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收到一位留言,這位寶媽説她女兒不想上學了,下面是她的做法,她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讀二年級的女兒,最近已經給我説了好幾次她不想上學了,晚上我和她談了談,她説不想讀書,我説行,不讀書就要出門掙錢,我也要去上班,沒辦法陪她。然後我們聊了很多關於工作的事情,我説老闆不能用童工,她説她可以做生意,我問她有人一次買十幾樣東西你會算賬嗎?她説不會……最後我幫她想到撿礦泉水瓶的工作,她很高興説要去撿礦泉水瓶一個賣1毛錢,因為人小腿短,一天可能只能撿幾十個賣幾塊錢,她説太好了可以買肉餅,我説不行,只能買饅頭,萬一明天后天下雨了撿不成瓶子,所以要給後面留點錢,她一聽吃饅頭就蔫了,我又告訴她垃圾桶裏還有生活垃圾,撿瓶子時可能會滿手油或餿的東西,她就説好惡心,最後我告訴她經常翻垃圾桶,身上會有垃圾的味道,蒼蠅就會圍着她,她直接説我還是去讀書。”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他們説類似這樣的“我不想”,“我不想起牀”、“我不想去上舞蹈課”、“我不想寫作業”、“我不想考試”等等。當孩子説“我不想”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其實上面那位媽媽的做法還是很有參考性的。首先這位媽媽很有耐心,她幫孩子分析了她不想做的事情,又告訴孩子如果不讀書那她都可以做什麼,循序漸進,最後孩子自己説還是讀書好。沒有責怪也沒有爭吵,就這樣,問題解決了,教科書級別的回答大概也就是這樣了。
有人説,“放棄”兩個字加一起有15筆,而“堅持”兩個字加一起有16筆,説的大概就是堅持要比放棄再多付出一點。遺憾的是生活中很多人就因為“那一點”選擇了前者。這方面,很大程度上,成年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孩子呢?問題是孩子小,很多事情他們還不清楚輕重利弊,這時候父母如何做就顯得很重要。
誰都想輕鬆,可社會不允許,堅持“逼孩子一把”很重要
上學後孩子會發現,有很多條條框框束縛着他們,可是星期天就可以很舒服,不用早起上學,還可以隨意看電視玩手機,誰都知道後者要更輕鬆。既然如此,不少孩子就會萌生這樣的念頭,不上學了,一直在家玩多好。可問題是在他們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長大後就要加倍的付出和努力,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
誰都想輕鬆,可是社會不允許。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關鍵時刻,堅持“逼孩子一把”,讓孩子知道,真正決定他未來的不是智商和情商,而在明白“堅持”的意義,並且一直堅持下去。
堅持讓孩子吃學習上的苦,過了這個時期,孩子就會很感激你。所以説父母在該狠心的時候一定要狠心,因為孩子小他們不懂事,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好好學習,長大後會面對的什麼,但是大人知道。作為過來人,也作為孩子的父母,自己就有義務在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逼孩子一把”,讓孩子知道上學的時候吃那點苦和長大後生活上要吃的苦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
所以説當孩子告訴你她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不想起早、不想鍛鍊身體、不想練鋼琴的時候,告訴孩子:人生就是堅持。情緒低落的時候堅持一下,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一下,遇到瓶頸時堅持一下。
“堅持一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就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