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有些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時候,往往會變得畏畏縮縮,即使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非常收斂,看上去像是怕自己的話會引起父母不高興,然而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和家長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案例分析:

張女士是那種不怒自威的家長,也就是説,即使自己沒有説什麼,但是表情還會變得非常嚴肅,並且無形之中給孩子施加壓力。這樣的情況張女士卻沒有發覺,只不過讓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行為和言行讓張女士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因為孩子在跟自己聊天的時候,完全不敢表現自己的想法,每次都唯唯諾諾、欲言又止,雖然張女士看着非常生氣,然而卻也發現孩子已經從一個開朗的孩子變成一個內向且拘束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張女士除了考慮到孩子環境的變化以外,也開始反省自己的問題。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然而,該怎麼引導孩子回到以往和自己溝通時的態度?想必非常艱辛,因此,如果你們的孩子有類似張女士家孩子的表現,應當瞭解下哪些屬於隱忍式表達,從苗頭開始解決問題。

哪些表現屬於“隱忍式表達”?

表現一:藏住內心的想法

孩子在表達問題的時候不敢明着和家長表達,反而把內心的想法藏住,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問題會給別人帶來困擾,或者説因為別人帶來的壓力而不敢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孩子經常把真實想法收起來不説,家長要引起注意了。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表現二:話常常説得斷斷續續

如果説孩子在和家長聊天的時候,經常話不能説全,或者説的時候斷斷續續,拿不住重點。家長除了要擔心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外,還要看看是不是孩子顧忌自己的話會讓別人感到不開心。如果是後者,便是孩子陷入“隱忍式表達”的困境。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其實有很多因素造成,那麼,隱忍式表達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父母要引起重視,不然會有這3種傷害。

“隱忍式表達”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1)孩子容易變得自卑

如果説孩子經常活在隱忍式表達的困境當中,那麼與別人溝通就會過於照顧對方的感受,以至於自己受到傷害了卻還在考慮到別人的心情,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變得自卑且內向,甚至無法提起自信。

2)親子關係容易受到衝擊

因為家長經常以非常嚴肅的形象出現,並且導致了孩子不太敢和家長溝通,時間一長,這樣的矛盾越積越累,以至於孩子不敢説明心事,家長也難以卸下架子和孩子溝通,那麼在孩子成年以後,親子關係會變得很尷尬。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3)孩子無法和人好好聊天

孩子經常處於這樣的困境當中,那麼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受到衝擊,變得難以和別人正常聊天,這個時候家長要引起重視,因為這並不是孩子笨,而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當我們知道孩子已經陷入隱忍式表達的困境之後,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讓孩子遠離隱忍式表達帶來的傷害?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

首先,要積極地和孩子溝通

為避免孩子變得自卑,家長要主動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話並沒有讓自己不適,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保證自己的話不會傷害到別人。通過這樣良性的溝通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加開朗和熱情,和父母的聊天也不會因此變得束手束腳。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其次,家長要懂得和孩子做朋友

家長不要老是板着臉和孩子聊天,應當選擇和孩子做朋友,化解孩子內心的困擾,積極跟孩子溝通,形成一個良好且無話不談的親子關係。

這樣的話孩子才能逐漸走出封閉的陰霾,並且能更加信心地和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暢所欲言,不會變得唯唯諾諾,什麼話都要考慮再三還不敢發言。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最後,讓孩子懂得放鬆情緒

家長要經常和孩子説話,且讓孩子放鬆心情再和自己溝通,不要有任何的負擔,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習慣和自己聊天,並且以此契機慢慢培養孩子的心態。

這樣的話,孩子就不用一直緊繃着神經,什麼事情都藏在心裏面不敢説,最終釀出心理上的疾病和情緒上的抑鬱。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總結:

孩子之所以會變成隱忍式表達,家長要審視自己的教育問題,否則孩子的心理問題和成長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以至於孩子失去成為更好的人的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8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如果出現“隱忍式表達”,父母要引起重視,會有這3種傷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