳥巢的建築面積。一邊是,共享單車的停車位需求量大;另一邊,自行車停車資源的配置卻沒人説得清。
昨天,記者先後探訪了朝陽門、西單、歡樂谷等十餘個出行人羣較大的區域發現,八成以上的共享單車屬於“無位停車”。
企業顯然對“停在哪兒”也並不關心。記者先後登陸摩拜單車、ofo等共享單車的APP,首頁上難覓關於停車的特別提示。本市有多少停放自行車的資源,記者先後詢問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交管局,也均未有相關數據統計。
石景山四招管住地鐵站亂停單車
地鐵站口擠滿共享單車,這在一號線玉泉路站、八寶山站、八角遊樂園站、古城站四座車站卻看不到。用什麼妙招管住令人頭疼的共享單車?石景山區交通委靜態交通管理中心主任張建向記者揭開了“謎底”。
第一招:設置單車投放上限
在共享單車興起之初,石景山交通委就意識到,要對共享單車發展規模進行科學調控。張建介紹,石景山區政府就為投放運維等管理工作“立規矩”,並設置了3萬輛的“天花板”。實踐證明,這個數字已經能夠滿足石景山區市民的出行需求。
第二招:政府聘請停車“管家”
根據交通研究機構測算,合理的單車運維人員投入應該不低於車輛數的千分之五,這就意味着,200輛車就得配一名管理人員,全市235萬輛車需要配備1.1萬名管理維護人員。業內企業反映,目前實際管理人員配比不到千分之三,缺口較大。
一號線古城站進站口前,協管員正在與共享單車公司運維人員一同整齊擺放單車,並引導市民有序停放單車。
石景山區政府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聘請了保安員,分派到四座地鐵站當起專職停車“管家”,監督、配合企業做好管理工作。
一名“管家”告訴記者,他們的作用可不僅是簡單的擺車,一旦發現地鐵站外車輛淤積,他們會立即通過微信工作羣向企業發出預警信息,運維人員會立即趕來清運。此外,這些“管家”早晚高峯期間全員在崗,地鐵站外全天候有人值守。
第三招:私家車免費存車棚
除了共享單車,以前地鐵站外還常停有私人所有的非機動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石景山將這些私家車請進免費存放的車棚。
一號線古城站旁的免費自行車停車棚內,協管員幫助市民將單車停放至車架上。
這四座地鐵站外一共有8處自行車棚,最大一處甚至有兩層,一些車棚內還有可以升降的立體車架,上面均擺滿了自行車。一位正在存車的市民告訴記者,“剛開始也圖方便,不願意停進來,但後來發現有人管,還不怕淋雨、太陽曬的,挺不錯。”
第四招:開闢高峯期“中轉站”
早晚高峯時段,市民集中用車,大量單車被騎到地鐵站後需要及時清運出去,但廂式貨車不能進入長安街等重點道路,運維人員只能靠電動三輪車來回運送,效率極低。
能不能在地鐵站附近開闢一個“中轉站”,在集中清運前暫存車輛?經過調研,八寶山地鐵站附近的嚴正街、八角遊樂園站附近的老山南路成為中轉站點,“這兩條路早晚高峯人流量相對較小,利用街邊道路存放車輛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張建介紹,高峯期結束前,企業派出的廂式貨車會守在“中轉站”,以便第一時間完成運輸。
此外,石景山區交通委還分批劃設了874個共享單車規範停放點,總長5000餘米,可以容納約1.4萬輛單車。下一步,還將在交通樞紐、商業區、居住區增劃,最終達到1200塊,容納2萬輛共享單車停放。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May、❤️”:太多了。該控制數量了!以前沒有共享單車 人行道很寬敞,現在都是自行車,討厭的很
網友“箱孑”:10個人平均不了一輛。。。想當年,北京可是自行車的海洋。。。
網友“野盡”:説的太對了!嚴重侵佔公共資源!
網友“frankie”:北京有2000萬人口,每天出行的估計有1000萬以上吧?235萬輛車很多嗎?
網友“A.康某.”:再多點! 再多點!
網友“尹科鋒”:ofo靠廉價單車野蠻佔位,侵佔公共資源,損壞了公眾利益,是不道德的行為。為了自身利益不顧社會責任,我本人對其管理層的品質表示質疑,我不會成為ofo的用户。
網友“旅途”:共享單車多了,國民素質明顯跟不上。
網友“K”:企業發展的過程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做到利民利企,並承擔好企業責任,才是企業穩定發展和長期生存之道
網友“小嘀咕”:捐給貧困地區小學吧,山區小學生還要走路上學呢
網友“紅綠燈”:説實話,次從有了共享單車之後人行道不是人行道了,是共享單車橫七豎八東倒西歪的停車場了。
網友“尹科鋒”:ofo靠廉價單車野蠻佔位,侵佔公共資源,損壞了公眾利益,是不道德的行為。為了自身利益不顧社會責任,我本人對其管理層的品質表示質疑,我不會成為ofo的用户。
(1970-01-01)
2017年,為我所用卻非我所有的“共享經濟”在市場上風起雲湧,在“共享”的旗幟下,各類“共享產品”層出不窮。“共享”是創投精英們獲利的“風口”,更重要的是,一些“共享產品”也確實給公眾生活帶來了便利。然而,簡單粗暴地套用“共享”概念,將所有“時租”類產品都往“共享經濟”的筐裏放,是否適合仍有待市場的檢驗。
2017年8月30日,杭州,上萬輛共享單車被棄之荒野。視覺中國 圖
共享經濟,初衷在於弱化個人對物品的“擁有權”,強化“使用權”,充分利用閒置資源,盤活存量經濟,進而避免新的資源開掘。近幾年來,“共享家族”不斷壯大。滴滴、快滴縱橫捭闔,摩拜、ofo越戰越勇,市場上的“共享”概念如野火蔓延,稍加留意,生活中已經處處是“共享”。
摩拜、ofo、小鳴、Hellobike等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湧入城市街頭,被網友戲稱為“七彩中國”。 東方IC 圖
共享單車發展迅猛,2016年,各個品牌的共享單車洶湧入局,讓人目不暇接。但到了2017年,悟空單車、3Vbike卻相繼倒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想要吸引更多關注的共享單車品牌各出奇招,賣萌也算一個屢試不爽的方法。
2017年7月8日,河南洛陽一個商圈門口,“小黃人版”ofo大眼萌車。 東方IC 資料圖
2017年8月28日,上海,摩拜生產的米奇米妮共享單車。 東方IC 圖
2017年8月28日,北京,ofo投放的“厲害了我的國”系列定製版共享單車。 東方IC 圖
近一年的極速擴張,共享單車的初創紅利已所剩無幾,但“出行共享”這波浪潮依舊是洶湧澎湃,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共享房車、共享溜娃車也陸續出現。
2017年1月18日,被投放在昆明的共享電動車。 東方IC 資料圖
2017年7月26日,河南鄭州,共享汽車停在路邊。 東方IC 圖
共享汽車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然而,共享汽車的發展卻不遠如共享單車,部分原因在於停車網點少、取車不便,這與當下備受推崇的“懶人經濟”並不相符。
2017年8月18日,遼寧瀋陽,共享寶馬停在路邊。 東方IC 圖
當共享寶馬還在路上的時候,共享飛機已經“起航”。
2017年8月23日,一款據稱能提供“專機”服務的APP上線。 東方IC 圖
城市汽車多起來,但受空間限制,車位卻很少增加,出行問題一直讓創投家們念念不忘。於是,共享停車位應運而生。
2017年8月30日,北京,一部分業主在車位上安裝了橢圓形的共享車位裝置。 東方IC 圖
成人出行用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小朋友自然也有相應的共享溜娃小車。
2017年8月25日,共享溜娃小車停放在浙江杭州西湖邊的道路上。每輛小車的成本在200元左右。押金99元,使用價格為半小時1元。 東方IC 圖
除了出行,“共享”概念也被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一時間,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書屋、共享KTV、共享健身艙、共享洗衣機、共享休息艙、共享房車等各式項目接踵出現。
市場上的共享充電寶,30分鐘內免費充電,蘋果、安卓口均有。 東方IC 圖
2017年8月19日,杭州,共享雨傘企業浙江摩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賈勇宣佈,未來一個月內將在深圳、杭州各投入摩簦共享雨傘各3萬支,智能樁1500個。
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手持共享雨傘的模特。摩簦雨傘負責人透露,其共享雨傘還中標了杭州地鐵集團共享傘項目。這預示着,未來地鐵站裏,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共享雨傘。
城市街頭的共享雨傘落地樁。
在共享雨傘借還費用方面,以摩簦傘為例,使用前需提交押金99元。使用過程中,用户每半小時支付0.49元,24小時內封頂,最多收取2.97元。
共享雨傘的概念出現不久,就有十多家企業開始在國內多個城市進行投放。雖然可行性受到多方質疑,但共享雨傘企業一直在雄心勃勃地加速“攻城略地”。用户如何便捷地借還傘,平台如何實現對散落街頭雨傘的高效管理,公司又如何從低頻用户上實現盈利?這些問題都有待共享雨傘企業去解決。
籃球場旁邊的“共享籃球”櫃。 東方IC 資料圖
共享健身艙內,約4平方米的場地可容納1-2人、配置跑步機等運動器械、配備自助門禁,按時付費。 東方IC 資料圖
上海楊浦區一商場內的“共享書屋”。 東方IC 資料圖
上海市徐家彙一商業廣場前的“共享洗衣機”。 東方IC 資料圖
2017年7月,北京,中關村出現的“共享睡眠”。所謂“共享睡眠”與多年前出現的膠囊旅館極為相似,只是交易方式改為掃碼睡覺、按分鐘計費。 東方IC 資料圖
一夜爆紅又一夜驟停的“共享睡眠”,使得“共享”這一概念更加模糊。“公廁——共享衞生間,公交——共享大巴”網友的調侃讓某些蹭“共享”熱點的企業略顯尷尬。但熱鬧還在繼續,“共享房車”也開始“露宿街頭”。
2017年8月23日,河北石家莊停放着的“共享房車”。 東方IC 圖
甚至,連古老的馬紮都換上了“共享”的馬甲,出現在北京街頭。因“不掃碼也一樣坐”,使得共享馬紮被網友質疑為炒作。
2017年8月,網友在北京某公交車站發現的“共享馬紮”。 北京晚報新視覺 資料圖
共享經濟是新生事物,其發展必然會經歷各方考驗。既需要警惕資本熱捧和營銷炒作導致的資源浪費,也應該多一些包容。作為一種更有效率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eiyoulonely”:我覺得應該想到的是更多人不用像你一樣買車了
網友“快再來一碗”:那你幹嘛不騎自己的車呢
網友“拖延患者k”:共享雨傘我覺得ok
網友“@北風”:作為學生,校園裏有了共享單車以後,我自己買的車卻閒置了,難道這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嗎
網友“@北風”:作為學生,校園裏有了共享單車以後,我自己買的車卻閒置了,難道這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嗎
網友“@北風”:作為學生,校園裏有了共享單車以後,我自己買的車卻閒置了,難道這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嗎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