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棄的味精:致癌?化學合成品?專家告訴你,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別經常外出吃飯,外面的餐廳只會放味精,吃多了多身體不好,還有可能致癌!”對於類似的話,家人是否經常會這麼叮囑你。
雖然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但卻經常被人們嫌棄,人人畏懼。那它真的會致癌?會讓人脱髮?是化學合成品嗎?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在瞭解味精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種味道——鮮。在人的味覺裏,不僅能嚐出酸甜苦辣,還有“鮮”的味覺感官。
特別是亞洲人,很早就有記載用各種濃湯作為調味品來增加食物的鮮味,例如雞湯、海帶湯、骨頭湯等。
而味精是在1908年被發現的,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回家後,對妻子的晚飯特別滿意,尤其是湯,雖然湯裏只有幾片黃瓜和海帶,但卻異常鮮美。
所以教授就從海帶入手研究,通過對海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進行提取研究後,發現了一種“穀氨酸氨”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使食物變得非常鮮美,所以池田菊苗就將其命名為“味精”。之後味精很快就風靡全球了。
味精最初傳入中國時是奢侈品,一斤高達7元錢,當時普通家庭月生活費才幾十元。
之後研究火柴原料的上海化學工程師温藴初在1922年創造出成本低廉的水解法,40噸小麥產1噸味精,味精走上量產之路,也加速了“味精有害論”的傳播。
相比西周時期代製作的糖和新石器時代提煉的鹽,味精才一百多年的歷史,更容易被“妖魔化”。
1968年,味精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有一名美國人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了一封信,稱自己在中餐廳吃完飯後,都會感覺渾身無力,出現心悸、後脖子和手臂發麻等症狀。
後來這個雜誌社就將矛頭指向了味精,認為這些症狀都是味精導致的,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相信味精不是個好東西的“事實”了。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會脱髮,它是化學合成品……”之後種種的謠言令味精走向衰敗。中國味精消耗量7年持續下降,味精第一股(ST蓮花)9年虧損超27億。如今長江以南,味精廠幾乎全停產。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氨,組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加熱到120攝氏度以上會產生焦穀氨酸鈉(主要是這個物質致癌)。
現在味精是微生物發酵(澱粉、甜菜、甘蔗等)生產出來的,並不是用化學原料,工藝和釀酒制醋類似。
味精在我們生活在是無處不在的,鮮醬油、蠔油都含有味精,雞精只是雞肉味的味精,主要成分都一樣,都是穀氨酸鈉,只是多加了雞肉粉、香料等,味道更豐富,價格也更貴。
在1980年的時候,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通過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FASEB)也表示,味精在正常狀態下是無害的,但仍然質疑與味精過量接觸會造成傷害。
專家又經過了6年的研究後,下了定論:味精對人體無害。而最開始稱在餐廳食用了味精出現不適症狀的人,專家認為它們可能是對味精過敏或者對食物中其他食材過敏才導致的。
2006年,德國科學家通過對動物進行實驗研究後,得出人體即使連續30天,每天都射入147克的味精,對身體也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世界衞生組織(WHO)也把味精歸入“最安全”的類別,在中國殺死味精的是“看法”而非“事實”
所以大家可以安心食用味精這個調味品。不過小編還是要大家提個醒,任何東西食用過量都是弊大於利的。
所以即使味精無害,但也要適可而止。如果食用過量的話,可能會誘發頭暈、肌肉痙攣等症狀。而對於兒童來説,還是要少食用,以免影響了他們的生長髮育。
對於味精,你還有其它看法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