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頻頻爆出老師組織學生為自己喜歡的藝人應援,掀起了老師職業道德的討論。
教師帶小學生應援肖戰、河南一幼師讓孩子應援王俊凱……各種老師組織學生應援明星的話題一再登上熱搜,引發全網聲討,多部門和媒體發聲:不能讓學生成為追星應援工具。
追星行為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片面歸結為壞事。
但是,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充斥着良莠不齊的紛繁信息,如果我們不給孩子有效教導,他們人生路極有可能跑偏。
很顯然,老師的行為完全是把學生當做追星的工具,既沒有傳遞優質的價值,運用的方式也非常不得體、不理智,甚至可以説是盲目、粗暴。
不教孩子如何認真學習,反而利用孩子的時間排練應援舞蹈,甚至教孩子稱呼明星為“哥哥”、“男朋友”,這種引導極其負面。
未成年的孩子處於人格和三觀的養成期,他們需要成年人給予他們正確的價值塑造和行為引導。
雖然這些孩子對明星的應援不是出自他們的主觀意願,但是現在網絡如此發達,加上受到大眾傳播的影響,明星成為了青少年中永恆的話題,從而一批又一批的的青少年步入追星的行列。
根據《新浪娛樂明星粉絲報告》顯示,明星粉絲中全日制學生佔比最高,佔據了“飯圈”整體人羣的57.5%。
我們在網絡上看過不少病態追星的新聞,加上高比例的學生追星族,所以很多家長會害怕孩子陷入追星的“魔咒”,導致學業荒廢,甚至做出極端行為。
但其實,出現極端追星行為的現象是青少年在追星的路上沒有得到積極的引導,甚至被父母的強烈反對“逼上絕路”。
2003年,大連一名16歲的女孩在暖氣管上上吊自殺,因為母親批評指責自己偶像並且拒絕給她買偶像的CD,少女絲毫容不下母親對自己偶像的批評,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為偶像殉葬。
雖然是極端案列,卻也説明親子對立心態,不利於幫助孩子養成理性追星,反而把他們越推越遠。
心理學教授白彥茹説:面對孩子追星,父母不必急於否定打壓,要尊重孩子,正確看待其原因,有針對性進行引導。
切忌隨意嘲諷、貶低孩子偶像,否則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反感和叛逆,從而對父母關上溝通的大門,就像那個16歲的大連女孩那樣,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所以如果發現家裏孩子在追星的話,我們不用粗暴地阻止他,不要追着他説:“你要好好學習”這樣的話,應該好好去了解孩子為什麼喜歡這個明星。
不要擔心孩子不願意和你説他的心聲,恰恰相反,如果你和他討論他喜歡的話題,孩子會很樂意和你分享。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追星時,不要一味地反對,而是加強和孩子的溝通,瞭解他喜歡這個明星的原因,不同的原因父母應有不同的對策。
01喜歡偶像的正能量—予以鼓勵
網上曾有一段採訪追星學生的視頻,主持人問孩子們:喜歡明星的原因是什麼?孩子們的答案讓不少家長頗感意外:“我喜歡黃渤,他的演技一流,而且他情商特別高,對待工作很勤奮,還很善良。”“我之所以喜歡吳京,是因為他充滿男子漢氣概。他主演的電影都充滿正能量,作為一箇中國人,看完之後熱血沸騰。”
可見,孩子追星並沒有家長們想象的那樣可怕,大部分孩子並不會僅因為明星的顏值而去盲目崇拜。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會尋找明星身上的正能量和閃光點。
如果偶像身上有正向的、積極的、勵志的正能量,這些正能量又何嘗不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呢?
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能讓孩子去追逐,其實我們應該支持孩子的。
深圳高中有一位女孩叫陳淑盈,從小學五六年級就開始喜歡易烊千璽。
2014年,TFBOYS做客《天天向上》,當主持人汪涵問他們想考什麼大學時,易烊千璽説了一句:“北京大學比較好”。
沒想到簡簡單單一句話,一直激勵着陳淑盈努力學習。
後來,易烊千璽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但陳淑盈卻一直記得當時易烊千璽“北京大學比較好”那句話。
於是她下定決心説:“他説他想去北京大學,所以千璽你的夢想我來幫你實現”。
這個女孩追星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她認為學生黨追星首先要好好學習,得有這種資本才能去見他。
女孩的追星不但沒有發展成父母擔心的“不好好學習”,反倒成為了她不斷努力的動力。
02孩子自己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告知真相
如果孩子喜歡某個明星僅僅是因為他們外表和商業包裝出來的樣子,這時候我們都不必責罵他,而是應該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是什麼,告訴他明星的真實的情況。
如果孩子喜歡明星漂亮的衣服,我們不必覺得孩子太物質,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們反而可以重視孩子的“美感”啓蒙早,告訴她:
“其實明星也不是天天這麼穿,明星穿那麼多漂亮的衣服是因為他們靠外貌吃飯,不過你現在是學生,學習為主,所以不必追求她那樣的打扮,其實你提高審美能力我就很開心了。”
如果孩子喜歡的是偶像精緻的生活,我們不必覺得孩子不務正業,喜歡和人攀比,對於孩子來説,他的喜歡只是表達了一種他對這樣生活的嚮往而已。我們可以告訴他:
“偶像能有這樣的生活,其實是他努力工作換來的,如果你也想這樣,其實我們可以一起學習一下他背後的努力!”
説到底,因為自己也想成為這樣一個人而追星,其實給了父母一個更瞭解孩子的好機會。
藉着這個機會,父母可以和孩子深入溝通,可以鼓勵孩子,可以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這些温柔的方式都可以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唯獨否定,會讓你和孩子漸行漸遠。
正如撒貝寧在綜藝《放學別走》中面對一個16歲追星女孩時,曾經講過的這樣一段話: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着一個你理想生活中的人設狀態。你追來追去,追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你需要去理解孩子,用能幫他成長的辦法來幫他。
其實所有的解決方式,都在強調一個重點:“不要簡單的阻斷,而是學會理解一個人”。
孩子的世界,總是需要別人理解和認可的。
追星並不可怕,這是每個人在成長中的必經之路,可以讓孩子體驗一把愛上偶像的衝動,學會理智也是一門很好體驗課。
只要家長們能夠冷靜對待,理智引導,孩子們會在在羨慕別人的同時更好的接納自己,努力做自己人生舞台上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