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單簧管演奏家王弢六年後再推跨界專輯 和生命中最重要的“她”聊聊天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八卦

對於單簧管演奏家王弢來説,2020年是很特別的、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他和妻子劉璇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妻子的再度懷孕,以及女兒的到來,讓他對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讓王弢在藝術上有了更深切的感觸和思考。

籌備一年之後,王弢於2021年3月8日正式推出了個人第二張流行跨界演奏專輯《TALK TO HER》,這張專輯中,他用音樂的方式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她”對話。

近日,王弢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的專訪時,談及自己對與女性“對話”的理解,“兩性是平等的,不存在誰要去致敬誰,反而是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傾聽,所以對話其實更重要,女生不需要你給她買多少物質的東西,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聊聊天,需要的是陪伴。”

與每個人生命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她”對話

王弢發行過10餘張個人專輯,包括了古典、當代室內樂、跨界、新世紀音樂等多種不同風格。《TALK TO HER》是繼《一天》之後時隔6年推出的第二張流行跨界演奏專輯。這張專輯將古典與流行重組解析,十首作品涵蓋多時空、多地域、多角度等不同維度,與每個人生命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她”對話。

談及創作初衷,王弢表示,目前單簧管的專輯沒有純粹做女性話題的,而自己對兩性之間的相處之道很有感觸:“我們家是一個女性統治的家庭,去年女兒出生,我和璇的媽媽都來幫忙,加上璇,還有阿姨,家裏一共5位女性。她們是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付出,我會對媽媽這個角色有很大的感觸。我太太有時候會説你忙的都沒時間聽我説話,因為我總是晚上演出,回到家很晚,可能第二天又出去演出了,所以我覺得傾聽和談話是家庭生活很重要的一環,這也引發了我做這個專輯的想法。”

由於2020年新冠疫情原因,整張專輯籌備花了一年的時間,也為錄製工作帶來了很多考驗。“因為疫情,我只能和製作人分隔兩地錄製,我在北京,他在台灣,我們只能線上溝通。我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王弢透露,通常情況下錄製古典專輯兩天半就錄好了,流行專輯大概需要兩天半到三天,而這次他錄了兩個月,分三次才錄完。“錄製過程其實特別痛苦,因為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發生,我就一直是在這很痛苦的狀態下錄製。錄製這張專輯讓我有一種隔着的感覺,我覺得這也許就是兩性之間本來就有的東西,再好的夫妻也會有時候互相覺得‘你不能完全懂我’的時候,這種距離是我自己要去接納的,既然在做這個主題,可能就是冥冥中註定要提醒我有這樣一個東西。後來我説服我自己接受了這個過程。”

《女人花》邀請到寧靜演唱

新專輯中,除此前與寧靜合作的《女人花》,還包含《Für Elise 致愛麗絲》《Habanera from 卡門》《李香蘭》《Ave Maria 聖母頌》等九首曲目。王弢將每個作品都賦予新時代的流行性,採用電子元素 x Jazz/Soul 等音樂風格編配手法,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以更通俗易懂的形式讓更多人瞭解單簧管演奏的豐富魅力。

習慣了用音樂去表達的王弢在這張專輯中卻遭遇了演奏習慣和演奏邏輯的徹底顛覆。“這次錄音我印象很深,尤其是錄製純音樂版的《女人花》的過程,我已經習慣了用單簧管去表達,所以錄的過程中很賣力,但錄音師和製作人一直説堅決不要這樣。這張專輯是做對話,對話不是一個人的表達,而是雙方的,要學會傾聽。我就重新改變,把我所有的錄音計劃全部改掉,去做一個傾聽者和陪伴者,這真的不是我的演奏習慣,因為在音樂廳這麼演會很無趣,但在這張專輯就非常適合。所以我在錄《女人花》的時候特別剋制。做跨界,我覺得這挺有趣的,它讓我改變了一個演奏的邏輯。”

專輯中另一首《女人花》邀請到了寧靜演唱,王弢和寧靜攜手為這首華語經典曲目注入了新的活力。談到寧靜,王弢讚不絕口:“與寧靜姐合作的這版《女人花》和我自己演奏的那版很不一樣。寧靜姐是極其有個性的一位女性,我覺得她代表了女性的一個符號,就是説我可以很獨立,我可以很灑脱,我可以非常不羈,所以我覺得這一版演奏的時候,我的音色處理得完全不一樣,跟靜姐合作的音色是非常亮的,有一點點流光溢彩。最妙的是大家合作的時候互相不認識,在音樂上可以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對話關係,所以我們是錄完歌曲以後一起上節目才認識的,我覺得這首歌好適合她。”

男人的温柔需要沉澱 兒子打開了我心底的柔軟

雖然喜得愛女,幸福滿滿,但王弢坦言相比7個月尚不會交流的女兒來説,5歲的兒子給了他更多的觸動,對他的創作影響更大。

在和兒子的互動過程中,常常會讓王弢對人生有更多感悟:“因為女兒太小,我們沒辦法一起睡。所以現在璇陪女兒,我帶兒子。我前兩天半夜被兒子氣哭了,他醒了以後莫名的發脾氣大喊大叫,我怕他把家人鬧醒,就跟他講不要這樣,他不聽話更大聲的哭。我給我自己的一個目標就是要當個絕對的好爸爸,所以沒有呵斥他,但其實已經氣瘋了,後來我就選擇沉默,他就害怕了,眼淚吧嗒吧嗒流在我的臉上,我突然感覺到有一天如果我走了,我兒子可能就是這樣,突然就覺得很難過。一個男人的那種柔情突然就產生了。我自己現在演奏的時候有很多這種温柔,以前是沒有的,這種柔軟就是被我的孩子徹底打開了,我自己也很享受這種眼中的温柔,一個男人的温柔真的是需要沉澱的。”

而對於演奏家來説,歲月的沉澱也能為演奏注入更多的內涵。今年4月,王弢將赴上海演奏勃拉姆斯。王弢從小就吹勃拉姆斯的作品,當再重新拾起這些作品時,他有了更多的感悟:“小時候總有人跟我説‘等你再長大點再吹勃拉姆斯’,我當時不理解,我明明已經吹的很好了呀。現在我才真正明白,我以前要刻意去設計橋段,而現在完全不用,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態,是更自然的流露。兒子幫我打開的柔軟跟勃拉姆斯的作品連接在了一起。”

不放過任何推廣單簧管的機會

如今的王弢不僅是單簧管演奏家,還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是新加坡來福士音樂學院客座教授,魚越黑管教室創始人。除了這些頭銜之外,王弢還和夫人劉璇參加綜藝節目,成為在社交媒體平台擁有百萬粉絲的古典音樂人。

對於這些社會活動,王弢保持着清醒的認識:“我有個偶像是伯恩斯坦,我覺得他業務好,拍戲、講課、做節目、做電台,他真的是在那個時候把古典音樂推廣出去。我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但我有能量把我手上的樂器更好的推廣給別人。其實包括上綜藝,我很喜歡上綜藝,因為上綜藝會跟我的舞台生活不一樣,我舞台生活是很嚴謹、壓力很大的,如果要演出,你這兩三個月天天要練7、8個小時的琴,但錄綜藝很好玩,其實是另外一種生活,藝術家需要不同維度的生活。第二就是我覺得在綜藝上只要給我一次機會吹一次單簧管,我就覺得很有價值,因為很多看綜藝的朋友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他可能看了我的演奏就知道了,我更享受於做不同的事情去推廣它,也覺得是有效果的。包括業界的同行,最開始不理解我,到現在都是感謝我的,我就會有動力去做得更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編輯/賀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