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 (三丁/文)《乘風破浪的姐姐》火了,寧靜、張雨綺、黃聖依等很久沒有出圈作品的30+姐姐們,頻繁見諸於熱搜,“誰是真性情、誰又有心機、誰有反差萌……”這檔節目滿足了吃瓜羣眾的種種八卦需求。繼“花學”、“明學”之後,似乎迎來了“姐學”的流行。
但第二期節目播出之後,從《艾瑞巴蒂》引爆的話題與網友討論的風向來看,打着想看姐姐們綻放成熟之美的口號,實際上網友最普遍的口味從來沒變,比起看着姐姐們歲月靜好、和睦情深,更能引起大家興趣的依然是互撕,是女明星之間放諸枱面的暗流湧動。以“姐學”為包裝,進行“花學”的再演繹,“撕x學”的回潮,是目前持續吸睛的核心。
1、“姐學”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先來回溯一下,“姐學”這個概念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2018年,有網友在微博提議應該拍一部由中年女演員挑梁的電視劇《淑女的品格》,由袁泉、陳數、俞飛鴻、曾黎來出演,講述4個不婚主義大齡女青年的40歲生活。這個腦洞劇的設想,引來大批網友的附和。
此後,“中年女演員”在演藝圈的困境逐漸被拉到輿論中心,中生代女演員們紛紛就此發聲。
姚晨在名為《一箇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的演講中談到,她明明到了一個演員最成熟的狀態,但市場上適合我這個年齡段演員的戲卻越來越少。
海清在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閉幕式上嚮導演和製片人喊話,多給中生代女演員機會,“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更多機會!”
大S在真人秀節目裏透露,她早就沒戲演了,來找她的都是去演媽媽。
陶虹在接受採訪時也談到過這個問題,她認為亞洲文化偏愛少女文化,並直言不喜歡這種現象,“如果少女文化盛行,其實不是什麼好事,只能説明男性的不成熟和幼稚。”而正是女性世界受到的關注不夠多,產生的反思及文藝作品也跟不上,連劇本都沒有,女演員哪來的角色可演?
陳沖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當下中年女性的角色太套路,年齡所提供的豐富沒有機會被展示,難怪沒人看。
中生代女演員們的持續發聲,讓這個話題的討論度從未停下。雖然這個困境依然沒有被解決,但伴隨着觀眾對千篇一律的傻白甜瑪麗蘇少女設定的厭倦,想看到女性角色能夠獨當一面的大眾情緒一直在慢慢醖釀中。
“姐學”概念的引爆,源自劉敏濤《紅色高跟鞋》舞台的千萬直拍。劉敏濤帶着三分譏誚、三分涼薄、四分漫不經心的舞台表演狀態,憑表情管理登頂熱搜,贏得了網友的喜歡。
藉着這股“姐學”東風,《乘風破浪的姐姐》來了。説到底,“姐學”的流行,是大眾對中年女演員生存狀態的一種想象與投射,網友希望看到一羣經歷過娛樂圈大風大浪奠定了江湖地位的姐姐們,能夠恣意綻放自己的個性。
對少女文化審美疲勞的觀眾,希望能夠看到女藝人審美的一種顛覆,能更多地看到了女性的成熟之美,能看到年齡的豐富性被展示,這是“妹妹”不具備的能力,而“姐姐”恰恰剛好,她們成長到了最舒展的年齡,褪去了少女的稚嫩,擁有更多元化的可能性。
屬於妹妹們的《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總能看到誰誰誰哭了的熱搜。但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這裏,突破枷鎖的霸氣人設更受青睞,小女兒的扭捏都走開,姐姐是要slay全場的。
2、“姐學”人設玄學:
同樣是真性情,為什麼有的姐姐受到追捧,有的姐姐卻慘烈翻車?
綜藝真人秀裏,要吃到流量紅利,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立對人設。而人設能夠成功,最關鍵的是要摸準大眾的情緒,不要站到大眾情緒的對立面去。
黃曉明的口碑逆轉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大眾想看到黃曉明在節目中的形象,早在播出之前的熱搜裏,就給他劇透得明明白白了,網友想看到“曉明歷險記”,期待看到曉明如何在姐姐的“刁難”中全身而退。
於是,節目裏的黃曉明把“卑微”貫徹到底,官宣微博文案按首字母排序,是求生欲;姐姐們建羣,他強烈要求進羣,進去就發紅包,哄姐姐們開心;安慰丁當,活學活用“明學”,偷偷説姐姐真的不好帶但還是被播出去的悄悄話;給姐姐們找補和台階,卻被回懟,立馬閉嘴認慫。符合觀眾期待的黃曉明,收穫了與《中餐廳》時期截然相反的輿論評價。
姐姐們也是同理。兩期下來,寧靜和張雨綺的個性,最具有出圈特質,兩人的話題多、討論度高。而黃聖依和劉芸卻慘烈翻車了,被罵上熱搜。都是真性情的走向,為什麼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待遇?
寧靜和張雨綺,是火藥味十足的金句輸出者。一開場,寧靜是有自己節奏,不希望被帶着走的姐姐,她説:“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不是白乾了嗎?都不知道我是誰!”張雨綺則是帶着一點憨憨氣質的大美人,一面嫌棄又驕傲地説着:“這不是油,這是高光,你們不懂。”一面唱歌的時候卻連着順拐四次。
兩人都屬於有脾氣就發的性格美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的過程裏,自然散發着魅力。她們有不滿就説,寧靜會因隊服太醜就不想穿,張雨綺回應八爪魚事件直接認了不含糊;也會任性,寧靜説不跳舞就不跳舞,至今沒錄主題曲舞,張雨綺把“我要C位”寫臉上,要什麼就直言不諱;但發脾氣也掌握了分寸,輸了就認,也會適時反省,寧靜看到大家都穿一樣的隊服,突然就有了團魂,自己要求換裝,張雨綺聽到劉芸兩次讓她少説幾句就閉嘴了。
黃聖依和劉芸的問題,則是情商出了問題,説話方式和待人接物引起反感。兩人同處於《艾瑞巴蒂》,分詞的時候,不停説話打斷隊長丁當。這種強勢的説話方式,不僅拖慢了整個組的進度,對整個組的訓練也沒有任何幫助,節目播出之後兩人也因此負面評價不斷。更敗好感的是,黃聖依直播時,一位網友提問有沒有跟幫她提鞋子的金晨説謝謝,黃聖依直接把該網友拉黑了。
“姐學”的核心,的確是網友想看到姐姐們展現性格,但這並不意味着要背離人際相處的舒適感。你可以有脾氣,slay全場,但不可以看人下菜,以咖位來決定處事方式。受追捧的姐姐,不一定是完美的,但她一定懂得捕捉大眾情緒,順應大眾審美。反之,站在廣大網友對立面的,分不清任性與勢利的邊界的姐姐,則容易流量反噬。
3、“姐學”的興起,大眾到底想看什麼?本質還是想吃瓜。
第二期《浪姐》討論量升級,整期節目的焦點完全落在了《艾瑞巴蒂》組,恰恰説明了廣大網友對這檔節目的期待其實還是吃瓜。
是藍盈瑩跳的舞不夠優秀嗎?是鬱可唯、張含韻唱的歌不好聽嗎?當然不是,但大家對優秀的審美已經疲勞。大家想看反差,想有戲劇性,張雨綺順拐更有聲量,丁當嗆杜華有看點。
是萬茜的關愛女性言論不夠温暖嗎?只是大眾想看的是更有慾望和野心的發言,寧靜我就是一線,鄭希怡説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張萌説是來加姐姐們微信挑演員的,才成為了亮點。
大家對姐姐們是不是成團,興趣並沒有那麼濃烈,畢竟各位姐姐下了節目,都是打拼多年,在各自的領域內有一定地位的藝人。
至於看女藝人們在熒屏上展現姐妹情深,網友們更是情趣缺缺,《偶像來了》與《花兒與少年3》的收視與話題雙失,即説明了大眾口味。
對《浪姐》的期待是什麼?至今什麼樣的部分是最有討論量的,非常赤裸裸地揭開了大眾的審美口味,大家還是想看姐姐們互扯頭花,要吵架就吵架,不爽就挑明或者內涵。這與《花兒與少年2》興起“花學”,多年來寧靜、鄭爽、許晴在節目裏的關係被反覆討論是一個道理。
八卦,總是最容易引起網友興趣的部分,那些原本是明星們私下相處才流露出的種種抓馬,能夠擺到枱面上,讓大家分析討論,天然就自帶羣眾基礎。才播出兩期的《浪姐》,接下來的課題是,既要有撕,又要適時收手,互撕會帶來曝光度,也會掩蓋掉節目本身的初衷,要保持好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