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播出,很多姐姐都引起了觀眾的熱議。
伊能靜就是其中一個。
不過,正如伊能靜自己所言,她在公眾心中,一直都是"話題人物"。不論她有沒有出來工作,話題度都很高。在這些討論裏,自然也有不少"黑"。
她説自己"黑紅黑紅"。
一個公眾人物,自帶話題體質,是好還是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從好的方面來説,永遠不會被公眾所忽視。
從不好的方面去説,一直處於腥風血雨的輿論氣氛中,很容易影響自己的情緒。
而作為一個敏感的雙魚座,伊能靜又是怎麼應對這一切呢?
她在一個訪問中説,她會懟。
年輕觀眾可能不太瞭解,作為曾經的偶像歌手,她的唱跳功力可能不是最出色,但她絕對是真正大紅大紫、乘風破浪過的女明星,並且,紅過不止一次。
自從1987年發行首張音樂專輯《有我有你》進入娛樂圈,隔年憑藉發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以清純美麗的形象奠定了一代玉女偶像的地位。
伊能靜用她最擅長的談笑間温柔而果決的態度進行了積極回應。
整個節目看完,對伊能靜的這個人可能會產生新的認知。
這種認知也許就是她一直希望大眾更瞭解的那個她,就是她是一個看起來軟弱,但內核很剛的女性。
並且,睽違舞台多年,她需要重新樹立起新一代觀眾對她專業度的瞭解和尊重。
這個《定義》節目裏,有一段是談到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裏,她合作的兩個小夥伴,王麗坤和王智。
伊能靜在這段訪問中,表述了一些對兩位合作者的看法。
吐槽了兩位女明星"音不準"和"心態失衡"等等。
如果可以堅持看完節目,其實會覺得伊能靜想要講的整個邏輯線並不刻薄。
她是想要表述,自己如何辛苦把兩個"菜鳥"帶上正途。
而大眾代入王麗坤和王智的視角去看待這個訪問,又會覺得伊能靜講話太不客氣,不夠體貼周到。
以伊能靜一直的"高情商"來説,不該犯這樣的錯誤。
可伊能靜還是很堅持説完這段話。
不少人的感受就是她藉着踩王智、王麗坤,來表現自己的"付出"。
但大家如果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的第一期,就能知道伊能靜是主動從《艾瑞巴蒂》換到《推開世界的門》這一組的。
在原節目的採訪中,她當時的心態是:"那邊是兩個沒很多經驗的新人,我可以去帶她們"。
那麼基於這樣的思想基礎,伊能靜應該做好了付出的準備。
當時她這個做法是被很多網友讚美的,大家認為她很上路,把大家都想搶的《艾瑞巴蒂》的位置讓了出來,去帶兩個舞台新人。
可在傳統觀念裏,很難接受一個付出的人居然要主動cue自己的付出。
這也是《定義》的採訪讓伊能靜好感度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這件事稍微想想就知道,伊能靜去《推開世界的門》這個組,肯定就是要對王智、王麗坤付出多一點。畢竟單純從舞台經驗來説,肯定是伊能靜更豐富。
事實上王智、王麗坤後來表現不錯,也算是有完成度的一個表演,那麼可以想象,除了聲樂老師的指點,兩位女明星自己的努力,伊能靜作為大前輩應該也確實付出不少。
其實伊能靜在訪問中,提到王智和王麗坤缺少歌唱基礎的時候,也直言自己以前也是菜鳥,也是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一步步學起來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這期乘風破浪的加長版,在加長版裏,王智幾次都真情實感的説"感謝靜姐",受限於節目時長並沒有在正片裏放出。
所以結合起來看,感覺她並不是一個有意要在訪問裏説隊友刻薄話抬高自己的人,她只是非常需要讓觀眾知道自己曾經面對的困難和付出,非常需要被看到和被認同。
説到底,人與人的交往其實是一件非常冷暖自知的事情,尤其是七竅玲瓏心的女明星們。賽後王麗坤和王智都在微博上主動發聲感謝伊能靜,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伊能靜在鏡頭以外的人際相處中,一定是有她真誠和付出的。
再説回《定義》採訪,為什麼這個採訪讓人看了心裏不太舒服?
我覺得很大程度還是她太需要認可,需要愛。
其實娛樂圈生存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對着同行吹吹彩虹屁,對着公眾微笑賣萌裝傻充愣。
但伊能靜這個人被贊也好、被黑也好、被爭議也好,大都是因為她太想和世界溝通她的心路歷程了,太渴望被認可了。
這是很多愛思考又表達欲過剩的人的通病。
看到有一條評論説:男人到了中年別有"爹味",女人到了中年別有"媽味"。
其實這個評價很犀利。
伊能靜就是"媽味"重了點。
為什麼要那麼急於和世界溝通自己的心路歷程呢?是因為希望理解自己的人多一點。
這一切讓人回想起伊能靜不愉快的童年。
可能她一輩子都在尋找認同感。
有些人和公眾的溝通很直白、很短平快,就是着急地喊:我是一個好人,你們怎麼誤會我。
而伊能靜是:我要告訴你我到底是怎麼想的,我想每件事情的細節都被明白呈現。
她可能並不真的在乎公眾心中的她到底是好是壞,她需要的是這個表達的過程,和表達之後再進行一次思考的反芻。
另外在這段訪問中引起很大的爭議的,還有一個點就是"拉踩梅豔芳"。
我相信現在站在梅豔芳的角度去批評伊能靜的人,都對梅豔芳懷着深厚的感情。
但若瞭解梅豔芳,也該知道伊能靜講的梅豔芳對愛的渴望也並非一句假話。
而伊能靜這段話之所以備受爭議,大概是她因為先肯定了自己的幸福。
如果看完整個視頻,或許就能夠真正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伊能靜前面是在講自己在職業道路上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所以她覺得參加節目能夠讓她把這些幫助轉化為幫助給其他藝人的力量。
她也有講到其實在節目中她很缺少鬥志,因為生活沒有再給她鬥志了。
幫助其他藝人一起成長,也許就是她給自己找到的一份鬥志,通常我們稱之為責任感。
之後她提到她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她覺得先有家庭再去奮鬥事業,整個人比較不會落空。
這也是非常體現伊能靜性格的一個觀點,也僅代表她這個族羣的觀點。
這世界上每個人性格不一樣,有梅豔芳、伊能靜這類非常需要愛情、需要感情的女性。也有一些人對待感情比較隨性自然。
比如董明珠就不會滿世界訴説自己的情感需求,腳踏實地的做大做強企業可能是對她來説更重要的事。
人類是有多樣性的。
伊能靜所描述的顯然僅僅是她和與她相似的女性。
但如果要因此斷章取義的認為她是在故意踩梅豔芳,我覺得是有失公允了。
我不同意她的觀點,但不誅心她的動機。
有網友覺得伊能靜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也有網友認為,真正幸福的人不會一直講自己幸福。
這個觀點值得思考。
但伊能靜真幸福也好,假幸福也罷,她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值得認可,就是她一直在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並且從不忌諱自己對愛的渴求。
從她多次講述自己的童年陰影,到前一次婚姻的終結,和現在婚姻的知足。伊能靜對愛,對感情,對認同感的追求從來都是寫在臉上的。
這樣的女性在社會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可能無法被所有的人喜歡,但這是真正的她自己。
無論如何,現在公眾對伊能靜的批評也好,讚美也好,也正是世界美好的地方之一。
如果全世界都是一模一樣的人,那也是非常枯燥了。
伊能靜的風波型人格在娛樂圈也是非常獨樹一幟的,也許可以讓很多娛樂圈的後輩做一個參考。
她可能並不會改變自己。如一個網友説:"被罵了那麼久,還是這個樣子,説明那是她的真我了。"
那也挺有意思。
祝福伊能靜。
不要自尋煩惱,要保持豁達的心境,在沒有路的地方,爬也要爬出一條路來,只要自己不停止追逐夢想,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