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娛樂圈的新聞,被“億”級的單位洗腦已是常態。
動輒上億元的片酬,也讓普通人認識到自己在鉅額金錢面前的微不足道。
鄭爽的1.6億,張若昀的1.4億,不管是主動索要還是被生父偽造,自己成為受害者,其實影視行業對金錢的瘋狂追逐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這潭水或許很深,鄭爽、張若昀可能都只是其中一個小角色。
不只是在片酬上做手腳,在金錢的巨大誘惑下,許多明星也會使用更多“高級商業手段”和資本進行直接博弈,期望“以小博大”。
這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手法就是對賭。
何為“對賭”,你可以把它當做一次風險很大的投資,也可以把它當做資本與明星之間的交鋒。
對賭的形式比較多樣,有明星參演電影和出品方簽下關於票房的對賭,也有明星是以發行方的角色參與其中,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保底發行”。
還有種情況也較為常見,明星自己的公司被行業大鱷高價收購,但前提是必須完成指定的年度業績,否則就得自己貼錢補。
跟股市裏的弄潮兒們一樣,贏家往往只有1%,很多與資本對賭的明星,不管咖位大與小,最後都無奈吞下苦果,被資本玩弄、脅迫,甚至扼住“命運的喉嚨”。
今天皮哥要説的第一位,就是我們的星爺周星馳。
2017年,星爺全資持股主要從事電影投資的公司PDAL,被上海新文化傳媒以26億的估計買去51%的股份。
星爺在這場交易中套現13.26億元,而一併被投資者看重的還有周星馳強大的影視製作與票房號召力。
這時候星爺做出了一個承諾:2016年至2019年四年間公司淨利潤要達到10.4億。
那時的周星馳,有這樣的底氣。
2013年上映的賀歲片《西遊·降魔篇》豪取12.46億票房,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
2016年的《美人魚》,更是斬獲33.91億,毫無懸念地拿下當時的年度票房第一。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成本僅有3億元。
在全民高喊“還星爺一張電影票”的風潮下,周星馳的吸金能力有目共睹,資本蜂擁而至。
不過可惜的是,PDAL公司在2016年到2019年的淨利潤僅僅只達到了6.52億,並未完成既定的目標。
星爺和資本方一樣,顯然高估了觀眾承受同類型電影的耐心。當情懷的外衣不在,充斥着廣告和老梗的星爺電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之後的《西遊·伏妖篇》和《新喜劇之王》雙雙撲街,票房口碑都未能達到預期,星爺也只能在這次對賭博弈中敗北。
不過在這場巨資豪賭中,周星馳並不會輸,因為他已經提前套現13.26億,即使因為對賭賠了一些,但淨留在手裏的錢仍是一筆相當巨大的財富了。
很多人沒想到,已身居影視圈最頂端的張國立,也是對賭的受害者。
張國立的影視作品大都停留在小時候的記憶裏,在眾多作品的加持下,張國立在圈內的地位一直是無可動搖的,尤其隨着年齡漸大他的資歷也越來越高,有的頒獎禮上我們也會看到他站在舞台上對着後輩演員“指點江山”。
按理説這個級別的大佬應該甚少露面了,但這幾年我們卻能在銀幕和綜藝上頻繁看到張國立的身影,各大場合需要張國立鎮場面不假,但我們也能從中看出張國立有一些苦衷,令他頭疼的,也是對賭。
2013年,華誼兄弟以36倍溢價收購了浙江常升,張國立轉手又用這筆錢買了華誼的股票。但關於收購,雙方也約定了年度業績上的要求,如果達不成,就只能張國立自己補窟窿。
在最近的一條動態上,張國立也在凌晨收工後曬圖,言詞之間透着一股無奈。
雖然還在為對賭“衝業績”,但張國立本身的藝德值得尊重。即便這樣的狀況,他也沒有出演資本扶持的圈錢爛片。
所有的工作,他都會堅守自己影視作品的質量底線。這或許也是隻屬於老一輩演員的職業操守。
許多人只知道張若昀把自己的生父張健告上了法庭,卻不知道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其實這背後讓父子反目的,依舊是資本和對賭。
張若昀從小跟父母關係不好,尤其是父母的離婚對他打擊很大。之後父親張健再婚,張若昀被排斥在家庭之外,跟着爺爺奶奶長大。
出道的時候,張若昀因在父親導演的《雪豹》中表現出色被觀眾熟知。但2016年張若昀的婚禮,父母都沒有出席。
我們可以看出背後種種家庭糾紛對張若昀打擊很大,他逐步退出了父親的公司,卸任法人代表、董事長職務的同時,將手中的股份全部轉讓。
此時,他已經與張健沒有任何利益上的瓜葛。
隨後,張若昀因《慶餘年》一炮而紅,身價飛漲的同時,父親張健開始眼紅。利益驅動下,張健開始“偽造”張若昀簽名,並替張若昀簽署了為期兩年,價值2億的《合作協議》。
同時,張健將華策影業預付的1.4億裝進自己的腰包。
張若昀對此事知情與否尚未可知,但從他“沒簽過約,未曾收錢”的回應來看,他是不願意接受這樣類似“工具人”一樣的工作的。
而面對如此巨大的數目,被貪財父親捲進這個漩渦的張若昀自然不幹,所以一紙訴狀,父子反目。
不管未來如何,總之兩人終究是輸給了資本……
2018年7月,《瘋狂的外星人》製片方歡喜傳媒與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有限公司,簽訂了保底發行協議。
這個保底發行協議,實際上就是對賭協議。
與歡喜傳媒對賭的發行方樂開花影業,是王寶強的公司。28億的對賭票房,也刷新了中國影視圈對賭的紀錄。
如果《瘋狂的外星人》票房低於28億,樂開花影業需要向出品方支付7億元的保底收入,還要再負責解決2億的宣發支出。如果票房超過28億,淨收入裏樂開花影業才可以拿走7成。
這麼一算,電影還沒上映就有9億壓在了王寶強身上,不過他依舊充滿信心,畢竟甯浩+黃渤+沈騰的組合簡直就是“王炸”,拿個30億起步的票房應該沒多大問題。
可惜,《瘋狂的外星人》整個春節檔的票房只剛剛過了22億,按照分賬收入和約定分成算下來,樂開花影業只能拿到8.67億,王寶強淨虧3300萬。
面對一場28億的豪賭,虧3300萬似乎不多。但在這樣的賭局面前,作為個體的人很難不受到影響。
心懷“資本夢”的王寶強進行了不少這樣的投資操作,其中有一項投資同樣也以失敗告終,老闆還遲遲沒有回國,希望王寶強下次出手前,可以慎重些。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有人輸就有人贏,影視圈裏也有少數大贏家,比如徐崢、吳京。
徐崢不僅是導演,演員,更是個聰明人,思維活躍,很是機靈,是資本操盤的一把好手。
2015年5月,徐崢出資1.75億港元,成為“21控股”股東,佔股19%。
4個月後,徐崢用自己持有的《港囧》47.5%淨票房分成權益,以1.5億的價格賣給了21控股。
也就是不管電影上映後票房如何,徐崢已經提前將1.5億收入囊中,如果電影上映票房很高,他也能通過21控股繼續獲得股東收益。
這事還沒結束,後來21控股更名為歡喜傳媒,開始聚集了一大批導演,陣容豪華,而且合約期大多長達6年。
《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都讓股東之一的徐崢賺得盆滿缽滿。
值得一提的是,《瘋狂的外星人》雖然只拿到22億票房,但歡喜傳媒卻早早拿到了7億收入,被收割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王寶強。
跟徐崢不同,吳京的勝利是血性的,就跟他在《戰狼》裏一樣。
吳京也是中國電影圈少數幾個能漂亮戰勝資本的人。
之前有次採訪,吳京曾放出豪言:“這些年被資本綁架的電影全死了。所以我不能被資本睡,我要睡了資本。”
事實證明,他兑現了自己放出的“狠話”。
為了拍《戰狼2》,吳京把房子抵押了,結果,片子斬獲56.93億票房,不僅拿下中國影史票房第一桂冠,吳京也一次賺翻。
可能是因為《戰狼》,吳京培養了尖鋭的選片眼光。《流浪地球》拍不下去的時候,吳京豪投6000萬,最終電影口碑炸裂,斬獲46.86億票房。
當年的豪言壯語,如今已然成為現實。無論在影視作品中還是現實裏,吳京都是那個戰之能勝的硬漢,而且無論取得了多麼耀眼的成績,他始終保持着清醒。
除了以上幾位演員外,還有不少明星為了和資本對賭的事苦心竭慮,大眾最熟悉的就是當了老闆卻仍在拼命接戲的楊冪。
資本市場本身充滿魅力,同時也伴隨着巨大危險。
有人因資本一夜暴富,有人因資本輸掉了內褲。但有一個事實是肯定的,面對資本的巨大誘惑,沒有哪個明星能置身事外。
對賭,本質上就是一次金額巨大的賭博。在一次次賭博中,有人陷入迷茫,有人愈加清醒。
但他們不知道,在金錢編織的這張大網裏,無論水平多麼優秀,人脈多麼寬廣。
參與的每個人,都只不過顆棋子罷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