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姐姐”

刷屏社交平台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才播出兩期,感覺已經有過度消費的趨勢。在我看來,任何大範圍的流行,本身就藴藏着厚積薄發的“叛逆”,但與此同時,這種叛逆本身是不純粹的,是拖泥帶水、牽腸掛肚的,是拔出蘿蔔帶着泥,只有這樣才會調動各個層級的興奮與聚焦,新的與舊的,支持的與反對的。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綜藝節目,看了兩期,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畫風如此對撞、割裂,比較而言,我更喜歡第一期,它是以“變革”的面孔出現在早就疲軟的選秀舞台。首先,姐姐來幹嗎的?立規矩,直接揭開市面上絕大多數選秀的“畫皮”。當下選秀的三大弊端是,動嘴多於動手,出圈的往往是碎嘴子的“金句”;不由自主地迎合套路,比如膚白貌美,可複製的審美標準,再比如對於流量的追捧與膜拜。而最終導致的就是,“德不配位”被曖昧默許了。就像“姐姐”張雨綺問到,楊超越怎麼成了C位。回答是有性格。潛台詞當然是,業務能打的作品欠奉。

回到“姐姐”舞台,第一期就是在反套路,諸位姐姐在無彩排、全開麥的節目設置下,貢獻了相當多的驚喜。説幾個我印象深刻的,陳松伶第一個搶麥,音樂劇女王的派頭在一顰一笑中展露無疑,並且開口就顯專業,問自己在舞台上能往前站多遠,燈光還能兼顧;同樣專業掛的還有伊能靜,開口就是行話,要去混響,不要那麼“水”,幹一點。還有藍盈瑩、金晨這些年輕演員在唱跳上的賣力、有模有樣……至少,她們都是認真準備過的。甚至連萬茜的失誤,在觀眾心中反而是加分項,恰好説明她是真唱、真性情以及真敢秀。一個真,就能吊打當下好多節目。反而寧靜的霸氣、張雨綺的憨直、黃聖依的公主氣,在我看來不過是節目通過剪輯刻意渲染的人設,沒啥了不起的。

不知道是不是耳目一新導致好評如潮,第二期就被衝昏了頭腦,開始迷信姐姐們的性格魅力,完全無節制地展示她們各種生活細節,瑣碎得婆婆媽媽。倘若所有細節都是真實,也是無預演的,那麼我發現第一期所倡導的姐姐精神開始分崩離析了。第一期尚且提出對年齡標準的質疑,哪怕隱約還有對於衰老的恐懼。那麼到第二期我發現,她們不但嘰嘰喳喳,努力表現“我不老”的信號,更讓人錯愕的是,大多數姐姐處於搖擺的言行地帶,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慕強”。寧靜霸氣,有經典作品,她們慕;萬茜看起來是清流,多讀了點書,也慕,推為“團寵”。而對於黃聖依的富貴、張雨綺的耿直,不好惹,似乎她們也慕,遇上即慫,不敢亮出自己的態度。

這不是有豐富人生閲歷的“姐姐”,而是缺乏主心骨的“妹妹”。何至於此,往小的説,節目自己沒想明白,標準是什麼,是模糊的,功利的。往大的説,這是社會生活的一種現象,獨立自主自強倘若只是一種人設、包裝而非真正的認同與履行,那麼難保不會露餡兒。在我看來,如果做姐姐,不只是一種稱呼而是一種嘉獎、肯定,那麼它首先要滿足的條件是:自我與世界的邊界夠不夠清晰。

媒體人 錢德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8 字。

轉載請註明: 什麼才是“真姐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