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妃的一生:
隋煬帝楊廣見諸史料子女甚少,共四男二女。作為楊廣為數不多的子女之一,楊妃在童年時代應當是衣食無憂,接受了皇室良好的教育。
隋唐英雄如意公主:亡國帝女的榮辱一生
楊妃的生母是誰史料無載,會有多種可能,尚無定論。有一部分人認為是隋煬帝的高級嬪妃所生,有些人則認為是一般姬妾所生,也有少部分人認為是蕭後所生,爭論頗多。至於是否晉封為公主,是否婚配,封號如何則沒有任何文獻記載,也無確鑿結論。根據歷代皇室制度,帝女一般情況下要由皇帝授予公主封號並賜金冊,公主得封意味着經濟(食邑)與政治上的獨立。隨後皇帝會在全國貴族子弟中擇選駙馬都尉進行婚配,往往都有着明顯的政治意味和信號。可以確定的是,楊妃是楊廣的親生女兒,而非任何宗室之女。史料當中只有明確記載“帝女”二字可確定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其他宗室女是沒有資格稱為帝女的,這也是史學界確定楊妃身份的基本史料。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興城破之後,楊妃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由皇女變為皇姑,假如冊封應為大長公主。但即使這樣楊妃的皇姑身份仍然沒有維持多久,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縊死。同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廢楊侑為酅國公,閒居長安,次年五月遇害。隋朝復國希望徹底覆滅,宣告滅亡,立國共三十八年。
李淵史稱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長安。而後,李淵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楊妃從帝女之尊徹底淪為亡國之女。“覆巢之下無完卵”,亡國慘禍接踵而來,隋煬帝被害之後,楊妃的親兄弟齊王、年僅十三歲的趙王皆慘遭宇文化及逆臣殺害,親屬死者不計其數,如今都隨煬帝安葬於吳公台下。楊妃的嫡母蕭後和姐姐南陽公主等宗親被監禁隨宇文化及北上,竇建德擊潰宇文化及後,蕭後由義成公主迎至突厥,其後立隋煬帝之孫楊政道為隋王,南陽公主則迴歸長安。唐貞觀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擊潰突厥大軍,蕭後帶傳國玉璽歸返長安。
楊妃的姐姐南陽公主於開皇六年出生,開皇十四年出降宇文士及,隋朝滅亡時年僅三十二歲。而曾作為帝女的 楊妃不知何故突然下嫁於唐高祖第二子,當時已封秦王的李世民。很多人推測兩人屬於政治聯姻,也有人認為兩人曾是舊識,但史料無任何記載。隋唐典型的門閥政治使得世家大族之間頻繁通過婚姻締結政治同盟,彼此之間互為姻親盤根錯節,楊妃與秦王李世民從血緣關係上就是典型的表親,楊妃的祖母隋文獻皇后和李世民的祖母唐元貞皇后(追封)分別為獨孤信的第七女和第四女。兩女又分別是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的母親,因此楊妃可以稱為李世民的表姊妹,兩人的結合不僅從血緣上更從政治上充實了李淵家族的根基,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和楊妃之子李恪和李愔,承襲了隋唐兩代大一統王朝的正統皇室血脈,還融入了後周門閥獨孤家族的基因,稱為天潢貴胄此言不虛。
楊妃究竟是何時嫁入秦王府的,根據其子李恪出生基本時間可以推測出來。李恪,唐武德二年生人,與長子李承乾同年。楊妃最晚於武德元年要入秦王府,也就是唐受隋禪讓改元武德之時。至於她是以什麼身份嫁入秦王府,則不得而知。目前多數人傾向認為以大長公主(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後以國公親戚的身份禮聘入秦王府,其品階不詳。以燕氏禮聘入府後墓誌稱其為貴人(據唐制一般而言孺人是親王有品級側室的稱謂,燕氏的封號令人不解,原因不明),應與之相當。按道理説,楊妃的人生軌跡從此應該平穩,會作為一個秦王側室默默沉入歷史長河。
也許是因果循環,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羣雄,李世民功勞過大,引起皇太子李建成的警惕。秦王李世民早有奪嫡之心,各派鬥爭你死我活。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戰有功的李世民悍然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殺。初八,高祖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八月八日,李世民於東宮即位,李淵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就是後來譽為千古賢君的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627—649)。如果楊妃在世,她在離別大興宮不到十年之後,又跟隨其夫李世民重新踏入昔日皇宮,彼時之家又為今日之家也,這不得不説是歷史的弔詭。
楊妃至此在史料中銷聲匿跡,死後安葬地亦不詳。楊妃作為一個出生於皇宮,長於皇宮,又嫁入皇宮的亡國帝女,其父為亡國之君備受爭議,其子李恪在唐書中被史臣贊為“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李恪因被知人善任的唐太宗贊為英果“類己”而被提為立儲人選,威脅了特定集團的利益,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楊妃的榮辱和其一生關聯的父親隋煬帝、夫君唐太宗、兒子吳王李恪、蜀王李愔密不可分。雖然她保證了先天和後天的榮華,也親歷了隋朝的傾覆和唐朝崛起的歷史進程,無論她一生隨波逐流還是波譎雲詭,但她初為帝女後為皇妃的經歷將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也隨着她兒子吳王與蜀王的命運悲劇而更加令人嘆惋。多年之後,唐高宗皇后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預言成為現實,李家子孫幾乎被誅滅殆盡,唯李恪一族長盛不衰,與唐朝享國同壽,也算是歷史的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