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總是靜悄悄的,1-5歲的孩子總是會在某個時刻,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技能,震撼到奶爸奶媽們,很多能力還不是家長刻意教的,而是孩子自己學來的。
從幾個月上的翻身、坐、爬,到1週歲左右開始的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孩子的進步總是在不經意間,其實,這一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孩子通過不斷的學習、模仿每天和他們在一起的父母,經過了長期積累之後,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每一個階段的進步,也都符合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理論。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除了這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孩子在沒有經過特意的訓練,臨時表現出來的能力,大多也是模仿父母學習到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家庭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他們會在玩耍過程中,將模仿來的能力運用其中。
下面這位2歲的寶寶,勢必受到了老爸的影響或者挑唆,才展現出自己攀爬的能力,這一組照片出自一位老爸的分享,2歲的小女孩,順着自家的暖氣管,一步步快要爬到房頂了,孩子爸爸並沒有急着把寶寶抱下來,還耐心地給寶寶拍照,看着寶寶爬到高處。孩子的爸爸肯定是個攀巖高手,要不就是電力工作者,需要爬電線杆的那種,然後,帶着寶寶一起通過看視頻來了解自己的職業,拿着自家的暖氣管來進行訓練。寶寶這攀爬的能力,才得以發揮出來,這要是放在普通人家,看到孩子爬高,還不得一個箭步衝上去,把孩子抱下來,萬一摔倒了怎麼辦?
爬暖氣管寶寶的家庭背景,我們只能靠猜,但是接下來這個4歲的小女孩所展現出來的技能,絕對是受到媽媽的影響,耳濡目染。
視頻中的小女孩,只露出來一隻手和一張試卷,而她要講的課程最多也就是1年級,或者更小一些的幼兒園孩子的知識,第一題是認識圖形,一個多邊形、一個三角形、一個五角星,第二題是比大小,孩子只直播鏡頭下,沒有絲毫的緊張感,用她稚嫩的聲音,清晰的邏輯,不緊不慢的把兩道題講得明明白白,很好的頂替了上廁所的媽媽。
孩子的媽媽是一名數學老師,這天上課時,臨時不舒服去了衞生間,一旁4歲的女兒學着媽媽平時講課的樣子,給學生們直播講課,所展現出來那種從容、淡定,都是從日常媽媽上課的樣子學到的,她模仿的就是自己的媽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給孩子起底人生
孩子出生,最先接觸的就是爸爸媽媽,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做父母的教孩子説話、走路、認識事物,雖然都是基本的常識、生存技能,但是,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需要從父母的一言一行開始,因為孩子最先模仿的對象就是和自己整天在一起的父母。
1、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想要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父母要身體力行
孩子罵髒話跟誰學的,大多是孩子爸爸,這些不文明的語言,家長肯定不會主動教孩子,都是孩子聽了爸爸説,感覺很酷,所以自己也學,父母不經意的動作,都會引來孩子的模仿。
同樣,如果想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自己帶着孩子一起完成,不能讓孩子説:“為什麼只有我,爸爸怎麼不做!”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做什麼,孩子也會學着做。
2、和孩子一起玩耍,更容易發現孩子天賦所在
孩子2歲之前,家長還能帶着孩子一起玩,帶孩子看圖識物,教孩子説話,和孩子互動,但是當孩子大一點,會自己玩了,家長就感覺解脱了,從帶孩子玩變成了看孩子玩。
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在玩耍過程中,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天馬行空的思維、孩子流露出的繪畫天賦、孩子展現出的運動能力,可能會在某一時刻展現出來,如果家長可以捕捉到,並且有意識地去培養,或許是孩子的一條成才之路。
【嘮叨】
父母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這就是原生家庭所講到的,父母正則孩子順,父母歪則孩子逆。優秀孩子往往出自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恩愛和諧,問題孩子多來自不成功的家庭,再加上不講理的父母。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在某一刻驚訝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