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傳説中的黃帝、炎帝為中華文明的始祖,炎黃子孫的自謂,也從此而來。然而,長期以來,炎黃子孫在認祖認宗的同時,卻"只認父輩不見母輩",忽略了炎黃子孫母系血緣的由來。其實,炎黃子孫在父系血統"根正苗紅"的同時,母系血統也有證可考,同樣有着一段輝煌的歷史。
1、 西陵國的三大謎團
西陵國是一個傳説中古老的國度,許多人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在西陵國神秘的歷史背後,更掩藏着一段鮮為人知的真相:如同炎黃部落一樣,它是華夏民族血脈的一個源頭。長期以來,猶如所有默默無聞的母親一樣,西陵國長期銷聲匿跡,不見其任何蹤影。有史學家説西陵國只存在於史書記載和被遺忘的歷史記憶中。
有關先秦及漢代早期的最權威的記載當屬《史記》。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如果《史記》記載可信,此段記載則可以説明,黃帝是華夏民族的始祖,嫘祖則是與黃帝並列的華夏民族的始母。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解釋説:"西陵,國名也。"兩處史料結合到一起,揭示出一段曾長期為人們不曾深度關注的史實:住在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的黃帝,娶了西陵國王之女為妻。也就是説,我們最尊敬的祖先黃帝的妻子嫘祖,原本是西陵國人。炎黃子孫都相信黃帝確有其人,也相信嫘祖確有其人,因此,嫘祖的孃家西陵國確實存在。
那麼,西陵國在哪裏呢?
據專家學者依據歷史遺存和考古發掘推斷,現在的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就是古西陵國的所在。長期以來,鹽亭縣因為與盛產鹽的鹽井相鄰而得名。蒙文通先生著《漢潺亭考》稱:"潺水在今鹽亭境內,上古時稱西陵河。"當地地方誌記載:上古各小部落,沿西陵河建起了西陵諸侯國,他們先後發明了養蠶、抽絲、製衣,並選舉發明人嫘祖為酋長。
近現代以來,學者們在考察鹽亭的煮鹽文化的同時,發現了大量的出土蠶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遺蹟,還發現了唐代刻立的《嫘祖聖地》碑,以及許多關於嫘祖發現天蟲、養蠶制絲傳説的信物等。在民俗考古中,當地百姓稱鹽亭縣城南60公里的一座山為嫘祖山,山上面還有個嫘祖穴,當地世世代代口頭相傳,洞穴就是當年嫘祖的出生地。一系列的跡象引發考古工作者的極大興趣,經過長期考證,上個世紀末,他們在當地祖家灣古墓羣中發現兩幅石刻,分別是《軒轅酋長禮天祈年圖》和《蚩尤風后歸墟扶桑值夜圖》。如今,鹽亭每個與絲織有關的地名都有一個嫘祖蠶桑織業的故事在流傳,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專家們因此相信,鹽亭縣應該就是當年嫘祖的出生地,也是西陵國的所在。
古西陵國雖不存在了,但古西陵國至今尚存在着大量的民間傳説。各處祭祀先蠶嫘祖的香火始終不滅,各地殘存的遺址也大量存在。如鹽亭三元籠子寨聯姻地、黃甸鎮嫘軒龍鳳呈祥地、射洪嫘絲池電站的地名、南部的絲公(姑)山、中江的鳳凰山等……原古西陵大量屬地的山、地至今還保留着與嫘、鳳、絲有關的名稱。
西陵國的統治範圍到底有多大?
考古學家們順着已經發現的古物遺存和歷史記載,進行了進一步推斷。由於歷史的久遠和資料的缺失,詳細的數據已經無從考證,專家們只能做一些大體範圍猜測。鹽亭境內有一條河叫做潺水,古代時稱西陵河,當時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上古各小部落,就是沿此建起了西陵諸侯國。在遠古部落聯盟時期,各部落之間實行軍事民主制推行部落聯盟首領,嫘祖誕生的部落的領袖被推選為酋長,其勢力大約北達今天梓潼、劍閣、昭化、廣元,西至三台、中江、廣漢,南抵射洪、蓬溪,東至閬中、南部、儀隴、巴中,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內,而鹽亭就是西陵國管轄境內的一個區域。
西陵國距今有多悠久?
考古人員在西陵國境內發掘出一個高60釐米的青銅跪俑,據科學方法測定,其年代比三星堆文化遺址更古遠。除此之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一座上古界碑,上面刻有50多行類似文字的符號,與西安半坡彩陶刻劃符號相似,是屬於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文化遺存。就時間來計算,迄今世界上公認最早的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約6000年,西陵國古文字大體處於相同的時間,或者更古老一些。
2、 養育華夏第一後
據《史記》記載,夏、商、週三代帝王,春秋十二諸侯以及戰國七雄的祖先,均來源於於黃帝與嫘祖的血系,與他們一脈相承。除了《史記》之外,黃帝迎娶嫘祖的故事,在《世本》、《大戴禮記》中也有記載,但都語焉不詳,只是些隻言片語。在民間傳説,黃帝迎娶嫘祖則具體生動,並流傳已久。民間傳説中,嫘祖又叫"蠶母娘娘"。她是黃帝的正妻,與黃帝生了玄囂和昌意兩個兒子,黃帝是華夏大地的共主,嫘祖便是華夏大地的第一夫人。黃帝本是有熊國的君主,稱軒轅氏,活動在今天的河南、山西一帶,是炎帝之後的中國共主,嫘祖則是西陵國國王的女兒。傳説,在水土豐茂的成都平原上,西陵國國王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兒,她每天不辭勞累,外出採摘野果,附近的野果採完了,便跋山涉水到遠處去採摘。可沒過多久,遠處的野果也採完了。姑娘一想到族中的老幼要捱餓,不由失聲痛哭起來。
巡視到此的天帝正為天府之國的美景所動,忽然聽到姑娘傷心的哭聲,很受感動。他把天庭中的罪仙"馬頭娘"打下凡間,變成吃桑葉吐絲的蠶。蠶把桑樹上的桑果送給姑娘,姑娘就採了許多帶回去給族人吃。夏天,蠶吐絲做繭,姑娘便編成衣服給族人穿。後來姑娘又將蠶捉回家餵養,逐漸掌握了養蠶的技巧和繅絲織綢的技藝,並將這些技術教給族人,西陵國的子民從此不用再穿樹皮、獸皮,而是穿上了美麗舒適的絲綢。從此之後,人們便稱國王的女兒為"嫘祖"。茹毛飲血的西陵人穿上了華麗的衣服,很快在臨近的各國中傳開。西陵國東邊的夷人、南邊的越人紛紛派使者到西陵國,向嫘祖求婚,但是嫘祖心境很高,全部婉拒了。這時候,黃帝也來西陵國求婚。嫘祖早就聽説黃帝的聲望,西陵國國王也十分嚮往黃帝的強大勢力,兩人終於成親,黃帝便成了西陵國國王的女婿。
黃帝和嫘祖完婚後並沒有馬上離開,他們在西陵國,也就是今天的成都平原地區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據《史記》記載,黃帝和嫘祖大兒子玄囂生在"江水"邊,也就是現在的青衣江(今樂山一帶),二兒子昌意生在"若水"邊,在今四川西部的雅壟江畔,由此可見,兩個兒子均在西陵國所生,大概皇帝也很留戀蜀中美景吧。華夏文明從遠古就充滿了智慧,而皇帝和嫘祖美滿婚姻的背後,也隱藏着複雜的政治鬥爭。可以説,嫘祖與黃帝的結合,是一種強強聯合的"政治婚姻",二人的婚禮實際上是西陵國與黃帝部落的聯盟,兩個大部落聯盟從此逐漸走在了一起。中原地區的黃帝部落,原本是不知蠶桑的,嫘祖把成都平原先進的養蠶繅絲技術帶到了中原。史學界已經證明,這個時間正是中原文明出現蠶桑的時間。此後,黃帝部落逐漸強大起來,並逐漸向東遷徙,走上了快速發展壯大的道路。
這時的中原地區可謂戰雲密佈,在黃帝部落不斷強大的同時,南方的九黎部落聯盟在首領蚩尤的帶領下發展起來,並開始向中原進攻。九黎部落是一個由很多部落聯合組成的大聯盟,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領,其中,最強大的部落首領就是蚩尤,這就是蚩尤有81個兄弟傳説的來歷,實際上説明和蚩尤結盟的部落聯盟之多。九黎族強悍好鬥,據説他們是最早使用銅器的部落。當時,山洪暴發,銅礦順流而下,九黎族將這些銅礦收集起來,煉製青銅,製造鋒利的兵器。其他部落的武器還是石刀、骨刀,所以九黎部落所向披靡,人們對九黎又恨又怕,以致後來把蚩尤描繪成一個可怕的怪物。九黎部落和炎帝部落在今天河北一帶的涿鹿發生了"涿鹿之戰",炎帝部落被打得大敗,只好向黃帝求援。
這時候,黃帝已經和嫘祖帶着兩個兒子回到有熊國。通過這次西陵國之行,黃帝聯繫到了強大的同盟國,並聯絡了一些長期遭蚩尤壓迫的部族。為了對付九黎部落的青銅兵器,他命人訓練猛獸,還用弓箭裝備了自己的軍隊。一切妥當之後,黃帝和蚩尤在涿鹿展開決戰。為鼓舞士氣,黃帝還令人將東海流波山上的怪獸"夔"捉回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又派人將森林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一敲這面鼓,方圓500裏都聽得到。響亮的鼓聲不但可以鼓舞士氣,還能聯絡遠處的士兵,傳遞戰爭消息。為了能在大霧的天氣中辨別方向,黃帝還發明瞭指南車。一番血戰之後,黃帝終於在涿鹿大敗蚩尤。此戰之後,黃帝取代了炎帝的地位,成為中原部落聯盟的霸主。這個時候,皇帝的妻子嫘祖充當起了賢內助的角色。她帶領婦女上山剝樹皮,織麻網,還把男人們獵獲的各種野獸的皮毛剝下來做衣服,並勸誡自己的子民們説:"農桑才是國家的根本。"很快,各部落的大小首領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徹底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嫘祖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小孩,有一定的禮制,男女之間的婚嫁應該遵循一定的風俗,於是,她就制定出風俗禮制,社會秩序和人們的道德水平很快好轉。晚年的時候,嫘祖隨黃帝到南方巡視,不幸途中辭世。臨死前,她想起了自己的故鄉,一定要讓自己的屍骨在故鄉鹽亭下葬,黃帝悲痛不已,將嫘祖安葬在鹽亭青龍山。嫘祖以發明絲帛而在西陵享有盛譽,與黃帝聯盟聯姻後,巡行天下,教人們養蠶,普及蠶桑絲綢文化,輔佐黃帝統一中原,奠立國基,更是功不可沒。她是當之無愧的華夏第一後,炎黃第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