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文|吳清淺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第四期張紀中等製片人與章子怡、劉孜、郝蕾、張頌文等演員圍繞演員到了40歲表演機會少展開了激烈討論,張紀中等認為這不是問題,主要得看演員肯不肯爭取,而章子怡、劉孜等一方卻認為這是個問題,確實是演員到了中年表演機會就比20多歲時少了。這一爭論反應的其實是老闆和員工的不同訴求所造成的矛盾,而這一矛盾於員工而言是殘酷的。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當劉孜和柯藍演完《我們與惡的距離》片段後,劉孜説自己為什麼要來參加節目時,她先是舉了一個例子,説自己在某劇裏的一個角色,之前和導演見了面,聊了聊這個角色,回到家後她寫了自己對角色的理解,發了郵件給那個導演。當時已經是凌晨三點,那個導演看了她的郵件後跟她説她的理解和他的理解是一樣的,這個角色他決定由她演了。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然後説自己20多歲時表演機會很多,經常都是演女一,可是到到了40歲後,表演的機會就少了,而且很多角色也不那麼重要、那麼令自己滿意,所以她來到了《我就是演員》的舞台。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還沒等劉孜説完,一旁的張紀中就忍不住了,説他認為這不是問題,很多藝術界的可以稱之為大師的藝術家,他們沒有因為自己的年齡而退居舞台,關鍵看個人,像徐帆等就一直活躍在舞台上(他忽略了不是每個中年女演員都有個知名導演的老公)。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此外一旁的熊英也表示了類似觀點,説她覺得40歲的女演員是她們還沒準備好,還舉例《三十而已》等劇説明還是需要中年女演員的。張紀中繼續接話説,像《隱秘的角落》裏也有很多需要中年人的角色,只要中年演員主動一些,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對此,不管是台上的劉孜,還是導師團裏的章子怡、郝蕾、張頌文等演員顯然是不同意的,他們不否認是有一些劇有用到中年演員做主角,但這樣的劇太少了。

張頌文作為在市場上彷彿沒有30+、40+困境的男演員都忍不住吐槽娛樂圈的怪現象。他説市場上百分之八十的劇組對主角的年齡要求都寫着十八到二十三左右。而這種現象可能是製片人不夠自信,覺得95後就愛看年輕演員演的戲,對講述40歲人的生活這種類型的戲量確實少。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章子怡也對目前市場之怪現象表達了不滿,説她覺得當下40歲的女演員是最有魅力的女演員,因為她們成長到這個年紀,有人生閲歷,演技也相對嫺熟了,可是讓她們發光的角色比較少,市場要讓中國的女演員有這個自信。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他們要表達的是市場的偏見這個問題,陳德容在後台接受採訪時也吐槽了一番市場對中年演員的不友好。説他們這個年紀的演員是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出彩的戲的,不光是小孩子追星,那些婦女觀眾她們也很喜歡看一定年紀的人演的戲。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郝蕾更是直接,説這是思維的問題,思維一改變就好了。每個人都會老去,讓大家看到在歲月裏發生的那些魅力不是更精彩嗎。她很同意子怡的説話,雖然有一些劇是用到中年女演員,可是又能用到幾個呢!還説她之所以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這節目做得越來越專業了,她想告訴大家演技不是不值錢的,相反是值錢且無價的。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説到底,這一場爭論是老闆和員工的不同訴求的辯解。張紀中、熊英等製片人作為老闆,講求商業回報,在他們那裏什麼崗位什麼樣的人都會用到,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是有位置的,如果你不主動,你不夠出色,自然就沒你的位置了。他們不會考慮中年演員尤其是女演員所佔的角色有多少,而年輕演員所佔的角色又有多少,畢竟他們不是去競爭的人,他們要看的是選出的演員是不是他們要的,能不能讓他們回本掙錢。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而張頌文、章子怡、劉孜、陳德容、郝蕾等演員作為員工,他們關注的是自己能不能應聘上他們所心儀的角色,這事關他們飯碗和發展的問題。目前的市場現實是,適合他們中年演員尤其是中年女演員的角色很少,好角色更是少,可是競爭的人卻很多。相反,為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準備的角色很多很多。雖然前去競爭的年輕演員也不少,但是他們所面臨的僧多粥少的局面相較中年演員要輕多了。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作為機會少的一方他們當然得發聲,因為經歷告訴他們只有發聲了,才有可能改變現在不利於他們發展的困境。在這點上不得不説,作為公眾人物的他們更能為自己爭取機會。

事實上,作為普通人,有哪行哪業的普通工作者沒有面臨中年危機呢!招聘廣告裏永遠寫着年齡30歲以下或35歲以下,對女性就更殘酷,如果你是一個已婚或已育者,不管你到不到30,你的機會都要比男性或者年輕未婚女性少很多,如果到了35幾乎可以説沒你的位置了。儘管中年人、已婚已育的中年女性也跟年輕人一樣要吃飯,甚至還要養家,比年輕人更需要工作,但招聘的老闆不會考慮這些,在他們看來市場上也有部分崗位是面向中年人的,看你去爭不爭取罷了。

老闆們也不會考慮甚至留意到,留給中年人的崗位要麼是保安保潔,要麼就是特別高大上的崗位。後者是普通人能應聘的嗎,而能應聘那樣崗位的人差錢差工作機會嗎;前者的待遇就那麼點,不足以養起一個家,而且有的人放在這樣的崗位上是不匹配的。

儘管市場這麼殘酷,可是作為普通人也只能默默地接受,他們會在私下或網上抱怨,甚至被逼急時還會和老闆叫板一下,但又有什麼用呢,聽到他們聲音的人有幾個,而聽到他們的聲音後去改變這種對中年人不公的現象的人又有幾個!

所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多少人選擇像拼多多猝死的23歲女孩那樣,在年輕時拼命工作,甚至達到以命換錢的節奏。然而猝死後,很快老闆就可以找人頂替自己的位置,而自己的生命是徹底結束了,留給家人無數的痛。甚至老闆可能還是拼多多發了又刪的內容裏那樣的態度。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你看底層的人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認為這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是的,客觀事實就是底層人們為了生存、生存解決後為了買得上居高不下、讓普通人望洋興嘆的房子在用命換錢。但資本家這種理所當然的姿態合理嗎?他們把問題推給了社會,拼命為自己辯解,從來不會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不人道,也不要指望他們反省甚至改進。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所以,我特別支持章子怡、張頌文、劉孜等人的發聲,如果自己作為不公現象的不得利者不為自己的合法或者説合理權益發聲、努力,而是默默地忍受,甚至還要逼着自己同意那些製片人、老闆們的所謂合理邏輯,那最終的結果就是不在沉默中爆發(成為米振東那樣的人),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本文由清淺之説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7 字。

轉載請註明: 張紀中等與章子怡、劉孜等圍繞40歲困境的論戰是老闆和員工的矛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