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懷胎十月,一朝落地,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小生命誕生,也成為了一個家庭最大的禮物。作為新手寶媽,好奇與擔心同步存在。
新生兒是一個巨大的海洋,有許多知識需要寶媽去用心的探索,像下面幾個實用且常見的“新生兒小護理”,你瞭解多少?
“媽媽,你看,妹妹像外星人一樣,頭皮上面脱皮了一樣!”大寶指着剛出生1個月的妹妹,順手就忍不住去給妹妹撕下來。
“別動,寶貝!”媽媽趕緊制止大寶。
“寶貝,那個是乳痂,不能隨便撕下來的,要不妹妹會感染哦。”
對於新生兒的乳痂,俗稱“頭垢”,要學會“忍”。
“忍”在新生兒護理中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忍住無知的清潔,忍住“想當然”的舉措,會對孩子有很大的益處。
(一)頭垢,我大手一揮就解決了嗎?
新生兒剛出生,身體特別柔軟,特別是滷門,都被叮囑不能用力觸碰。新手爸媽在護理孩子的時候,要特別的輕柔小心,或者避免直接觸碰。
所以,在給孩子洗頭的時候,會留下油脂,與灰塵堆積結合,就成為了孩子的頭垢。
許多新手爸媽擔心頭垢阻塞孩子的毛細孔,於是將頭垢直接撕下,反而讓孩子感染了。
專家建議:用植物油或者橄欖油,輕輕擦拭頭垢處,等30分鐘以後,待頭垢軟化,才可輕輕撕下,如果頭垢較重,可重複此步驟,直到清除為止即可。
(二)捏鼻子,這種人為的力量有用嗎?
“來來來,奶奶給乖孫捏鼻子嘍,捏的高高的,捏的美美的!”小米的奶奶抱着孩子,笑呵呵的給小孫兒捏鼻子。
“媽,你這個方法有用嗎?寶寶會不會不舒服。”女兒在一旁有一點擔心,再摸摸自己的“扁平的鼻子”,心中充滿了懷疑,但看到母親的篤信樣子,又不敢打斷。
大家小時候是否經歷過“捏鼻子”,以使看上去扁平的鼻子“又高又挺”這算是提高孩子未來顏值的方法,但這種方法有用嗎?
新生兒的高鼻樑遺傳的可能性比較大,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是看不出未來是不是高鼻樑。
專家建議:不建議人為干預孩子成長,因為孩子的鼻樑骨是非常柔軟脆弱的,一點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傷害。
其次,孩子的耳咽管很短,捏鼻子容易使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從而引起中耳炎,危害到孩子的健康。
(三)肚臍護理,很微小,很重要。
“媽媽,你看,我感覺寶寶的肚臍有點不對勁”。奶奶定睛一看,孫女的肚臍感覺有一點紅腫化膿。
恍然想起什麼,這兩天洗澡,醫生叮囑過,要護理好肚臍的,鄉下很少有這種習慣,就忘記給孩子護理肚臍了。
新生兒的臍帶是與母體連接最重要的橋樑。孩子落地以後,醫生剪斷臍帶,孩子開始獨立生長與世界,但依然需要全家人悉心的照顧。新生兒出生的最開始一週,肚臍的護理要特別細小,也特別重要。
因為,剪斷後的肚臍容易感染,孩子又特別柔弱,所以,新生兒出生一週要特別清理肚臍。
專家建議:
1)每天要注意2-3次用75%的酒精清潔護理,特別是洗澡後。
2)傷口不得隨意重力觸碰,也不等接觸水源,要不容易化膿感染。
3)一旦發現化膿,紅腫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四)新生兒黃疸相信大部分的新手寶媽都經歷過,也都害怕過。
“你的寶寶有黃疸,建議入住保温箱,照藍光”,醫護人員通知曉雯,孩子有黃疸。
曉雯的寶寶剛出生,就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難題:黃疸。
曉雯心中一萬個不願意,讓剛出生的孩子就經歷保温箱,彷彿這是一場大病一樣。
曉雯慌了,孩子黃疸到底怎麼處理更好,一定要讓寶寶離開媽媽,獨自經歷保温箱藍光治療嗎?
但真實情況是,寶寶出生後,出現黃疸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寶媽正確認識,正確處理,就能順利過渡。
1、學會區分孩子黃疸的嚴重程度:
輕度黃疸:面部微黃,而且面積僅僅在面部這一個部分。
中度黃疸:面部微黃以外,身體的四肢軀幹也出了染黃的情況,就屬於中等情形了。
重度黃疸:觀察孩子的全身情況,面部,四肢,手心,足心如果也出現了面積的變黃情況,就要注意了,是重度黃疸。
大部分黃疸是生理性的,在7天左右情況會好轉恢復。
如果持續時長更長,並且伴隨精神不振,吃奶不力,嘔吐等不良情況下,就一定要去醫院接受治療。
生理性黃疸的自我護理:
大部分的孩子是生理性黃疸,在家悉心照顧就可以慢慢痊癒,那有哪些是比較健康的護理方式呢?
挑選了幾個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大家分享:
1)多曬太陽:陽光中的藍光能夠讓膽紅素髮生光化反應,加速孩子的退黃,但也要保護孩子的眼睛,可以適當的裸露身體來曬太陽,天然退黃。
記得一定不要隔着玻璃給孩子曬太陽,這樣是沒有效果的。
2)多餵母乳,尿液分散:多哺育母乳,加速孩子的排尿排便,可以促進膽紅素的排出,非常有利於孩子的退黃。
3)(但一定要注意母乳性黃疸的因素,就是越吃母乳越黃,這是病理性的,要停止母乳,但這種情況非常稀少)。
新手寶媽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對新生兒的世界充滿了未知,但經過各種育嬰知識的科學瞭解以後,心情就會平和很多。
一個好的心情,一個科學的方式,可以讓一個家庭幸福而平和的接受新生命的到來,也可以讓這個新生命在媽媽的懷抱中健康的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