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的影視市場,頗為熱鬧。
先是青春版《亮劍》飽受爭議,接着便是張一山版《鹿鼎記》備受吐槽。
這兩個IP均有“珠玉在前”可以借鑑,為何卻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扒姐在上一篇文章《韋小寶這個角色,顯示了周星馳無可匹敵的傳神功力》中,解釋了具體的原因,這裏不再贅述。
本來我是以周星馳版的《鹿鼎記》為例,粗略地對比、分析了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韓棟、黃曉明等各個版本韋小寶之間的差別,重點分析周星馳版韋小寶的特色,並未下結論寫哪個版本孰優孰劣、孰強孰弱。
哪知一大早,熱情的網友們在評論區爭得熱火朝天:有認為周星馳是韋小寶不二人選的;有覺得陳小春版韋小寶登峯造極的;有覺得張衞健和梁朝偉版《鹿鼎記》更勝一籌的......
顯然朋友們誤解了我的本意,因為扒姐並不是踩一捧一,心目中也並沒有“獨一無二”的韋小寶,而是認為——周星馳版《鹿鼎記》:令人驚豔的不是韋小寶,而是“多隆”陳百祥!
周星馳版《鹿鼎記》一共有兩部:《鹿鼎記》和《鹿鼎記之神龍教》,兩片均成片於1992年;前者豆瓣8.1,後者豆瓣8.0.
作為絕對主演的周星馳演第一部之前,是心懷忐忑的。為啥?因為當時改編金庸的作品,不僅要徵求他的同意,拍完之後還要接受他的評價。更何況,前面還有一版梁朝偉演的韋小寶呢?
王晶拍之前也忐忑:“對待高層次和理解能力強的人(才能完成任務)!”畢竟,王晶是當時最成功的商業片導演之一。如果拍砸了,不僅在金庸面前不好交代,自己面前也過不去。
導演和主演均忐忑不安,這樣能拍好電影嗎?
所以,在香港電影“忙碌”的1992年,一向以拍片著稱的王晶,竟然還找了兩個幫手——程小東和陳嘉上。
同時,王晶在用人上也極為謹慎:周星馳、吳孟達“黃金搭檔”;邱淑貞、張敏、吳君如助陣;陳百祥、劉松仁、温兆倫等人做配——這些演員大都是永盛影業旗下的藝人,並且大都和王晶合作成功過。
只有陳百祥是個例外,這裏按住不表!
電影上映後好評如潮,金庸先生看後寫了一副字送給周星馳——不作第二人想!
第一部的成功極大刺激王晶的信心,他在保證原班人馬的基礎上,又集結了林青霞、李嘉欣、邱淑貞、袁潔瑩、陳德容、張敏等紅極一時的女神,很快拍出了《鹿鼎記之神龍教》。
結果,這部續集又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於是很多人便以此為依據,直言周星馳版的韋小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並且不接受反駁!
當然,周星馳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功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把這個版本的成功歸結於周星馳一人,顯然是有失公允的,更何況這兩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還要排在《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唐伯虎點秋香》《功夫》《國產凌凌漆》等片之後呢?
周星馳演的韋小寶很成功,這點毋容置疑,但最驚豔的卻是“多隆”陳百祥!
在和周星馳合作之前,陳百強是劉德華的“黃金搭檔”,兩人合作了《魔翡翠》《精裝追女仔續集》《至尊計狀元才》《摩登如來神掌》等多部電影。
而《鹿鼎記》嚴格意義上是陳百祥和周星馳的首次合作!
當時王晶得知陳百強加盟是什麼反應你知道嗎?欣喜若狂、如獲至寶,直接將他抱起來!
而陳百強的表現也果然不負眾望,他在和周星馳老搭檔吳孟達幾乎相同的戲份下,將吳孟達“碾壓”得黯然無光。
扒姐絕非危言聳聽,現在你再回想這兩部電影,到底是海大富讓你印象深刻一些,還是多隆讓你記憶猶新?
如果陳百祥在《鹿鼎記》中的驚豔不足以讓你信服,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在《唐伯虎點秋香》中,陳百祥和吳孟達的戲份同樣相當,但表現出色的依舊還是陳百祥。
扒姐並不是説吳孟達的演技不好——達叔的專業大家有目共睹,而是為了藉此突出陳百祥的“驚豔”!
我們回到《鹿鼎記》中,陳百祥真可謂——給個鏡頭就驚豔。
男扮女裝一出場,僅一個眼神就能讓人噴飯。
捯飭台詞起來如行雲流水、遊刃有餘。
“韋大人,我對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應該的,不過我為人那麼正派,找十個八個美女陪我睡覺,這太為難我了!”
“韋大人慘遭不幸,我們沒心情吃了,折現吧!”
......
你看看,28年過去了,我們依舊不用去重看電影、重新截圖,便對這些台詞記憶猶新。
更重要的是,陳百祥這些台詞你換別人念未必有他出彩,他的表情和動作換成其他演員來做,大都會變成浮誇。
同時,多隆這個角色,原著中根本不是這樣的呢?
但陳百祥不僅演得讓人不覺得違和、油膩,甚至“潛移默化地”改變了觀眾們對多隆的原本印象,反而認為——陳百祥就是多隆,多隆就是陳百祥。
其驚豔程度,可見一斑!
陳百祥拍《鹿鼎記》之前,和周星馳合作並不多,在片中他的戲份又不多,但為何能演得如此驚豔呢?
這跟他的人生經歷、生活閲歷,以及表演天賦有關。
陳百祥跟曾志偉、譚詠麟是發小,三人一塊踢球長大,但陳百祥的家境不及曾志偉和譚詠麟。
早在60年代,陳百祥就組建了“失敗者”樂隊,自己擔任主唱,譚詠麟只算助唱。後來陳百祥家道中落,他跑去做了幾年生意,重返娛樂圈後,在1979年無線舉辦的歌唱大賽上,他以業餘歌手的身份擊敗了當時如日中天的譚詠麟,奪得了冠軍。
用譚詠麟的話説:“阿叻唱得比我好,但他的興趣不是做天王,而是賺錢!”
進入影視圈之後,陳百強很快就展現了其表演上的天賦。他本有做主角的實力和機會,但他更樂於做配角,因為他覺得做主角壓力太大,賺錢未必有多跑幾個劇組賺得多。
而我們回頭去看《鹿鼎記》的原著,金庸寫完“俠之大者”之後,“突兀”地寫出了一個市井之徒。想要理解金庸這部作品的深意和主題,非有豐富的生活閲歷、人生經歷、表演天賦而不行也!
同時還要放得開,還要敢於創新,周星馳如是,陳百祥亦是如此。
這樣一來,我們來解讀很多影視作品改編失敗不就很容易了嗎?
他們的人生經歷、生活閲歷、表演天賦,不足以讓他們吃透劇本、吃透角色;再加上編劇和導演的能力不足,那麼改編失敗就是必然的事了。
近日多部影視劇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其實都可以從經典中尋找答案。
作為導演和編劇,一定要業務能力過硬,避免把“鰲第”寫成“鰲府”,避免把《鹿鼎記》拍成《西遊記》;同時,在演員的選擇上,要更多地去考慮角色需要,而不是流量需要。
作為演員,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要對自己的職業懷有敬畏之心,要尊重屏幕前的觀眾。
而對於我們觀眾來説,給予年輕演員一定的成長空間,用公正、公平的態度,去監督、討論、評價影視工作者們的勞動成果,督促着他們為我們拍出更好的作品來。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良性的影視生態。
飾演韋小寶成功的演員有那麼多,飾演多隆成功的,或許只有陳百祥一個。
希望我們的影視圈,越來越多的“多隆”出現。
多隆多隆,多了,就興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