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媽媽從小對孩子的要求就非常高,尤其是在禮貌教養方面,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遇到認識的人要打招呼問好,受到別人的幫助要説謝謝,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微笑,鄰居們也都非常喜歡樂樂。
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原本活潑可愛的樂樂漸漸變得不愛笑不愛説話,樂樂媽也沒在意,以為過幾天就好了,但是過幾天發現,孩子還是不愛説話,和爸爸媽媽的溝通也少了,這讓樂樂媽很煩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讓孩子講文明、懂禮貌沒錯,但是有時孩子太懂事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這3種“中國式”禮貌,還是少教給孩子為好。
過分謙虛
美國心理學家盧維斯説過: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特別的糟糕,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當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時,媽媽總會這樣説:“這孩子哪有你説得那麼好,平時調皮搗蛋的,讓人頭疼得不行。”這是典型的一種“中國式”禮貌,大人都知道這是一種謙虛的説法,其實媽媽心裏高興還來不及。
但是孩子卻並不是這樣想的,孩子會覺得很沒有面子,將自己的所有優秀表現貶低的一文不值,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孩子會認為自己再努力也得不到媽媽的肯定與表揚,再怎麼做在媽媽眼中依然是“不聰明”的孩子。
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自卑,不再努力學習,認真做事。
強行謙讓
禮讓本來是很好的美德,但是有一種“中國式”禮貌就是強行謙讓,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家長總是採取命令式的強迫手段讓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
家長要清楚,強行謙讓並不是禮貌,反而會傷害到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和物權意識。
家裏來客人帶着小孩,比自己家的孩子要小2歲,本來想讓孩子帶着客人孩子一起玩,但是轉身的功夫,兩個孩子就因為汽車玩具產生了爭執,畢竟來的是客人,而且客人的孩子還比自己孩子小,媽媽就認為應該讓着小弟弟。
“把汽車玩具給弟弟玩,你是哥哥,讓着弟弟。”看到孩子還是不願意拿出玩具,媽媽直接上手把玩具搶了過來給弟弟玩。
這種情景是很常見的,基本上很多家長都做過,但是家長越強制命令,孩子可能反抗得越強烈,甚至會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導致安全感缺失。
強迫孩子問好
在見到熟人的時候,總是讓孩子打招呼問好,有的孩子比較抗拒不願開口,就會被指責沒有禮貌。其實孩子不願打招呼是由先天性格導致的,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比較內向,如果家長總是違背孩子的本性,強迫孩子,這對他的人格塑造會產生很大影響。
讓孩子懂禮貌是好事,但是家長要儘量避免教給孩子“中國式”禮貌,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