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吃巴沙魚、龍利魚,傷害大於營養,從孩子的食譜中移除吧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健康

文丨美媽很帥


妹妹家的寶寶開葷了,這些天妹妹買了些巴沙魚回來做成魚泥給寶寶,結果餵了半天孩子都不願意吃,妹妹心想不會那麼難吃吧?於是嚐了一口,結果一嘗,有一股很重的鹼味,妹妹擔心吃壞肚子,把冰箱裏剩下的巴沙魚柳直接扔了。


後來我問妹妹,為什麼買巴沙魚給寶寶吃,她告訴我説,“朋友説巴沙魚刺少肉多還物美價廉,而且不少輔食文章也提議給寶寶吃巴沙魚或龍利魚。”相信不少寶媽像我妹妹那樣,看上了巴沙魚無肌間小刺、肉質細膩、味道清淡的優點,所以買來做成魚泥等輔食給寶寶吃。但是説真的,巴沙魚不建議寶寶吃。



巴沙魚多半產自東南亞,尤其是越南、泰國、柬埔寨,越南更是業界霸主,多出口歐美、中國等地。當然,既然越南將巴沙魚做成了國家名片,自然不敢輕易砸自己的招牌,他們出口的巴沙魚都有ASC認證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那麼為什麼美媽還是不建議家長少給寶寶吃這類魚呢?主要是從這幾個方面考慮:



■巴沙魚雖然少刺肉多,但營養不高,每100g魚肉中,卡路里98kcal、脂肪5g、鈉34mg、鉀99mg、蛋白質15g,寶寶成長所需的鈣質、鐵、維生素DHA等營養素卻沒有。如其捨近求遠,還不如吃經濟實惠的海鱸魚、淡水鱸魚、桂魚、羅非魚。


■巴沙魚食性廣,對水質要求不高,即使溶氧很少也能存活。既然對水質要求不高,養殖户自然不會特意找優質水源養殖,而且生長速度極高,品質自然比對水質要求高的魚類低。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尤其是生後 3年內是腦細胞增多的時期,為了大腦的長足發展,自然要選擇品質高營養足的魚類。


■巴沙魚是遠洋進口的魚類,整條活魚一般買不到,加上體內脂肪較多,多半急凍後以魚片、魚柳等方式出口再進入超市進行售賣,為了保證魚肉不變質,加工廠很有可能會加入防腐劑多磷酸提升口感。寶寶常吃這些魚,不但妨礙味覺的發展,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


■巴沙魚質量參差不齊,魚肉的質量隨水質及餵養飼料而變化,質量上佳的巴沙魚肉為白色,次等的為粉色,最差的為黃色。為了賣相好一點,賣個好價錢,有些商家會放入食用燒鹼。開篇妹妹所説的鹼味重,極有可能是買了添加了食用燒鹼的巴沙魚柳。



龍利魚營養不錯,為什麼不建議寶寶吃呢?


龍利魚跟巴沙魚是兩種不同的魚類,但巴沙魚常被當作龍利魚來賣,超市也常給這兩種來命名。有一次跟朋友去超市買魚,貨架上明明寫着“龍利魚柳”,但埋單時標籤上卻寫着“巴沙魚”。還有一些電商平台直接把巴沙魚當作龍利魚,也有部分商家把巴沙魚叫做“淡水龍利魚”,混淆視聽。有一些商家也在產品名稱寫“龍利魚”,在配料表上卻寫“巴沙魚”。



我們都知道,龍利魚是海魚,營養價值較高,所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而且對養殖條件及水質的要求也較高,所以賣得比較貴。它跟巴沙魚一樣都沒有肌間小刺,深受追捧,如果能買到整條新鮮的龍利魚,給寶寶吃沒問題。然而不是近海的地方,很難買到新鮮活魚,一般都是魚柳魚片。這些魚柳魚片一般經過多磷酸鹽處理,雖然成人吃能較好地過濾這些添加物,但嬰幼兒卻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儘量給寶寶吃新鮮魚類,而不是買各種魚柳魚片。再者,部分商家常用狸貓換太子的招數用巴沙魚冒充龍利魚,龍利魚幾近被擠出市場,很難賣到真正的龍利魚柳。


總而言之,這兩種魚還是別給孩子吃,尤其是嬰幼兒。嬰幼兒味覺還沒形成,不坑娃的家長會設法給孩子吃到有鮮味的新鮮魚類,讓孩子品嚐食物的天然滋味,遠離各種添加物,幫助寶寶建立更好的味覺。其實,海魚跟淡水魚可以混搭吃,根據美國FDA的建議,2-3歲的孩子每週吃魚三餐就好,其中富含DHA的海魚每週吃1-2餐,每餐30g。


更多“寶寶吃魚”的文章請看下面:


鱈魚是魚中貴族,寶寶常吃的“腦黃金”,但不少家長都買錯了


寶寶吃魚規矩多,孩子常吃這5種富含DHA的魚,才能有效“補腦”


它是臭名昭著的“假三文魚”,卻是很適合內陸寶寶吃的優質淡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