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從商記",誰更得意?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財經無忌,作者蕭田,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退隱娛樂圈許久的李亞鵬被迫“跪”在了公眾面前。
“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了,需要怎樣我都可以,需要我跪下,或要我趴下都可以,項目基本上是停滯的狀態了……”李亞鵬懇求的語氣裏略帶着哭腔。
3月16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經過重判,李亞鵬需要向北京泰和友聯投資有限公司賠償4000萬元的本金加利息。隨後一同被曝出的就是這段錄音。
實際上,這段“下跪”錄音來源於2015年,是李亞鵬發在泰和友聯投資有限公司幾位關聯方的微信羣裏的語音。其背後是一樁已連綿數年、反覆判決又重審五次的官司。
作為欠債方,雖然審判結果李亞鵬全部敗訴,並被列為“被執行人”,但自始至終李亞鵬都不服判決,期間還利用中國香港身份躲債;作為債主,泰和友聯曝光這段錄音顯然是想利用輿論給李亞鵬施壓。現在看來效果甚微,3月17日下午,李亞鵬又做出回應,稱其中存在隱情會繼續上訴。
人們在這一刻驀然發現,李亞鵬已經在商海撲騰了二十載,從長髮飄逸的小鮮肉到油膩的中年禿頂大叔,他依舊無法打破“永遠情場得意,卻永遠商場失利”的魔咒。
無力償還的4000萬外債彷彿在提醒着他,做一個成功的商人更像是一場“執迷”的夢。但在明星從商這個賽道上,總是有人歡笑有人憂。
“80分”的商業版圖大敗退
“如果把演戲和經商相比較的話,演戲我是60分,經商我是90分。如果單純只談經商的話,我的資質不差,起碼可以打80分以上。”
在一次採訪中,李亞鵬毫不避諱對經商的自信以及對自己能力的認可。事實證明,他可能有些自負。
在搗騰雪山藝術小鎮之前,情場得意的李亞鵬已經換了四任女友,一個妻子,力圖多面開花的他投資做餐廳、開酒吧、做影視投資,除了2010年上映的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外,其餘皆以慘賠收場。
之後他還特地跑去唸了長江商學院,回來就成立了中書控股、中書酒店管理、中書雅集貿易等多家“中書系”公司,轉而投資房地產。
2008年,李亞鵬和哥哥李亞煒共出資500萬成立麗江雪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準備在麗江搗騰房地產項目“雪山文苑”(即雪山藝術小鎮)。
搞房地產這點錢肯定不夠,於是李亞鵬靠着名氣拉來了金主泰和友聯,投入6000萬元成為股東共同開發。在當時,他拍着胸脯説:如果項目虧了,由他保底,他負責賠4000萬給泰和友聯公司。這既是欠款4000萬元的由來。
在李亞鵬畫的大餅中,雪山文苑公寓樓售價16000元/平方米,商業院落售價21000元/平方米。而當年,麗江的平均房價才5000元-8000元/平米,全中國房價最高的城市上海也僅2萬出頭。
為什麼李亞鵬敢把麗江的房子賣到上海的價格?這一切源自於李亞鵬的文化房產定位,在當時,他通過很多營銷手法包裝這一高端藝術小鎮,如請日本設計師隈研吾量身設計130多棟190-300平方米的清水獨棟別墅、特意運來北京的八稜海棠樹.....那段時間,他也以“文化商人”的身份自居。
但房客並不為藝術買賬。小鎮一期項目僅售出3成。2015年5月,他想到繼續引入有實力的玩家——陽光壹佰。
為了穩住泰和友聯,李亞鵬和後者簽訂了《承諾函》,約定在2015年12月25日前雪山需向泰和友聯支付4000萬。可到了約定期限,李大俠耍賴了,泰和友聯怒而將其告上法院。於是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據公開資料,雪山小鎮是一個非常大的項目,拿地408畝,總建築面積接近20萬平方米,土地承包1.6億元,計劃總投資35億元。這本質是一個需要持續輸血的項目。
顯然,接手這麼大的盤子不是一個商界新手能玩轉的。22棟別墅園林景觀造價就高達1000多萬元;景觀樹都從四川郫縣拉過來,一車運費要一萬三,以及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營銷費用,也快速消耗了公司的元氣。
過於理想化的設計,在雪山小鎮一步步從藍圖變成磚瓦時,李亞鵬的敗局就已經顯現。
1993年,在中戲讀大三的李亞鵬把“唐朝樂隊”的演出帶到了家鄉新疆。為此。李亞鵬成立了一個“搖滾演出委員會”,敲開了87家公司的大門,拿到了9.7萬元贊助。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事後,李亞鵬無數次在媒體上講起這段往事,商業與文化產品的完美共振讓他回味不已。比起演戲,李亞鵬那時起就對經商愈加痴迷。
從1999年到2021年的22年裏,李亞鵬幾乎涉足了每個行業,但也幾乎是幹啥虧啥。李亞鵬曾表示:自己經營的公司一直沒能賺到錢,只能靠此前做演員的積蓄和借錢來維持經營。前妻王菲評價他,開公司有如八爪魚,同時經營8家。
做生意不是請客吃飯,在電視劇裏是大俠,不代表在現實中就能瞎比劃。4000萬對於明星們來説並非鉅款,而一拖多年或許從片面説明他可能真的是山窮水盡了。
“棄影從商”是自我實現的歸宿
從考上中戲再到成為當紅偶像,也許是李亞鵬的人生經歷過於順遂,以至於他對自己經商也過於自信。然而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的經營都不容易。屢屢失敗的他成了娛樂圈人士跨界失敗的代表。
不過,翻開硬幣的另一面,也有包括任泉等諸多明星順利完成轉型。
2015年,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任泉以投資人的身份參加並且與眾多企業家和投資人一同論道。“娛樂圈紀檢委”王思聰對其評價頗高:“任泉是我見過最有商業頭腦的藝人。”
不同於李亞鵬從商之路坎坷,任泉似乎從一開始就很有商業頭腦,而他的創業初衷也非常簡單,“做演員太被動,都是戲來找你,收入不穩定,沒有安全感。所以我想自己做點生意,有個固定的收入來源。”
1997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任泉拿着自己之前拍戲攢下的錢,又從同窗兼好友的李冰冰那裏借了幾萬,成立了第一家“蜀地辣子魚”餐廳。據説在當時為了省錢,他自己還去考了廚師證。
出人意料的是,由於定位精準,結果這家只有8張桌子的餐館,從第一個月就賺錢,3個月就回本,門口的長隊排了多年。十五年過後,李冰冰問任泉這個餐館到底賺了多少,任泉説如果你的3萬塊不拿回去的話,現在的回報收益是300倍以上。
外界對於任泉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2000年在古裝劇《少年包青天》中飾演風度翩翩的公孫策,但實際上這短短的十幾年間,任泉早已經完成了從演員到投資商人的轉變。
自從第一次嚐到創業的甜頭後,任泉開始對創業欲罷不能,不斷擴展自己的生意版圖,與耿樂、柯藍開酒吧,開美容院......自2006年開始,任泉開始慢慢地淡出演藝圈,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生意上。
也是在這一年,在李冰冰的牽線搭橋下,任泉和王中軍坐在了一個餐桌上,後者對前者説:“我知道你一年拍戲的片酬有多少,因為這些錢都是先打到公司賬户再打到個人賬户上的。最近我有一個想法,我們想成為一家能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你看你這個閒錢要不就放在公司最早的原始股份裏?”
於是,任泉就以200多萬元入股了華誼兄弟。3年後,華誼轉而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第一批上市公司。而因恰好趕上國家扶持本土文化產業,股票暴漲,任泉200萬的投資最後收穫了三千萬。
同是演員出身,同樣對從商更有追求。彼時,他又成了李亞鵬的同學,一起坐在了長江商學院EMBA的教室裏。不同的是,李亞鵬讀了一個MBA,任泉4年連讀了3個。
2013年,任泉與李冰冰、黃曉明合夥投資了連鎖餐飲企業“熱辣壹號”;2014年,任泉和李冰冰、黃曉明聯手創立了風投公司Star VC。
就在人們覺得明星做投資只是作秀時,任泉卻擺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據統計,StarVC已經投資了互聯網金融、女性時尚電商、人工智能、短視頻等多個領域,其中就包括了大眾熟知的韓都衣舍、小咖秀、秒拍、堅果等。
2016年,任泉在社交平台正式宣佈息影,解散了運營良好的工作室,專心做一個商人。如今的他還收購了“中國嘉人”,就是那個很多明星擠破腦袋想登上封面的“嘉人”雜誌。據不完全統計,任泉的身價可能超過百億。
每個人一生中總是很多抉擇,在娛樂圈的任泉徹底“棄影從商”,這一決定,即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專業主義的追求,更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歸宿。
娛樂圈隱藏的資本大佬
和前兩位不同,娛樂圈隱藏的資本大佬何炅“明星”和“商人”身份雙持。從阿里音樂首席內容官到唱吧明星投資人,再到咖啡之翼股東,除了作為《快樂大本營》節目主持人外,何炅身兼數職。或以明星股東站台,或與朋友合夥,或獨資單幹,何炅不斷勾勒着自己的商業版圖。
2020年末了,何炅多年來樹立的德藝雙馨人設在“飯圈經濟”意外“翻車”。而他在商業上深耕多年的資本藍圖也被一一挖出。
在娛樂圈打拼多年的何炅從事的商業領域涉足文娛、電商、餐飲、投資、影視傳媒等多個行業。據天眼查顯示,何炅在高達20家公司任職,包括三家已經註銷的工作室、十家企業的股東等。
何炅的投資之路上有一位重要的夥伴黃磊,兩人不僅一塊搭夥投資,合夥開的公司還出品了多個他們主演或參演的影視劇、綜藝節目、話劇等。
2015年成立的風火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黃磊與何炅分別持股59.55%、4.09%。該公司參與的影視和綜藝最為大眾所熟悉,電影《麻煩家族》、電視劇《深夜食堂》、綜藝《嚮往的生活》等。
除了搭夥開公司,兩人還有另外一重身份——LP。2014年成立的風火石投資,黃磊持股45%;何炅持股10%。而這家公司也是知名創投機構景林投資背後的LP之一。對於景林投資或許公眾比較陌生,但它卻是站在海底撈、達達集團、途虎養車等數十家明星企業背後的“那個男人”。
此外,何炅還與多家上市公司存在交集,2016年旗下宇佑傳媒差點被上市公司“海峽創新”收購;與聚美優品陳歐、58同城CEO姚勁波於2015年投資的咖啡之翼曾在新三板掛牌......
更加不為人所知的是,早在2013年,何炅以1000萬參投上海鼎暉創禾創業投資中心,作為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為2.8%。
這家註冊資本高達3.56億元的企業來頭不小,它是中國頂級資本鼎暉投資旗下基金,前身是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直接投資部。在2019年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中,鼎暉投資排名第46位。截止到2020年,鼎暉投資管理的資金規模達1600億元。
你以為何炅只是娛樂圈的“常青樹”,沒想到他卻是資本投資圈的隱秘大佬。
據RET睿意德數據顯示,近年來主流明星紛紛進軍商界,轉型領域包含了餐飲、服飾、地產、母嬰、投資等各個行業。深究背後的原因,這些表面光鮮亮麗的明星,過氣、人設崩塌、劣跡翻車的比比皆是,演員已是一個“高危職業”,從商就變成了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
黃曉明接受採訪時説的一句話或許代表了當下很多公眾人物的心聲:“希望將來有一天不拍戲了,會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自帶“名人效應”的明星們相比一般創業者來説,有着更好的資源、更多的機會和試錯成本,從這個層面上來説,明星天生具備成為商人的潛質,明星也比普通人更能創業成功。
從與朋友合開上上謙的薛之謙,參與投資運營賢合莊的陳赫,到做起了酒店、紅酒與水稻生意的周杰,再到“一進一出”阿里影業股票直接套現20億的趙薇,在商業領域小有成就的明星們不在少數。但從李亞鵬、任泉到何炅這三類人身上看,也並非所有成功的演員都能飾演好現實生活中的商人。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