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説,教人釣魚總比教人釣魚好。它強調教導人們掌握技能和實現自力更生的教學方法,而不是被動的直接接受。在育兒方面還是一樣的,所以在育兒方面,我們需要談談想法,而不僅僅是技巧。觀念是對事物的認識、看法、觀念和態度。它看似空靈,卻時時刻刻影響着人們的決定和行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這一時期,我們將以最重要的起點,幼兒發展開始我們的生活。
國內外學者對兒童早期階段的定義不同,世界衞生組織對此的定義是從產前到八歲前的時期,在我國一般指出生到六歲的時期。按照國際定義,兒童早期發展是指感覺-運動、語言-認知、社交-情緒的發展,核心是大腦的發展。
01
兒童早期發展包括哪些內容?
兒童早期發展的核心是大腦的發展,表現為各種能力的增長。舉個例子,剛出生只會躺着、餓了就哭的新生兒成長為一個會笑、會説、會跑、會自己吃飯的幼兒,這一過程,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體格(身長、體重)的生長,還能看到不斷增長的能力。
1. 感覺發展: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皮膚觸覺、温度覺等。
2. 運動發展:分為大運動和精細動作,大運動是指軀幹和四肢的活動,如抬頭、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躍等;精細動作是指手及手指的活動,涉及手眼協調的能力,如抓、捏、握筆、使用剪刀等。
3. 認知-語言發展:包括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認識數字、字母,識別語言和符號的能力,聽懂並進行表達的能力,基本的讀寫能力。
4. 社交-情緒發展:包括社交能力、責任感、尊重、探索新事物的意願,親社會性和助人的行為,遵循指令的能力,參與個人或集體工作的能力,行為管理及自我調節能力,社交感知(想法和感受),自己玩耍或與其他兒童玩耍的能力。
02
為什麼要關注兒童早期發展?
人生早期,尤其是最初三年,大腦快速增重和發育,神經元以每秒100萬個的驚人速度建立新連結(突觸),形成了神經可塑性(大腦重組和適應的能力)的基礎。打個比方,把大腦結構的構建想象成蓋房子,大部分的大腦架構(Brain architecture)在此時期完成,就像房子有了基本的雛形。
這個階段是大腦發育的敏感期,感覺、語言、認知等能力在此階段有其“關鍵期”(指在某時期,某方面的功能或學習水平在適宜的刺激下能得到最好的發展),能夠設定兒童某方面能力的上限水平,繼而影響到兒童終身的健康、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及心理彈性能力。
同時,早期階段也是大腦發育的脆弱時期,容易受到外界不利環境的影響。
研究顯示早期營養不良、鐵缺乏、環境毒素、壓力、缺乏刺激和社會互動會影響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並且產生長久的認知和情緒影響。
下圖所示,基本視覺和聽覺的感知途徑是最先發展的,其次是早期的語言技能和更高的認知功能。
生命週期理論(Life Course roach)及健康和疾病的發育起源(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evelopment, DOHaD)假説均揭示了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
生命週期是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命歷程中經歷的具有不同發育特徵和里程碑的階段。
生命週期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要和問題,並且上一階段的生活質量對下一階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例如,早期認知能力可以預測之後的學業成就;早期負面經歷(如遭受虐待、親子關係缺失、養育環境不良等)與成年後的抑鬱症相關。
DOHaD假説是指如果人類在發育過程的早期(包括胎兒、嬰兒、兒童時期)經歷不利因素,將會影響成年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腫瘤、骨質疏鬆、神經精神疾病的發病。
綜上所述,早期經驗對個體的影響具有持續性和長效性,早期大腦發展能夠影響後期的生理、心理、學習、行為等,決定着個體一生髮展的基礎。基礎是堅實還是脆弱,取決於早期階段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的平衡和較量。
03
小結
1. 人生最初三年是大腦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是“長腦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做對的事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兒童早期很重要,因為早年的經歷會對以後的學習、行為和健康產生持久的影響。
3. 早期階段的經歷實際上是“深入骨髓”的,對成年後的身心健康有終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