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道歉”:這個社會,對“老好人”是有誤解和偏見的
何炅,在我看來,可能是娛樂圈目前僅存的,活躍在大眾目光之下的“老好人”。
這不是説他“稀缺”,也不是説其他明星藝人不好,而是
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打磨,摸爬滾打之後,依然保留着心中對於社會和人的熱情和關愛。
這其實非常不容易。
我們總説,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活成了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那類人,而
何炅,他活出了自己最真實最美好的一面,卻也活成了被別人“討厭”的人。
何炅道歉的事,引起了很多的討論,而道歉的原因,是何炅覺得自己在節目中説了一些“不恰當”的話,與節目組溝通刪減無果,只得主動表達自己的歉意。
他在節目裏到底説了什麼,引起了這次熱點的發酵呢?
其實,簡單來説,就是替歐陽娜娜説了兩句好話,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被很多網友詬病為替無演技演員“洗白”,這個帽子被扣上的一瞬間,網絡上口誅筆伐,好像他做了一件觸碰人們底線的事。
為什麼看起來人畜無害,待人真誠的何炅,越來越不被大眾接受?
我思考了很久,這樣一件看起來稀鬆平常的事,何至於讓大家這麼憤慨?
最後找到一個線索,這一切,可能都是因為何炅的“老好人”人設。
我已經記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好人”已經不再是褒義詞,如今你再説誰是“好人”,或者説誰“老實人”,人家一定會斜眼瞪你,然後氣憤地問你一句:“罵誰呢?”
不得不説,如今的社會,對“老好人”是有誤解和偏見的。
知乎上,我曾看到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何炅的人脈圈,到底有多廣?”
下面的評論一開始還是很和諧的,大多都是列舉何炅認識的不同圈層的人,上到7、80歲的老人,下到幾歲大的孩子,許多看起來與他毫無關聯的行業人員,他也認識。
最直觀的體現,應該就是在《嚮往的生活》了,就連黃磊大部分時間都一臉懵逼的自我介紹時,何炅卻全部都認識。
倘若僅僅是認識,倒也沒什麼,我想網友們最不能理解的,應該是他居然和他們每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熟絡的樣子,不僅可以叫出他們的名字乃至小名,甚至連他們當下的生活和家庭狀況,都瞭如指掌。
於是,很多人就產生了疑問,何炅到底是怎麼認識這麼多人的?
然後,
由這個問題,聯想到另一個問題:“何炅與這些人的感情,有多少水分?或者説,有多少是真的?”
如果你也想到了這裏,那麼,你一定開始覺得這個人,太“假”!
而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偏見也就發生了。
我在熒幕上第一次看見何炅和歐陽娜娜同時出現,是在《偶像來了》這個節目上。
她是2000年生人
,《偶像來了》第一季是在2015年播出的,也就是説,
那時候她滿打滿算,也不過才15歲
。
我敢保證,何炅一定更早就認識她。
説何炅是歐陽娜娜的長輩,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一個看着她長大的人,替她説兩句好話,很難理解嗎?
我想應該不至於。
我們必須承認,年輕人需要前輩們就事論事的,客觀的指出其真實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成長是需要耳提面命的。
有網友説何炅自己都沒演技,還要大言不慚的去點評別人的演技,不自量力。
可他的專業是主持啊,用他的不擅長的地方去和專業領域相比較,真的合適嗎?
另外,我在眾多評論中,還找到如我所猜測的那樣:
有人只是因為何炅“老好人”的人設,而“討厭”他的。
“老好人”到底招誰惹誰了呢?
何炅平日裏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温和的、體面的、對誰都充滿笑容,充滿正能量,偶爾感嘆時間飛逝,偶爾懷念過去的時光。
其實,我們對於“老好人”的偏見,由來已久。
郭德綱在郭麒麟18歲那年,曾寫過一封“家書”,其中就有這麼一句:
“開口説大義,臨大難必變節;逢人稱兄弟,即深交也平常。”
而現實中的很多例子,似乎也在向我們傳達一個深刻的道理:
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大多朋友都比較少,甚至於,你會覺得他冷漠。
有了這樣的一個認知前提,當我們再遇到與我們觀念無法契合的人和事出現時,我們就會條件反射的去懷疑,懷疑它背後是不是有什麼貓膩,懷疑它的真實性。
其實何炅也不是真的沒脾氣,至少,我就知道他發過幾次火。
一次是在《超次元偶像》,一次是在《奇葩大會》,他並不是無原則無底線地對誰都好,對誰都笑,我不能理解的不是他的一句話被那麼人“圍觀嘲諷”......
而是
為什麼當今社會,已經容不下一個“老好人”?
就好像扶摔倒老人一樣,我們不願意扶,卻又對扶的人百般調侃,一副看笑話的模樣。我們對那些善良之舉的態度,為什麼會演化到如今這個地步?
因為欺騙,因為訛詐,這無法否認。
但這些東西,並不妨礙我們相信世上有真誠、有善良、有愛,不是嗎?
不然,為什麼當我們看到感人的事件時,還是會忍不住熱淚盈眶呢?
我們的內心是渴望美好事物的,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的身邊也有一位像何炅這樣的好朋友,你真的會討厭嗎?
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電影《海蒂和爺爺》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輕易被他人的話而影響,相信你所看到的。
很多人,其實是被帶了節奏的,被那些不願意相信美好和真誠,散發着負能量的人,影響了我們理性的判斷。
生活固然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但它們並不是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聚焦的人和事。
我們從記事開始,無論是父母、老師,還是課本上,都教導我們要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要真誠,善良。
這些知識放在小學課本上,並不是因為它粗淺,而是所有教育者,都希望在我們的童年時,就在心裏播下善良的種子。
當我們漸漸長大,變得市儈,變得圓滑,似乎我們都理解了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可同時,我們也把最初的信念弄丟了。
心存懷疑的人,走到哪裏,都是虛妄;
心存善念的人,走到哪裏,都是淨土。
相信世上有善,是福氣,釋放自己的善意,才會有福報。
網絡環境,其實就是社會環境的縮影,欣慰的是,還是有很多的人,願意站出來,替何炅説上兩句話。
羣體觀念下,個體觀念的素質和包容度,才是檢驗社會素質的唯一標準。
希望,這個社會,可以給我們保留一位“老好人”。
“老好人”的好,不會無緣無故,他們也需要我們温柔對待。
最後,我們不妨再思考一個問題:何炅的“道歉”,有多少是因為怕了網絡上的“攻擊”?
可能,他是在向自己內心深處,那個善良的小天使道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