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下班後通常都會直接去接孩子,回到家中,直接讓孩子先做作業,她去做晚飯,但往往小麗晚飯都已經做好了,孩子的作業還沒有動筆。
小麗一開始的時候詢問過孩子為什麼不做作業呢?孩子卻説&34;。小麗不止一次的告訴過孩子説可以先做自己會的,不會的可以先空下,但並不代表可以不做作業。
很長時間孩子都沒有積極做作業,小麗再也沒有耐心了,直接對孩子開始吼叫責備,一吼孩子就聽話了,時間久了,小麗就開始用在這種方式管教孩子。
其實這種吼叫模式,看似立馬就有效果,但實際上會給孩子內心造成巨大的創傷。有的寶媽在對孩子吼叫完後,內心其實是十分愧疚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應該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陪伴。
可就當看到孩子不聽取自己建議,做事情拖拉磨蹭的時候,媽媽們就很難按捺住心中的怒火,衝孩子發完脾氣後,媽媽們的內心也是十分自責的。其實吼叫對孩子的教育是最差勁的,孩子不僅是心理會受到影響,漸漸的會發現連孩子自己的情緒都容易變得很焦躁,哭鬧也會變的越來越大聲,越來越頻繁。
父母採取吼叫模式教育,對孩子會產生哪些負面影響?
第一種:孩子開始變得自卑,不愛説話
對正常人來説,如果溝通時聲音過大,都會引起一定的不適,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用過高的分貝而且還是帶有情緒的,孩子幼小的心靈要承受的打擊更大。
小孩子雖然不懂的什麼是愛,但他渴望被人關注,被人寵愛,如果家長時常是一副比較嚴肅且急躁的情緒,孩子很難和父母靠近。
當孩子性格開始變得膽小,不敢説話,甚至是自卑的時候家長就應該進行徹底的反思,是不是該戒掉自己暴躁的情緒,是不是該換種態度對待孩子。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性格的變化,這對孩子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響。
第二種:加重孩子的逃避心理
當父母對孩子吼叫的時候,孩子一定會產生害怕、恐懼心理,可能表面會看着很老實、聽話,但孩子的內心被一次次的刺激着,一旦超過這個界限,孩子無法承受,會越來越不敢面對事情,逃避心理會不斷的加重。
孩子一旦建立逃避心態,那麼家長以後對孩子的教育開展都會相當有難度,與其這樣不如提前改變教育方式,引導孩子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第三種:容易埋藏孩子叛逆期情緒
家長們都知道叛逆期的孩子很難聽進去家長的話,即便是家長的話都是在為他好,但在他的認知和感受中,他卻很容易把這種愛當做壓迫。其實有這種狀態的孩子多半和他長久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一點一滴的積累讓孩子在青春期這個敏感階段爆發了出來。
父母為什麼會出現吼叫情緒呢?
1、 父母心態不夠強大
教育輔導孩子本來就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很多人看似已經成為父母,但內心並不夠強大,這份不強大就成了無法正確表達情緒的原因之一。
2、 對孩子總會抱有過高的期待
孩子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很多家長都會有,但應該要把握好度,大人做事情都有不完美的,不如意的時候,怎麼可以過分的要求孩子呢?有的時候在高壓狀態下的孩子會更容易適得其反。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鼓勵,當沒有達成預想目標的時候,可能孩子的失落感比父母還強,父母採取不當的方式只會讓孩子的內心更難過。
高情商家長們應該學會借鑑這三種辦法,讓孩子在正確的情緒中成長起來
第一個辦法:反思自己
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認識,難道只有發脾氣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嗎?其實並不是。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有這樣一句話&34;。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當家長覺得自己的情緒已經很難平復下來,那就沒有必要繼續再和孩子去較真爭論什麼,繼續下去,孩子也不會接收到你想讓他接受的信息。
適當的按下暫停鍵,給孩子和自己留下一定的可以思考的空間,更利於親子關係發展。管理好對孩子的情緒表達,也是父母課堂上最為關鍵的課程之一。
第二個辦法:歸納方式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觀察孩子,總結孩子所遇到的問題,熟悉孩子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提前為自己準備。
比如説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出現不專心的情況,家長如果就不專心問題和孩子大吵,不僅降低了這次作業的完成效率,還沒有辦法從根本解決問題。
家長與其這樣不如先給孩子看一些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書籍,教給孩子讓孩子把這個困難給克服面對了,以後對於這種問題也不會輕易就和孩子發生爭論。
第三個辦法:父母可以告知孩子情緒的變化
孩子很難建立時間觀念,做事情拖拉時常發生,如果孩子經常慢吞吞,家長也很着急,嘗試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變化。
當家長覺得比較生氣的時候,可以向孩子物化,告訴孩子自己的耐心已經變的像花生那麼大了,如果他再不去開始行動的話,耐心可能會像綠豆那麼小了。讓孩子去感知到一個變化的過程,也是給父母和孩子機會。
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一直都是一門學問,需要家長不斷的去學習和長進,用更新的知識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可以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