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詳,是歸德府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裏,馬氏和他患難與共。朱元璋奪得天下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後宮一直是很幸福的,因為他有個皇后馬秀英。馬皇后的出現,中國帝王的後宮裏才多了一位值得稱道的女性。
在與馬秀英認識前,朱元璋既無情人,也不遊手好閒。他放過牛,做過和尚。因為瘟疫,家裏的人全死光了。因為貧窮,父母哥兄死後只能用草蓆埋了了事,朱元璋成了孤兒。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興時,其時還是一個窮和尚。郭子興是安徽定遠縣有名的土財主,因無法忍受元人的欺侮,在濠州發動起義。收了朱元璋後,郭子興常帶他在身邊,當親兵用。因為有勇有謀,朱元璋受到郭子興的信任和器重,投奔兩個月後,郭子興與夫人張氏做主,將義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這樣也好拴住朱元璋的野心,讓他忠心效勞。
網絡配圖
馬秀英是安徽宿州人,父親名字不詳,史書上只稱“馬公”,母親叫鄭媪,在馬秀英很小的時候就死了。馬秀英的父親因為殺了人,從宿州逃到定遠,把閨女託付給有交情的郭子興,這樣馬秀英成了郭子興的義女,寄養郭家。
後來,馬父客死他鄉,郭子興待馬秀英更如親生閨女,據説親自教她讀書寫字。馬氏長大後,端莊秀麗,但天生一雙大足,時人稱天足,未纏過腳。因為這雙腳,民間戲稱馬秀英為“馬大腳”。
馬秀英嫁給朱元璋後,很是疼愛自己這位小和尚出身的丈夫。據説有一次因為傷了郭子興的面子,郭一氣之下將他關了禁閉,也不給吃的。還是新媳婦的馬秀英一聽急了,從伙房偷了一個剛出鍋的饅頭送給朱元璋,路上碰巧碰到了義母張氏,便慌忙把饅頭往懷裏藏,結果把乳房都燙傷了,可見朱元璋與馬秀英之間的恩愛程度。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沒有一個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雖然朱元璋與馬秀英兩人之間感情極好,但並不是説朱元璋的後宮生活就不豐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歡美女,他性生活同樣出色。
《明會典》稱,“太祖四十妃嬪,惟二妃葬陵之東西,餘俱從葬。”又有史書稱是四十六嬪妃。不論到底哪一個數字正確,至少可以證明一點,朱元璋死前碰過的女人不低於40名。
具體見《國榷》中記載,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貴妃孫氏、淑妃李氏、安妃鄭氏、莊清安榮惠妃崔氏、安妃達氏、碽妃、寧妃郭氏、惠妃郭氏、順妃胡氏、郜氏、韓氏、餘氏、楊氏、周氏、貴妃趙氏、賢妃李氏、惠妃劉氏、麗妃萬氏,等等。
網絡配圖
朱元璋雖有眾多嬪妃,卻獨獨沒有“荒淫皇帝”的罵名,令人稱奇。
家有賢妻旺夫,馬皇后在朱元璋的女色消費上,也不是不管不問的,還是有節制的。但馬皇后對朱元璋並不採取性控制的手段,讓他專寵她一人(事實上也不可能),而是允許、甚至鼓勵朱元璋納妃子,包括前朝元順帝的妃子洪吉喇氏(有人稱是朱棣生母)、朝鮮女人李氏、對手陳友諒的小老婆。馬皇后很好地理順了這麼多女人之間的關係,寬厚仁慈,很是難得!
史書上對馬皇后多有褒言,《明通鑑》稱:
後,宿州人,仁慈有智鑑,好書史,佐上定天下,恆勸以不嗜殺人為本。及冊為皇后,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告六宮以宋多賢后,命女史錄其家法,朝夕省覽。……妃嬪、宮人皆厚待之。命婦入朝,如家人禮。愛誦《小學》,嘗求上表章。上決事或震怒,輒隨事微諫。雖上性嚴,為緩刑,戮者數矣。
正因為這樣,朱元璋當皇帝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后馬娘娘,生怕馬秀英不高興。而馬氏因為恪守婦道,人品好,後宮嬪妃沒有人不服,史學家稱馬氏是一個稱職賢惠寬厚仁慈的正宮娘娘。
馬皇后多次勸朱元璋:“誠如陛下言。妾與陛下起貧賤,至今日,恆恐驕縱起於奢侈,危亡起於細微。故欲得賢人,共理天下。”如果不是馬皇后,朱元璋還不知要濫殺多少人呢。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妻子的賢能,馬皇后雖然生的是一雙大腳,這在過去是很醜的女人,但朱元璋一直視之如賢妻。馬皇后病了,他是“朝夕尚食,手劑之”。這種只能在尋常夫妻中才能看到的情形,出現在朱元璋的後宮中,實在是難得啊。
網絡配圖
《明通鑑》載,馬皇后告訴朱元璋:“死生命也,禱祀何益?且醫何能活人,使服藥不效,得毋以妾故罪諸醫乎?”
《國榷》也稱:後微時,依郭子興家,事上備極艱苦。每佐征討大策,補縫行間,雖貴極,謙素不渝。上或譴怒,輒婉辭。朝夕尚食,手劑之,其謹微類此。疾篤,不復飲藥。曰:“藥無益,徒為醫者累”。
臨死時,朱元璋問她有什麼話留下,她説,“願陛下求賢納才,慎終如始。”洪武十五年,馬皇后死了,時年51歲。當時朱元璋是淚如雨下,至死也沒有再立一個皇后。
死後,朱元璋給馬皇后很高的榮譽,諡之“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后”,孝陵之名即由此而來。嘉靖十七年,加諡“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明史•后妃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詳,是歸德府宿州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1352年(至正十二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裏,馬氏和他患難與共。朱元璋奪得天下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後宮一直是很幸福的,因為他有個皇后馬秀英。馬皇后的出現,中國帝王的後宮裏才多了一位值得稱道的女性。
在與馬秀英認識前,朱元璋既無情人,也不遊手好閒。他放過牛,做過和尚。因為瘟疫,家裏的人全死光了。因為貧窮,父母哥兄死後只能用草蓆埋了了事,朱元璋成了孤兒。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興時,其時還是一個窮和尚。郭子興是安徽定遠縣有名的土財主,因無法忍受元人的欺侮,在濠州發動起義。收了朱元璋後,郭子興常帶他在身邊,當親兵用。因為有勇有謀,朱元璋受到郭子興的信任和器重,投奔兩個月後,郭子興與夫人張氏做主,將義女馬秀英嫁給了朱元璋,這樣也好拴住朱元璋的野心,讓他忠心效勞。
網絡配圖
馬秀英是安徽宿州人,父親名字不詳,史書上只稱“馬公”,母親叫鄭媪,在馬秀英很小的時候就死了。馬秀英的父親因為殺了人,從宿州逃到定遠,把閨女託付給有交情的郭子興,這樣馬秀英成了郭子興的義女,寄養郭家。
後來,馬父客死他鄉,郭子興待馬秀英更如親生閨女,據説親自教她讀書寫字。馬氏長大後,端莊秀麗,但天生一雙大足,時人稱天足,未纏過腳。因為這雙腳,民間戲稱馬秀英為“馬大腳”。
馬秀英嫁給朱元璋後,很是疼愛自己這位小和尚出身的丈夫。據説有一次因為傷了郭子興的面子,郭一氣之下將他關了禁閉,也不給吃的。還是新媳婦的馬秀英一聽急了,從伙房偷了一個剛出鍋的饅頭送給朱元璋,路上碰巧碰到了義母張氏,便慌忙把饅頭往懷裏藏,結果把乳房都燙傷了,可見朱元璋與馬秀英之間的恩愛程度。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朱元璋為了把皇太孫朱允炆推上皇位,把各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規定他們不能隨意進出封地。一來可以幫助建文帝固守邊疆,二來可以防止藩王們起兵造反。這看上去,似乎是個完備無缺的方案,但是不料,建文帝登基的那年七月,公元1399年,朱棣便以“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為理由,在北京起兵反叛,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朱棣放着這堂堂的藩王不做,卻要鋌而走險,走上反叛的道路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第一,姚廣孝的鼓舞。馬哲裏面説外因(周圍環境)對事物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們先來看看朱棣身邊的謀士姚廣孝吧。姚廣孝,史書上記載此人三角眼,面若病虎,乃是相貌醜陋,狡猾兇狠之人。他是朱元璋安排給朱棣的主錄僧人,平時幫助他做一些法事。姚廣孝的法名叫道衍,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了,説此人在84歲臨死之前,要求朱棣放了建文帝的主錄僧人宗泐和尚,朱棣答應了。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僧道衍是本是讀書人,生長在元朝末年,這人屢試不第,感覺前途失意,便出了家。出家後卻仍然關注天下大事,是個胸懷大志,一心要做一番大事業的人。朱棣21歲就藩北平之時,道衍和尚主動要求跟隨朱棣一同去北平。
網絡配圖
朱棣有些納悶,道衍和尚説了一句,我要留在你身邊,我要送給你一頂白帽子。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朱棣本身是藩王,“王”字上面要加一個“白”的帽子,就是“皇”。朱棣聽後,大驚失色,不料眼前的道衍和尚竟然説出這等叛逆的話來,但是隨後兩人一拍即合,一同上了北平。
姚廣孝還推薦了好幾個人到朱棣身邊,其中一個叫袁珙,史書上記載説袁珙第一次見朱棣的時候,衝過去就趴在地上説:“大王,您怎麼跑到這兒來了?”朱棣很納悶,兩眼望着他。袁珙繼續説道:“我看就相貌不凡,將來年過四十之時,鬍鬚過胸,你就能登上皇位了。”朱棣聽了連忙説道:‘這個話可不能隨便説!“雖然朱棣嘴上叫別人別説,但是恐怕他內心深處一直是這樣想的吧。
我一直覺得這姚廣孝並非貪圖富貴的人,史書上記載朱棣舉兵成功,登基為帝之時,曾命姚廣孝蓄髮還俗,被姚廣孝拒絕。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你説這樣一個不貪圖富貴的人,卻要主動鼓舞朱棣謀反,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個人認為姚廣孝是因為想名留青史,想證明給天下人看,我雖然屢試不第,但是我卻是個人才,可以幫助別人取得天下。我個人覺得這個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不惜挑動別人造反,致死天下大亂,沒有菩薩的慈悲心腸,不是出家人所為。
網絡配圖
二是文帝削藩。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説有一次,朱允炆問朱元璋,説分封諸王后,叔叔們幫我鎮守邊境,邊境自然無事,但是有一天叔叔們要是起來鬧事,我該怎麼辦?朱元璋聽後,無言以對,反問了一句朱允炆該如何處理?朱允炆靜靜地説:“以德懷之,以禮制之”,再不行就只能派兵討伐了。朱元璋聞言後,沉默了一會,淡淡地説“無以易此矣”,意思説也只能這樣了。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朱印文對諸王還是極為擔憂的。
朱允炆一登上大位後,便和文臣們一起商量削藩的問題,削藩怎麼削比較妥當?最後,他們決定先由易變難,先削周王,因為燕王實力最強,而且是藩王之首,他們不敢拿燕王先下手,但是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了周王就削了燕王的手足,然後再削齊王、代王、岷王、湘王。這些藩王在封地裏平日裏為非作歹,劣跡頗多,朝廷手中掌握證據罄竹難書,所以不到一年之間五個王死的死、廢的廢,一時之間,各地藩王人人自危。
我個人這個削藩的方案是不恰當的,如果朱元璋在世的時候,肯定不會同意的。因為你先削弱小的藩王,那麼朱棣必然會出頭,主動聯合其他藩王一起反抗建文帝,那麼建文帝就要同時對付那麼多藩王,局面很難控制。但是如果建文帝一方面暗中籠絡住其他藩王,另一方面先拿最強大的藩王朱棣開刀,那麼到時候即便其他藩王不會幫着建文帝來打朱棣,也決不會跟朱棣一起反叛建文帝,局面就容易控制多了。
三是朱棣軍中威望極高,還是藩王之首。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戰績顯著,還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生擒了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而且他每次戰鬥身先士卒,在軍中威望極高。到了朱元璋的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的先後去世,朱棣在家族尊序上成為諸王之首。因此,朱棣在軍中威望高,而且還是藩王之首,從客觀上來講,有一定的實力對抗建文帝。我個人認為,按照嫡長子制度,這個時候他便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了,也便成了合法繼承人了。
四是朱棣早有反叛之心。馬哲告訴我們,外因是事物發展的重要原因,內因才是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姚廣孝等人一味地鼓動朱棣謀反,固然影響着朱棣,但是我想讓朱棣日後走上反叛之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他自己。或句話説,他內心深處也想奪取皇位。前面我們説到過,朱元璋出了個“風吹馬尾千條線”的上聯,朱允炆對出了“雨打羊毛一片氈”的下聯,而朱棣對的是“日照龍鱗萬點金”。
網絡配圖
從這裏就能看出朱棣的氣魄,非一般人所能比,有帝王之相也。史書上還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説有一次,朱元璋上朝一看,燕王朱棣站在左邊,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邊,按照明朝的規矩左為上,左邊應該是朱允炆才對。但是朱棣敢讓朱允炆站在其右邊,顯然是沒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裏。朱元璋對此很生氣,狠狠的責罵了燕王朱棣,並把他趕出了宮。史書上還記載,朱元璋臨終的時候,還對朱允炆説“燕王不可不慮”,或許那時,朱元璋就看出四子朱棣有反叛之心。從這三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燕王朱棣並沒有把年少的侄子朱允炆放在眼裏,或許那時他就有謀反之心了。
總之,我個人認為雖然客觀上姚廣孝等人一定程度上鼓動了朱棣,建文帝的削藩,朱棣乃是各地藩王之首等外因對朱棣日後謀反起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朱棣自己。或許即使沒有建文帝的削藩,也沒有姚廣孝的鼓動,朱棣照樣會走上反叛的道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朱元璋為了把皇太孫朱允炆推上皇位,把各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規定他們不能隨意進出封地。一來可以幫助建文帝固守邊疆,二來可以防止藩王們起兵造反。這看上去,似乎是個完備無缺的方案,但是不料,建文帝登基的那年七月,公元1399年,朱棣便以“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側之惡。”為理由,在北京起兵反叛,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朱棣放着這堂堂的藩王不做,卻要鋌而走險,走上反叛的道路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第一,姚廣孝的鼓舞。馬哲裏面説外因(周圍環境)對事物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們先來看看朱棣身邊的謀士姚廣孝吧。姚廣孝,史書上記載此人三角眼,面若病虎,乃是相貌醜陋,狡猾兇狠之人。他是朱元璋安排給朱棣的主錄僧人,平時幫助他做一些法事。姚廣孝的法名叫道衍,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了,説此人在84歲臨死之前,要求朱棣放了建文帝的主錄僧人宗泐和尚,朱棣答應了。可見,兩人關係非同一般。僧道衍是本是讀書人,生長在元朝末年,這人屢試不第,感覺前途失意,便出了家。出家後卻仍然關注天下大事,是個胸懷大志,一心要做一番大事業的人。朱棣21歲就藩北平之時,道衍和尚主動要求跟隨朱棣一同去北平。
網絡配圖
朱棣有些納悶,道衍和尚説了一句,我要留在你身邊,我要送給你一頂白帽子。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朱棣本身是藩王,“王”字上面要加一個“白”的帽子,就是“皇”。朱棣聽後,大驚失色,不料眼前的道衍和尚竟然説出這等叛逆的話來,但是隨後兩人一拍即合,一同上了北平。
姚廣孝還推薦了好幾個人到朱棣身邊,其中一個叫袁珙,史書上記載説袁珙第一次見朱棣的時候,衝過去就趴在地上説:“大王,您怎麼跑到這兒來了?”朱棣很納悶,兩眼望着他。袁珙繼續説道:“我看就相貌不凡,將來年過四十之時,鬍鬚過胸,你就能登上皇位了。”朱棣聽了連忙説道:‘這個話可不能隨便説!“雖然朱棣嘴上叫別人別説,但是恐怕他內心深處一直是這樣想的吧。
清人昭槤在《嘯亭雜錄》中這樣描述紀曉嵐:“北方之士,罕以博雅見稱於世者,惟曉嵐宗伯無書不讀,博覽一時。所著《四庫全書總目》,總彙三千年間典籍,持論簡而明,修詞澹而雅,人爭服之。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穀粒,真奇人也。”
拋開美人不説啊,咱們就説飲食,紀曉嵐每天能吃數十斤肉,長年不吃米麪食物。《竹葉亭雜記》中寫了關於紀曉嵐吃飯的一則小故事:某天,紀曉嵐與同事一起談論政事,到了吃飯的時間,僕人給他端來一大缽烤肉,根據同事的目測,烤肉足有三斤重!紀曉嵐拿來便大口大口的吃,邊吃邊繼續與同事談論事情,不一會這缽肉就被他吃了個乾乾淨淨。
《歸田瑣記》中也記載過紀曉嵐的平日飲食:紀曉嵐平時基本不吃米飯,偶爾吃點麪食,主要食物就是各種肉類。每當紀曉嵐請客時,他都是舉舉筷子示意客人們盡情吃喝,自己卻是“餚饌亦精潔” “只肉一盤,熬茶一壺耳”。
網絡配圖
當然了,紀曉嵐整天吃肉喝茶也不行,他還有個癖好,就是每天離不開各種水果、乾果榛子、栗子之類的堅果,甚至是不住嘴地吃個不停。由於他這個嗜好,民間一度傳説他是猴精轉世。
對於紀曉嵐的怪癖飲食習慣,沒人能夠解釋得了,他如此偏食卻也絲毫沒影響到自己的健康長壽,足足活了八十二歲。
清朝大學士徐乾學
徐乾學是康熙九年進士探花郎,歷任左都御史、刑部尚書。並且他還是大儒顧炎武的外甥,與弟弟徐元文、徐秉義皆官貴文名,人稱崑山三徐。咱國著名的藏書樓“傳是樓” 就是他徐家的。
徐乾學擅長曲意逢迎,深受康熙皇帝的寵愛,但是他人品欠缺,為了高官厚祿不惜阿諛權貴明珠。當時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曾經評價説:“徐乾學譎詭奸詐,是朝中的危險人物。”後來徐乾學因收受湖廣巡撫張湃賄賂,被解除官職。
這個腐敗份子還是個超級“吃貨”,做官的時候因為每天上朝,常常一整天不能回家吃飯,為了不捱餓,這傢伙每天上朝前要先吃實心饅頭五十個、黃雀五十隻、雞蛋五十個、酒十壺!我的個老天爺啊,簡直不能相信。咱們且不説他吃的饅頭每個有多大,就是那黃雀五十隻、雞蛋五十個、酒十壺也不是一般的肚子能裝下的吧?!如此暴飲暴食,他卻沒短命,活了六十三歲。
清朝大學士張玉書
網絡配圖
張玉書歷任翰林院編修、國子監司業、侍講學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其父親張九徵、兄長張玉裁和他自己都是進士出身。張玉書一生正直不阿、辦案嚴明秉公守法,深受康熙皇帝的信賴。康熙親征噶爾丹時,張玉書也參與運籌帷幄,是隨行的唯一漢臣。
由於張玉書的知識淵博、慎謹廉潔又效忠皇室,從不參與權勢之爭,他的仕途得以一帆風順、暢通無阻,一生為官五十年,伴隨康熙身邊也有二十年。
張玉書謹小慎微,性情淡薄,連飲食也極其簡樸,早上吃土豆兩片,喝清水一杯就足可一整天不餓。難怪書上記載他的身材是瘦骨嶙峋啊,但是如此素食習慣,人家也活了整整七十歲,諡號文貞。
清朝大學士陳世倌
陳世倌這個名字你要是覺得陌生的話,換個説法你肯定熟悉,那就是金庸筆下乾隆皇帝的親生父親。不過那終歸是小説,牽強附會而以,不能當真。陳世倌出身於海寧陳家,豪門貴公子啊,也是大才子,他在康熙四十二年中進士,後官至大學士,侍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為官近六十年。
網絡配圖
陳世倌有個特點,就是每當在皇上面前談到民間疾苦時,他“必反覆具陳,或繼以泣”。意思是他反覆嘮叨,甚至哭泣掉眼淚。乾隆皇帝每次看他如此,往往笑道:“你又來為百姓哭泣啊?”陳世倌雖出身豪門,卻心繫百姓,自己的私生活也簡單至極。歷史記載説他:“每日不過飯一甌,或啜蓮實少許,即可度一日”看看,人家身居高位憂國憂民,每天卻只吃一碗飯,或者只吃幾個蓮子就行了,如此清淡少量,也活了七十八歲,諡號文勤。
綜上看來,人的生命長短,不在於飲食葷素、也不在於吃喝多少,可謂“壽算不在飲食之多寡也”。所以各位看官,該吃了吃,該喝了喝,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