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魏國皇帝冉閔:冉閔被殺後為何驚現自然異象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八卦

  在中國古代,被殺的皇帝有很多,但是被殺後驚現自然異象的皇帝卻極為罕見,罕見到歷史上只有一位,他就是十六國時期的大魏國皇帝冉閔。

  冉閔(?-352年),也稱染閔,漢族人,字永曾,小字棘奴,滑州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為十六國時期的大魏國皇帝,公元350—公元352年在位,共統治大魏2年。其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建立冉魏政權,滅後趙,趕胡族出中原,為漢人的發展創造了空間,後世稱其為民族英雄。

  説到這裏,那麼冉閔究竟是怎樣坐上龍椅,成為一代皇帝的呢?其事中曲折,來龍去脈,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冉閔未做皇帝之前,一直追隨後趙武帝石虎,對他更是忠心不二,深得石虎的寵愛,先後封將封侯。

  後來在鹹康四年(公元338年),冉閔在昌黎之戰中大獲全勝,一戰成名。次年,冉閔在攻打東晉之戰中打敗梁犢,自此威望更高。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後趙武帝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僅在位三十三天就被其九弟石遵廢黜,隨後自立為帝。稱帝后的石遵,見冉閔勢力逐漸強大,威望越來越高,心中懼怕,於是決心要收回他的兵權。

  究竟怎樣收回冉閔的兵權呢,石遵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到好辦法,算了,還是乾脆把你冉閔殺了吧,一了白了。

  不久,石遵召見兄弟石鑑等進宮,在鄭太后面前商討誅殺冉閔一事。後來石鑑出宮後,居然派太監楊環馳馬向冉閔通風報信,冉閔得知消息後,令人將石遵殺死。

  石遵死後,石虎第三子石鑑即位,任命冉閔為大將軍、封武德王。可是石鑑卻背地裏三番四次令人去殺冉閔。後來冉閔得知後,心想:我對後趙一向忠心耿耿,亦無謀反之心,你們居然對我這般薄情,休怪我無情。於是冉閔於永和六年(公元350年)舉兵攻打石鑑,最終大敗後趙軍隊,冉閔廢黜石鑑並殺了他,又殺害石虎孫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滅。

  殺死石鑑後,司徒申鍾、司空郎闐等人擁立冉閔為帝,冉閔卻執意讓給後趙大司馬李農,而李農卻以死來堅決請求冉閔為帝。冉閔看推辭不掉了,於是在河南南郊僭登帝位,大赦天下囚犯,改年號為永興,國號大魏,恢復冉姓,史稱冉魏。隨後冉閔又發兵將後趙襄國殘餘政權首領石祗和劉顯一一剷除,後趙滅亡。

  冉閔滅了後趙後不久,頒佈了著名的“殺胡令”,此令一出,各地族人紛紛起兵響應,而冉閔此時正好挾勝利之勢,突襲各路胡軍,先後經歷六場惡戰,共斬殺近70萬胡人。最終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

  永興二年(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了苦難的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前燕皇帝慕容儁(也稱慕容俊)率領的14萬大軍包圍。在拼死突圍的冉魏士兵掩護下,冉閔斬殺了三百餘胡人,終於殺出包圍圈,但坐騎朱龍戰馬卻累倒,冉閔被俘。

  同年五月初三日,慕容儁命人把冉閔押送到龍城(今遼寧朝陽),並在遏陘山將其斬殺,大魏政權至此徹底地煙消雲散了。

  冉閔被殺後,驚現了奇怪的自然異象: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後來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據《晉書》記載:“俊(慕容儁)送閔既至龍城,斬於遏陘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蟲大起,五月不雨,至於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諡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

  亂世造就了一代英雄冉閔,天意使他成就了一代君主,只可惜上蒼不給他徹底完成中原大統一的機會,最終懷着一腔抱負和雄心壯志走上了斷頭台,不禁令人唏噓和感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