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你家寶寶患有感統失調症。”
聽到診斷結果時,莉莉眉頭緊皺,她家寶寶剛上幼兒園,因為走路總是跌倒,頻率過高,明顯不正常,無奈之下送到醫院檢查。本以為是四肢不協調造成的,沒想到診斷結果比想象中更棘手,居然是感統失調患兒,對莉莉的打擊是空前的。
從醫學上來看,感統失調患兒的表現很像肢體不協調,類似平衡能力太差,走路容易平地摔,但它之所以更嚴重,是因為感統失調代表的不僅僅是運動能力低下,還代表大腦功能失調,這意味着寶寶長大後很難跟上同齡孩子的步伐,尤其在學業上。
莉莉對結果無法接受,表示自家寶寶從未有過類似的症狀,專注力也不錯,是不是弄錯了?可醫生接下來的問話讓她無言以對,只因對方問的是:
“你家寶寶會爬嗎?”
在普通家長眼裏,爬行是寶寶的本能動作,不需要教都能自主學會,可莉莉家寶寶並非如此,她家寶寶從來學不會爬行。偶爾在莉莉的輔助下,爬行時間也很短暫,基本不會超過五分鐘,這明顯不正常,可莉莉不以為然,覺得寶寶會走就行,不需要注意階段性動作。
可事實上,爬行對寶寶來説非常重要,只因“爬”是國際公認的感統是否協調的標準。假如寶寶爬行能力卓越,那就不必擔心感統失調,也是寶寶準確控制個人肢體動作的能力展現,也代表寶寶左右腦協作功能正常。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説一下,什麼是爬行敏感期,以及抓住爬行敏感期給寶寶帶來的好處。
▲什麼是爬行敏感期?
對寶寶來説,從抬頭到翻身,從爬行到站立,每個階段都有其成長意義所在,家長要做的,便是觀察寶寶每一個新的成長階段是否完成了目標動作。
以爬行為例,當寶寶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初步成型時,爬行敏感期便到了。
以我家樂樂為例,滿6個月的時候,樂樂就展現出對爬行的興趣,於是我便開始從旁輔助,前期以匍匐前進為主,基本整個身體都貼在地毯上蠕動,我和老公還嘲笑他像是一隻小蟲子,蹭着向前爬。
出於對科學的信任,這時候樂樂的爬行時間維持在兩個小時左右,如果他怕累了,我就會拿玩具誘惑他,以把握他的運動量。
隨着樂樂慢慢長大,時間也開始增加,爬行時間也在逐步延長,週歲前,基本能保證每天爬行三個小時以上了,每個月則要超過100個小時。
中間偶爾撞上樂樂不肯爬的時候,我就會在旁邊不停爬行,以督促他一起聯繫。那麼,為何我堅持要家長抓住爬行敏感期呢?以下好處會讓寶寶受益終生。
▲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①提高四肢協調能力
國際上曾有定論,爬行是寶寶訓練感官和肢體能力的重要途徑,想要肢體協調,那就要讓寶寶在週歲前就完成控制身體的能力。
要知道,爬行會用到的身體部位包括頭、四肢、膝蓋、頸椎。可以説是全身性質的運動,中間還要通過大腦去控制方向,鍛鍊寶寶的視覺和左右腦協調,屬於全方位控制,對寶寶要求極高。所以,若寶寶擅長爬行,那就説明寶寶軀幹力量較強,身體發育不錯。
②促進大腦發育,擴大空間認知
上面曾説過,爬行是一個需要全身肢體互相協調的過程,寶寶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膝蓋和四肢,同時在爬行過程中,寶寶要學會控制方向,結合觸覺和視覺,多方位的體驗間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能讓寶寶更聰明。
更重要的是,爬行會讓寶寶實現空間自由,原本移動需要父母的寶寶一旦學會了爬行,施展空間就會大大擴展,這會間接提高寶寶對空間的認知,開始理解世界和自己的關係。
【話題討論:你家寶寶多大學會爬行的?】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髮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