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偷錢”,兩位媽媽不同的教育方式
“孩子偷錢就該打,不給點顏色他記不住!”,我相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都曾遇到過孩子偷錢的這個行為。有句話是這麼説的,“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開始偷錢時,通常情緒反應會特別大。
我們不能否認孩子在某個階段,的確會對以前格外感興趣、慾望也會更大。但這並不代表孩子變壞了。那麼,在面對孩子偷錢的情況時,我們的教育方式很重要,如果只會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打罵孩子,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之前我就同時收到的兩位寶媽給我的私信,她們兩個的遭遇都差不多就是孩子出現了偷錢的行為。可是雖然同時面對這樣的情況,兩個人的處理方式卻完全不同,我相信這也會決定孩子未來的人生。
面對孩子偷錢,兩位媽媽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一位媽媽:
二胎媽媽孫儷最近發現上四年級的兒子總是拿着一些嶄新的玩具在家,由於過年期間孩子的爺爺奶奶也給孩子不少壓歲錢。所以媽媽並沒有過於干涉兒子的支配權力,可是媽媽在去超市買菜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錢包裏的整錢少了一些。
剛開始她以為自己記錯了,但是連續幾次錢包裏的錢都明顯減少。她不由得開始懷疑是不是兒子偷錢了?由於平時對兒子管教比較嚴,孫儷越想越生氣,於是在吃完晚飯之後衝到了孩子的房間開始質問。
結果兒子不但不認錯,反而大聲地説:“我花點錢怎麼了?你們也花呀?”看到孩子這個態度,媽媽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拿起桌子上的書就開始打孩子。在這之後母子倆的關係更加糟糕,兒子乾脆和母親連話都不説了,這讓媽媽感覺很苦惱。
●第二位媽媽:
這第二位媽媽家的孩子要比孫儷的孩子小,才上2年級,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平時跟媽媽的關係不但非常要好,還很懂事。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孩子。這一天媽媽下班回家把包順手放到了沙發上。
在去卧室換衣服的功夫,這位媽媽總感覺氣氛隱隱的不對,於是在回到客廳的時候發現孩子正在翻自己的錢包。孩子當場就被抓包了,媽媽雖然對於孩子的這一行為很生氣,但是為了能讓孩子知道偷錢的錯誤,她還是決定“懲罰”一下孩子。
於是在第二天上午,她便帶着孩子來到了馬路邊告訴孩子:“偷錢是不對的,如果你想用錢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但是絕對不能擅自去拿。為了讓你記住這個後果,現在你要跟着媽媽一起把這條馬路上的煙頭撿乾淨,作為懲罰。”
於是娘倆忙活了一上午,雖然做了好事,可是都累得不輕。這時候媽媽在問孩子:“你知道偷錢的嚴重性了吧?”孩子低着頭説:“媽媽我再也不敢了,以後我如果想用錢我一定會和你説的。”
我們可以看到兩位媽媽,雖然同樣面臨孩子偷錢的問題,可是處理辦法卻是天壤之別一個只會打罵一個是讓孩子意識到了偷錢的嚴重性,我覺得第二位媽媽的做法更值得我們參考。
要知道我們在教育孩子偷錢問題時,都是新聞它能夠改正這一陋習,不應該以打罵為主。不然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甚至更會讓孩子更誤入歧途。
那麼當我們面臨孩子偷錢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採取哪些做法呢?
首先,不要着急給孩子貼標籤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説,都知道偷錢這個行為,可是對於比較小的孩子來説,他們的大腦當中並沒有這樣清晰的認知。甚至有些孩子不知道偷錢是錯誤的。
當我們發現孩子偷錢時,千萬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要知道標籤效應可能會不斷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只有有效的溝通才能讓有改正的可能。
其次,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當中,自尊心也是隨之增加的。那麼如果孩子被家長抓包之後,自尊心本來就會受到一定的打擊。這時然後我們已經教訓過孩子之後,就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信相信他們能夠改正這錯誤的行為。
如果總是反覆地提起偷錢的這個事情,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反而讓孩子對於偷錢更加好奇,所以在面對孩子偷錢問題後,要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最後,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有些孩子之所以偷錢,可能是因為遇到了自己想買的東西或者純屬好奇,所以在面對不同孩子偷錢的問題是我們不能以一概全,在瞭解詳細的原因之後就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如果需要零用錢可以幫父母做家務來獲得,你可以嘗試和父母進行商量。當孩子知道獲取錢財還有其他的途徑時,也就不會再選擇偷錢這個行為。
其實我們人的一生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孩子更是如此,但我們應該把錯誤當成一個學習的好機會,當在一次次錯誤當中反覆地糾正孩子行為,我相信孩子都能夠變得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