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哪位官員僅用一番勸説便平息數萬人叛亂?
導讀:唐人裴懷古曾任幷州刺史,深為百姓所愛戴。神龍年間,朝廷因為他政績考核連年優秀,將他晉升為左羽林大將軍,回京赴任。消息傳來,幷州鄉紳百姓聯名上書,強烈要求讓裴懷古留任,結果他還未到都城,復任幷州的任命即已傳達。幷州從官員到百姓聽説他回來了,高興得扶老攜幼,遠遠地跑出城外來迎接他。按禮節,剛剛接任他,但屁股還沒坐熱就被免了職的崔宣道,也要到郊外出迎。裴懷古得知消息,怕崔宣道臉上無光,感到尷尬,忙派手下人先行一步,勸告那些自發前來的百姓們解散回家,可是沒想到百姓越來越多,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裴懷古為人敬重,在於他嚴格恪守一套處世做事的原則。儀鳳年間,裴懷古曾任御史,有一天,女皇武則天親自交辦他一起案件,令他嚴懲。僅從武則天憤怒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就知道女皇對此案已有定性,交人去辦不過是走程序去執行而已。原來恆州鹿泉寺有不少僧人上書告發高僧淨滿淫亂,大逆不道,並提供了一份物證。他們在淨滿的經書箱子裏找到一幅畫,一個美女坐在高樓上顧盼多情,淨滿在樓下色迷迷地彎弓射箭,分明在投遞情書,勾引良家婦女。武則天篤信佛教,對這種事自然不能容忍。誰知裴懷古在接手案件後沒兩天,就將淨滿無罪釋放,反將那些告狀的人抓了起來,關進了監獄。
武則天聞報勃然大怒,裴懷古面不改色,平靜地申訴説,淨滿是為人陷害,堅持自己的判決結果。武則天厲聲責備他執法不公,放縱罪犯,要衞士拉他下獄治罪。李昭德在旁打圓場説:“小臣認為,裴懷古審案粗枝大葉,請陛下命令他重審。”他的本意是給裴懷古一個台階下,讓他按照皇帝的旨意辦,不料裴懷古絲毫不領情,他挺直脊背,大聲説道:“陛下頒佈的法律沒有親疏之分,普天之下應當遵守同一標準。陛下為何要讓小臣誅殺無辜的人,來違背陛下關於法律的聖旨?假使淨滿真有違法行為,我又怎有臉寬縱他?小臣只根據法律公平執法,以求不冤枉好人,不濫施刑罰。就算這樣做招來殺身之禍,我也不後悔!”武則天最終也沒能改變裴懷古的意志,只好默認了這一結局。
聖歷年間,裴懷古隨同閻知微作使臣出使突厥,被突厥扣留,他們逼迫閻知微作南面可汗,授予裴懷古任偽職。裴懷古不肯投降,高聲説道:“與其毀節而生,不如守忠而死,你們可以殺我,我絕不躲避。”生死關頭,突厥心生敬意,竟然沒有殺他,只是把他囚禁軍中。後來歷經千難萬險,裴懷古才逃亡回來。
嶺南始安百姓為官吏所逼而造反,以歐陽倩為首領,迅速聚集起了數萬人,攻城拔寨,掠奪州縣,聲勢浩大。朝廷命令裴懷古擔任桂州都督,負責平息叛亂。裴懷古未等大軍集結便出發了,他預先發布檄文,向叛亂者曉以利害,勸説他們投降。很快就有不少人前來投降,申訴被逼造反的情由,裴懷古知道他們是誠懇的,認為只要官府不懷疑他們,就可以打消他們的疑慮,叛亂將不攻自破,於是決定輕裝前進,直奔賊穴。他的舉動讓下屬大惑不解,擔心地説:“夷人難以親近。防備他們,他們尚且幹出不守信用之事,何況是輕信他們呢?”裴懷古回答説:“忠誠守信可與神明相通,何況是邊疆的人呢?”他不顧危險,親身深入叛亂者的營寨,好言安撫,申明大義,歐陽倩等非常高興,全部投降,並歸還了所掠奪的東西,未費一兵一卒,五嶺以南就全部平定了。朝廷接到捷報,都難以置信。
誠於做事,縱是皇帝震怒也不肯低頭;誠於已心,縱是利刃加頭也不放棄內心的堅守;誠於待人,縱是對敵人也敢於付出信任,裴懷古以一顆真誠之心,打動了人心,也打動了世界,他之所以為歷史所銘記,就是因一個誠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