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信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小龍信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美]李小龍著,[加]約翰·裏特編,李倩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些年來,人們在重温李小龍經典影視劇的同時,逐漸閲讀到他的一系列相關著作。近期出版的《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以鮮活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將李小龍呈現於世人面前,介紹了鏡頭背後一代功夫巨星鮮為人知的故事。

鋼鐵硬漢的脈脈温情

在李小龍眾多的書信裏,最打動人的無疑是他寫給愛妻的一系列家書,不僅數量多,情感也最為飽滿真摯,字裏行間透露出作為丈夫、父親對家庭的拳拳熱愛、對妻兒的細心呵護。

李小龍寫給妻子琳達的信,內容豐富,情緒悲喜皆有,有照顧狗、關注航班等日常瑣事,也有兩人你儂我儂的柔情蜜意——為度蜜月的多次規劃,關於家庭與事業未來的暢想,甚至還有房貸如何還、影片在美國與中國香港怎樣拍才能掙到更多錢的精打細算等,可謂事無鉅細。

他寫給琳達的每封信都堪比情書。此處僅舉他所寫第一封約會信(1963年10月20日)為例,因為這不僅是兩人愛情婚姻家庭之旅的開始,更因為這封信無論是原文還是譯文都頗具文采,簡明扼要。

琳達:

人生在世,略具薄資則知足則止;慕高雅而遠奢華,慕精純而遠潮流,求傑出而非體面,求富足而非富有;勤學、默思、遜言、端行;悦納萬象,有勇有為,靜候天時,決不冒進。換言之,且任本心天性,於平凡中自在生髮。

小龍

此信也可見出譯者李倩的別具匠心。她在本書中很少用到如此富於中國古風文采的譯體,多是明白如話的書信體。想必是緣於此信系李小龍夫婦愛的肇始,因而譯得格外信達雅。通篇富於詩意與文字的洗練美,展現了李小龍硬漢表面下十足的柔情。正是這種真摯的情意,打動了愛爾蘭裔美籍姑娘,兩人喜結連理,婚後育有一兒一女。

李小龍信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小龍全家福

李小龍夫婦彼此深愛,相互敬慕。在李小龍得病或養傷期間,琳達曾短暫打工養家。這讓李小龍非常痛苦,他認為養家餬口是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隨着演出費的增多,養家還貸終於不再是問題,他緊鎖的眉頭終於展開,欣慰的笑容終於綻放。書信裏的李小龍,與為生活奔波的大眾何其相似。他以執着的精神等到了輝煌的那天。我們同樣可以像他一樣,做命運的主人與生活的強者。

友情助力下的追求卓越

在李小龍眾多的友人與弟子中,嚴靜海不僅是幫助他在功夫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得力助手,還是年長20餘歲關懷呵護他如同兄長的角色。嚴靜海也是這本書信集裏除了李小龍之父外,唯一提到的先於李小龍去世的重要友人。

讀嚴靜海與李小龍的往來書信,彷彿看到一對摯友彼此扶持、友愛的生活畫面。嚴靜海應該是第一個瞭解與見證李小龍創立截拳道從念頭到實施全過程的重要人物,李小龍在給他的書信中説:“我的那套功夫體系已略具雛形——這一體系的主幹是詠春拳,另外又結合了擊劍和拳擊。至於訓練,我還有其他的練功方法。等我全部構思完畢後,會通通寫下來。天吶,我自創的拳法就要成形了!”

李小龍信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小龍

可以看出,在摯友面前,李小龍展現了自己最為真實可愛的一面,對即將取得的成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急於與對方分享。他們是兄弟、朋友、師徒,也是武學方面最為要好的知己。嚴靜海對李小龍的幫助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傳授的肌力訓練法。嚴曾是舉重運動員,於肌肉訓練頗有經驗。李小龍依法苦練不輟,使本身已然非常強健的肌肉愈加發達,抗擊力和爆發力更為兇猛。所以説,若無嚴靜海的幫助,李小龍那強勁威猛的身手及鐵鑄般的身體很可能會打些折扣。畢竟,當李小龍脱下外衣展露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健碩肌肉時,那種霸氣威猛的神威氣勢瞬間壓服了對手和無數的觀者。

所以,當讀到1973年1月李小龍寫給嚴靜海弟弟的書信時,想必無數讀者會和我的心情一樣:“走筆至此,悲不能書。”更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僅過半年,李小龍便追隨這位大哥而去了。

璀璨奪目的演藝之路

1967年,李小龍開始接觸影視業。自此,他的來往信件中關於影視與功夫結合的內容越來越多,他的功夫已步入巔峯期,出演影視劇和綜藝節目可謂水到渠成。

當然,如同他初到美國謀生及開設武館一樣,他在影視業最初也遭遇西方大電影公司的傲慢無禮,比如拿不到主角、沒有台詞、薪酬偏低等。對此,李小龍早有預料,踏實肯幹,在美國發展不順利,便借香港影視機會崛起。他在信中説:“成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對一個人的心靈造成了何種影響……成功只是一個過程,不是終點。”此話如同哲理格言。李小龍也切實踐行了對成功的註解,他不斷將武學修為運用於影視劇。隨着經驗的增多與名氣的提升,他開始組建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並且參與劇本故事的撰寫。

他關閉武館,全身心投入影視業。但在關心徒弟方面,他依然諄諄教導,提醒他們務必注重武學的實踐,因為諸多弟子此時也是授業師父了。

李小龍在書信裏細緻講述了他迴歸香港從遭遇不待見到一步步取得輝煌成就的行程軌跡。他在美國多年的打拼並非白費功夫:“其一,我從美國電影業內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二,我對武術自有一番見地。”他積累了諸多表演經驗,對武學修為也有了獨特看法。正是緣於此,當他和徒弟遭遇人生的坎坷不平時,才能説出令人感佩不已又頗具共鳴的肺腑之言:“相信我,欲做大事、成大業,總難免遇上一些大大小小的阻礙。這些障礙本身無足輕重,唯有你應對障礙的方式最為要緊。除非你自認失敗,否則根本就不存在失敗一説,但請萬勿坐以待斃到如此地步……請視之為挑戰與機遇,你完全有能力憑藉自身的才能與幹勁取得相應的回報。”

李小龍還寫了許多催人奮進的詩,同時將歐美詩歌翻譯過來,將這些原創與翻譯作品寄贈友人。其實,李小龍一生都在振奮激勵自己。由於多年習武導致傷病困擾,即便以頑強毅力克服,傷痛一直伴隨着他的餘生,甚至他的猝死正是因為服用止痛藥過敏而導致腦水腫發作。

隨着《盲人追兇》《唐山大兄》《精武門》等一系列影視劇熱播,李小龍終於時來運轉,成為港島第一明星,受到最尊崇的待遇。他在寫給琳達的信裏快樂地分享了這些:“配有專用的化妝品、休息椅,就連舒潔紙巾都是獨備一份。沒錯,我有強烈的預感,我定能在香港成為史無前例的大牌影星。”

沒錯,他的影片一次次刷新香港乃至亞洲的各項紀錄,歐美電影大亨也對他重視起來,片約不斷。他和家人享受到了最頂級的貴賓待遇——往返頭等艙機票,頂級食宿安排等等。

他在給華納兄弟影業董事長泰德·阿什利的信中説:“最為重要的是我的演技確已日臻精湛,而作為一個逐夢者,我的付出終將助我達成所願。”李小龍還在信中總結了自己取得這些輝煌的原因,從字裏行間可看出他既引以為傲,又始終有着警醒的態度:“自《盲人追兇》後,我又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表演經驗,因為我不僅承擔了扮演主角的責任,更開始執導自己的電影了……我已成了華語影壇頭號影星,喜事接連不斷。無論以哪裏的標準來衡量,我都算得名利雙收……我反覆探索過自己的內心,發現在心靈深處我最珍視的是品質:以負責任的態度和一流的技藝竭力做到最好。”“……如今我已能不着痕跡地運用表演技巧真實、有效、巧妙地表達自我。簡而言之,箇中訣竅沒有人能比我領悟得更透徹。”

閲讀李小龍信札的過程,如同伴着他一起成長:他通過不斷努力迎來人生的輝煌——他在表演中學習並全面成長,他總結的一系列經驗正是他在人生晚年取得華彩的法寶。

李小龍是華人影星中在西方第一位取得傑出成就的武術家,對宣揚中華武術甚至重塑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形象認知都起到重大作用。通過他的電影,大量西方人改變了“光頭、長辮、旗服”等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很多西方影視裏再次出現中國人時多作為武術高手,以致西方人以為中國人個個會功夫,甚至遠來中國學武。李小龍也非常滿意自己在西方獲得的成績:“縱然我現已涉足新的領域(演藝),但回首過去十年,發揚中華武術一直是我奔走的主要重心。而我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最令人滿意,三位全美自由式空手道冠軍如今都師從於我,為此,‘中國人’這三個大字也在武術界內威名大振。”

李小龍始終未忘自己中國兒郎的本色,以拳拳愛國之心在生活中在影視裏處處體現——踢碎“東亞病夫”牌子、打遍前來挑戰的邪惡勢力,匡扶正義,嫉惡如仇,再現了中華大丈夫的英雄本色,讓無數西方人見識了中國人不可欺的正氣凜然模樣。至今,李小龍和他塑造的影視形象依然令無數人心生敬意。


作者:袁恆雷
編輯:薛偉平
責任編輯:張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97 字。

轉載請註明: 李小龍信札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