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中有這樣一句:養不教,父之過。就是説家長對孩子只恩養他而不管教他,這是家長的過失。所以管教孩子是每一個家庭應該盡到的責任,可是管教孩子,怎麼管?管什麼?才能讓孩子成才,這也是每個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位清華老教授説過:當我們去管孩子這三點的時候,孩子會更容易有好的成績,好的性格,好的品格,這三點我們家長一定要往死裏去管。
第一點,管好孩子的界限。不管孩子現在學習好不好,也不管孩子上沒上學,但有一些事情是孩子一定要做到的,有一些事情絕對不能做的。比如説我們一定尊重父母,決不能對父母説髒話;又比如説如果我們是家裏的老二,我們一定要尊重我們的哥哥姐姐,因為長幼有序有別;又比如説我們可以去做錯事,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去傷害別人;我們可説錯話,但我們絕對不可以撒謊。
孩子的行為品格是有很多界限的,如果孩子的行為碰觸到了這些底線,父母就要往死裏去管,要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可以為,有些事情絕對不能為,這樣一來孩子有一個界限的區分,就會有一個好的品格。沒有界限也就沒有底線沒有紅線,孩子想幹什麼幹什麼,都憑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那到頭來會變得非常任性甚至會走向犯罪。
第二,管好孩子的責任感。我們知道父母都非常的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小的時候把他的衣食住行照顧得非常的妥帖,
照顧孩子沒有錯,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讓孩子認為,我們對他付出的愛和照顧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孩子都覺得這些是理所應當的話,那隻會造成他更加的貪婪,更加的不懂得感恩,更加的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孩子非常自私,而從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怎麼可能成功呢?
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們父母就應該讓孩子明白,我們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互愛,是要每一個人都要做出貢獻的,大人有大人的貢獻,小孩兒也得作出貢獻,比如三歲時可以去收拾自己的玩具,六歲就要學會收拾自己的書包,再大一點兒,要學會收拾自己的房間,還要學會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這樣孩子就會有份責任感,對他以後的事業和人生會有很大的好處。
第三,管好孩子的勝負心。我們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噹噹地一名,但是,如果過度地強調一定要當第一名,孩子就會再去努力的時候變得想贏怕輸,遇到失敗時又會很容易一蹶不振。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這種情況時 ,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一個觀念:有的時候,過程比結果重要,參與比名次重要。做一件事,我們努力了要比獲得第幾名重要得多,讓孩子從小就有一個正確的勝負心,對孩子未來的逆商非常有幫助。
生活中的挫折不可避免,但遇到挫折後我們的心情如何,決定了我們的人生之路,遇到挫折要學會堅強,有耐力,你才能贏得人生,如果一遇到困難就趴下了,那就是一個永遠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