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每一位新手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過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像燙傷是最常見的。這不,倆孩子都被開水燙傷了,而兩位媽媽同用涼水衝,醫生卻更贊同第一個。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孩子1歲2個月時候被開水燙過一次。當時媽媽正在洗手間洗手,就聽見客廳“哇”的一聲!媽媽急忙衝出去,看見孩子舉着小手哇哇大哭,並向媽媽指指燒水壺。那一瞬間,媽媽心跳加速,大腦一片空白。驚恐的媽媽立馬抱着孩子就衝向衞生間,趕緊打開水龍頭把他的小手放在涼水下面沖洗。媽媽當時就想:“完蛋了,剛燒的水,他的小手肯定要留疤了!”

衝了大概15分鐘,我看他的小手不紅了,孩子也不哭鬧了,媽媽找了一塊紗布把孩子燙傷的小手簡單包紮一下,就趕緊去醫院了。多虧當時處理及時,燙傷面積也不大,醫生檢查以後開了燒傷藥,並誇讚媽媽第一時間處理的辦法非常科學。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第二個媽媽就沒有那麼幸運,她的孩子剛滿1歲也是被開水燙傷,這位媽媽為了減輕孩子的疼痛,前先把孩子衣服脱了,然後把孩子抱去用涼水衝,可是孩子立馬大哭不止,更加疼痛。媽媽覺得情況不對,立馬帶孩子去看醫生,醫生生氣的指責了這位衝動的母親,怎麼能夠先脱衣服,導致孩子皮膚受損。最後專門去了省直醫院的燒傷科,花了將近1萬塊。這個媽媽的故事,告誡其它的家長,如果孩子被燙傷一定要先用涼水衝,並抓緊去醫院。

如果有寶媽在家帶孩子的時候也遇見燙傷這種事情,請對應以下4點,緊急處理。

1、沖水

孩子被燙傷後,家長一定要冷靜,抓緊用涼水沖洗燙傷部位進行降温。水温6℃為宜,時間是15—30分鐘。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需要注意的是:

千萬不要塗抹牙膏、醬油、香油、紫藥水等,不僅會引發感染,還會增加處理傷口的難度。

更不能為了急速降温,用冰水沖洗或冰塊敷,這樣會加重皮膚損傷,不利於傷口癒合。

2、脱衣

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覆蓋的話,沖洗結束後,根據情況輕輕脱掉覆蓋在傷口上的衣物,若衣服和皮膚有明顯黏連。請用剪刀將沒有粘連皮膚的衣物剪開,皮膚和衣服的粘連處等待醫生處理。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不沖洗就直接脱衣服,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撕掉一塊皮肉,留下疤痕,加重傷勢。

3、覆蓋

冷水中浸泡10-30分鐘後,用一塊紗布或者毛巾輕輕蓋住燙傷部位,避免受到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

不能用有毛、絮、或者衞生紙等東西,容易粘連在傷口上,加大處理難度,誘發感染。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4、就診

經過以上3步緊急處理後,抓緊送醫就診,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需要注意的是:

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不要給孩子塗抹任何東西,並保護好待處理的傷口。

燙傷護理誤區

誤區一:不用冷水衝

燒傷後立即冷水沖洗,不但可以使創面血管收縮,減少組織液的滲出,還可以降低水泡形成的幾率,不易留下疤痕。

誤區二:亂塗亂摸

最常見的就是塗抹牙膏。這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只會給清理傷口造成麻煩。還有碘伏、紫藥水什麼的,只會讓醫生看不清楚傷勢情況,耽誤救治。

誤區三:挑破水泡

水泡是因皮膚迅速接觸高温,導致血管受損,組織滲出液體而形成的。如果立馬挑破水泡,傷口失去了皮膚保護,不僅會增加皮膚恢復的難度,還會加大感染幾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5 字。

轉載請註明: 1歲幼兒被燙傷,寶媽按常識用冷水衝,送醫院後卻被責罵太沖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