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書太多不知怎麼挑?5000字長文為你細數真正有用的育兒書籍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新手爸爸,在面對自己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時,十分緊張,把寶寶從小推車裏抱出來時,動作僵硬得不行,感覺就像抱着一個炸彈一樣,廣大網友都笑稱這是一個“慌張爸爸”。
看到這個爸爸,就想起了我當初剛開始帶孩子時那段辛酸的經歷,總覺得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呢嗎,怎麼忽然就當媽媽了。
孩子的臍帶怎麼護理,孩子吐奶了怎麼辦,孩子哭了有幾種原因,孩子總愛發脾氣是怎麼回事?
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對家長來説都是一次挑戰,好在看了許多育兒書,才一路跌跌撞撞帶着孩子走到現在。
市面上育兒書不少,我自己大大小小買了一堆,也沒少掉坑,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與育兒書有關的那些事~
我掉過的育兒書的坑:1、內容重複:與市面上其他同類型的書內容相近,錢花了,知識沒增加;
2、用詞太專業:感覺看不懂;
3、光講問題不講解決辦法:滿口大道理,對孩子的問題分析得那叫一個透徹,但卻沒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我眼中的優秀育兒書的標準:1、信息量大:一本書從孩子出生講到孩子青春期結束,一本更比N本強;
2、理論知識紮實:孩子的生長髮育有自己固有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理論。那作為家長,自然是希望育兒書能給出一些正確的理論知識,作者最好是有專業背景,不會誤導家長;
3、邏輯清晰:有自己內在邏輯,可以是按照孩子的年齡生長的順序來講,也可以是針對某一項具體能力的培養來講,講清楚這項能力該怎麼培養及提高;
4、語言通俗易懂:畢竟育兒理論那麼多,咱們都不是專家,整那麼多專業名詞也看不懂,還是通俗易懂的比較好;
5、有切實可行的建議、可操作性強:身為爸媽看育兒書自然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那如果一本書光提出問題然後不解決,這不是瞎鬧嗎?所以我覺得好的育兒書就是要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給出切實可行的做法。
接下來我就把我接觸過的育兒書進行一個簡單的點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新生兒養育類1、《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
建議:必入
適用於各位還在孕期或是寶寶剛出生的新手爸媽。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育兒權威威廉·西爾斯博士所著,出版近20年來暢銷不衰,至今仍高居美國各大書店育兒類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美國媽媽幾乎人手一本。
這本書從怎麼迎接新生兒的到來寫起,涵蓋了懷孕、生產、新生兒護理、嬰兒餵養、常見病處理等多方面的內容。
從生產時該怎麼做,到怎麼給新生兒餵奶、換尿布,怎麼處理黃疸、吐奶、腸痙攣……都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可以説是一本手把手教新手爸媽怎麼帶娃的操作指南。
説句實話,我們家閨女剛出生的那個月裏,我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完全沒有經驗,遇到很多情況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全靠查閲這本書。
這本書在當時真的給了我很多力量與安慰,讓我在遇到一些問題時,不至於手忙腳亂。
坑:結構可能不夠清晰,不同主題與不同月齡混在一起,更適合作為一本新手爸媽遇到問題時的指導手冊。
2、《從出生到3歲》
建議:必入
豆瓣評分8.5,一本非常詳細的0~3歲分階段育兒書,迄今為止最有價值、最重要的兒童早期發展指南。
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伯頓·L·懷特。
中國有句俗話説“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出生後頭3年的經歷對孩子的成長可以説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孩子基本人格的形成有着無可替代的影響。
伯頓·L·懷特基於自己37年的觀察和研究,在這本書中將0-3歲分為7個階段,描述了0-3歲嬰幼兒在每個階段的心理、生理、社會能力和情感發展,對父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指導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智力、語言、社交、運動等各方面的能力。
內容非常通俗易懂,沒有那麼多的大理論,全是易於理解和操作的大白話。
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也很強,會把孩子每個階段的行為舉止,該玩什麼、不該玩什麼,怎麼帶她,怎麼發展孩子的技能,全都列出來,家長只要照着做就行,省心又省力。
坑:出書比較早,有些內容已經過時;
另外,由於作者是美國人,書中一部分內容可能不符合我國國情。
二、育兒理論類3、《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從0歲到青少年(第4版)》
建議:必入
豆瓣評分9.0,一本普通人也能輕易看懂的育兒心理學著作。
這本書其實是發展心理學領域的一本教科書,在系統性和權威性方面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勞拉•E•伯克是美國一位頗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也是兒童事業的積極活動者。
不過這本書並不枯燥,書中將孩子的身心發育過程分為了幾個大的不同階段,以真人真事為例,將個體身心發育的過程與理論知識融為一體,配合淺顯易懂的描述,即使是沒有心理學基礎的人,也能輕鬆看懂這本著作。
隨便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在2~6歲這個階段,生長速度變緩,食慾也開始下降,可能會變得挑食(比如我閨女,o(╥﹏╥)o)。
這時家長應該多讓孩子接觸新食物(注意不是強迫他們吃),營造一個積極的就餐環境,從而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只能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這一特點導致了孩子的泛靈思維以及中心化,從而會使孩子做出一些讓大人覺得十分可笑的行為。
不過家長們不用擔心,這些都是孩子生長髮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孩子自然就會形成邏輯思維能力,並能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了。
坑:主要是從大方向來描寫孩子的成長過程,對於孩子成長中一些比較小的問題,自然就沒怎麼涉及到,適合那些想要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有個系統瞭解的家長。
如果家長是希望能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具體問題,那麼這本書可能不太適合。
4、《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
建議:推薦入
豆瓣評分9.1,同樣十分硬核的一本育兒理論書,介紹了從產前發育一直到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進程。
與《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不同,這本書是從生理、認知、智力、語言、情緒、人格、性別角色意識以及社會性等不同方面對孩子的發展進行闡述的,適合那些想要專門提升孩子某一方面能力的家長。
這本書敍述嚴謹,同時又十分通俗易懂,每一章內容最後都有簡明扼要的總結,配合每一小節最後的習題,便於各位新手爸媽抓住重點,檢驗效果。
坑:與《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是一樣的問題,適合想要系統瞭解育兒知識、培養孩子某方面能力的家長,不適合孩子遇到了某種具體問題,急切想要尋找解決辦法的家長。
5、《父母:挑戰》
建議:可以入
豆瓣評分8.4,全球暢銷60多年的教育心理學經典。
這本書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和教育家、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德雷克斯的心理學經典著作。
不僅系統地描述了現代社會父母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在育兒過程中常犯的錯誤,還提出瞭解決這一系列困境的方法。
是一本對讀者非常友好的專業書,從目錄就能輕鬆掌握全書脈絡。
坑:由於成書時間較早,書中有些內容現在已經被推翻了,但大部分內容很有啓發性。
另外,這本書的翻譯也是讓眾多寶爸寶媽吐槽的一點。
但總體來説,還是一本值得入手的育兒書。
三、溝通類6、《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建議:可以入
豆瓣評分8.8,在美國賣出500多萬冊,,以31種語言暢銷全世界,是一本徹底改變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鉅著。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牀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父母該怎麼跟孩子溝通,語言通俗易懂,可操作性也強。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能跟自己的孩子和睦相處,我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會在某天早上剛醒來時就想着,“我今天要對我的孩子大吼大叫,狠狠教訓他一頓,讓他丟臉、出醜。”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不是這麼想的,但卻這麼做了,這其中還包括了很多非常愛孩子、為了孩子好的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這些父母沒有意識到語言的破壞力量,他們常在不經意間,用一種自己也不喜歡的語氣,對孩子説出了以前自己的父母對他們説過的話。
在溝通中發生這種不幸,常常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缺乏對孩子的理解;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識。
而吉諾特博士的這本著作,就是為了能徹底改變這種情況。書中給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使父母學會該如何與孩子好好説話,避免孩子再次遭受自己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傷害。
書中舉了好多家長對孩子説錯話的例子,提出了家長應該針對孩子的感受做出回應、理解和尊重,而不是針對其行為。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真的是感覺中了無數槍,裏面好多錯誤我都犯過,好在孩子還小,自己還能有及時改正的機會,不然真是對不起孩子。
坑:書的目錄比較醉人,長達18頁;
內容有點零散,邏輯性不強,不過這似乎是很多溝通類書籍都會有的問題;
信息量很大,如果不做筆記的話,看到後面就會忘了前面講的是什麼,需要多讀幾遍才行。
7、《孩子,把你的手給我(Ⅱ)》
建議:考慮入
豆瓣評分8.8,針對十幾歲孩子的溝通寶典。
海姆·G·吉諾特博士的又一部經典著作,連續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25周,並被翻譯成31種語言暢銷全球。
與上一本《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類似,這本書也是講父母與孩子溝通的,不同的是這本書針對的對象是十幾歲的孩子。
書中詳細討論了父母應該如何對十幾歲的孩子提供幫助、指導、與孩子溝通,並介紹了許多使父母與孩子能以尊重和尊嚴相待的方法。
之所以把這本書列為考慮入,是因為這本書與上本《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有部分重複的內容,並且兩者的核心思想其實是差不多的,買了上一本書的家長,可以酌情考慮一下是否要買這本。
8、《P.E.T.父母效能訓練》
建議:可以入
豆瓣評分9.2,同樣是一本指導父母與孩子溝通技巧的書。
作者是師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戈登博士。
戈登博士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創辦了父母效能訓練(P.E.T.)課程,專門向父母傳授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技巧,並循序漸進地提出建議。
戈登博士在書中主要介紹了“積極傾聽”、“我—信息”、“沒有輸家”三大塊內容。核心思想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當成你的伴侶或朋友那樣來對待、溝通。
可操作性強,雖然是一本指導父母與孩子溝通技巧的書,但書中很多技巧同樣可以用到成人之間的溝通上。
坑:書中在介紹父母與子女溝通的例子時,把場景設想的過於理想化,現實中父母與子女溝通要比書中複雜得多,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這本書中沒有考慮到的。
四、能力培養類9、《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
建議:推薦入
豆瓣評分8.7,“科學判官”Dr.魏魏坤琳的育兒心得。
從智力腦、情緒腦、語言腦、運動腦、創意腦的角度分別説明了該如何開發孩子的大腦,用科學的方法讓孩子的大腦更上一個台階。
書中的許多內容非常有價值,解釋得很清楚。
比如孩子愛發脾氣是因為大腦發育速度不均衡,情緒腦發育得快,很小就能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但理智腦卻要到20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
當孩子遇到一些令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時,一方面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無法處理這種情況,另一方面孩子的語言能力又還沒發育好,説不清楚事情。
孩子一着急,理智管不住情緒,沒法跟自己的情緒腦講道理,孩子就爆發了,表現為外在的行為,就是發脾氣,大哭大鬧。
作為家長,應該做的就是抓住孩子每次發脾氣的機會,引導孩子認識情緒,發展理性。
書中雖然有很多專業詞彙,但是讀着並不會讓人覺得晦澀難懂,反而很好理解。
如果硬要説這本書的不足的話,那就是在系統性方面可能略微有點欠缺。
還有就是,感覺書中每章內容缺了一個列表,把孩子每個年齡段的各項能力發展情況列出來,讓廣大家長不會錯過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另外,這本書在介紹孩子出現問題的處理辦法時,也有點理想化,畢竟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對有些孩子管用的辦法,對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完全沒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文不易,你們的收藏/點贊/評論是我更文的最大動力~
如果覺得我寫的文章有用,歡迎關注我哦~
下次再見啦,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