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寶寶長到六個月時,由於母乳或奶粉的營養不夠全面,無法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需求,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
但是,一旦給寶寶吃錯輔食,不僅沒營養,對身體發育也沒好處。
小虎快六個月時,虎媽開始給他添加輔食。最初,虎媽只給小虎吃米糊,有時會在米糊中加半個搗成糊狀的蛋黃。
但小虎吃得不多,與同齡的寶寶相比,個頭有點偏小。
“喝骨頭湯有營養,補鈣,多給孩子燉點骨頭湯。”聽了婆婆的一間,虎媽開始燉起了骨頭湯,並將骨頭湯加到兒子的米糊裏,或直接喂兒子喝湯。
小虎快一歲時,開始吃湯泡飯,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小虎的個頭仍然不高,要比同齡的寶寶小很多。
在去兒童醫院做生長髮育檢查時,醫生詢問了小虎的飲食情況,直接批評虎媽,“誰説骨頭湯有營養?營養都在肉裏面。”
其實,燉得再好喝的湯,都不如肉有營養價值。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胃比較小,稍微喝點湯,就吃不下其他食物了,寶寶就吸收不到營養,很容易影響身體發育。
但大多數新手媽媽缺乏育兒經驗,就會道聽途説,給孩子吃一些沒有真正營養含量的輔食,實則是“坑娃”高手。
1、可以補鈣的骨頭湯
燉好的骨頭湯味道濃郁,很誘人食慾,但這樣的湯真的沒多少營養,營養都在食材裏,喝湯補鈣的效果並沒有想象的好。
2、水果比蔬菜營養高
有些人認為水果比蔬菜的營養更豐富,就會讓寶寶多吃水果,反而不看重蔬菜。其實,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含量高,營養要比水果更高。
但是,在寶寶的日常飲食中,蔬菜和水果同樣重要。家長要儘量選擇適合寶寶吃的蔬菜、水果,確保營養均衡。
3、給寶寶吃“軟”飯
由於年齡較小的寶寶還沒有長牙齒,或者牙齒較為嬌嫩,家長就會給寶寶吃流食或較軟的食物。
但寶寶長期吃較“軟”的食物,沒有練習用牙齒或牙牀來咀嚼食物,咀嚼肌缺乏鍛鍊,就會影響牙齒的正常萌出,可能會出現乳牙不整齊的情況,同時對寶寶的面部發育、語言能力都有影響。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逐漸調整寶寶輔食的軟、硬度。比如,寶寶6個月大時,吃米糊類糊狀食物。9個月左右時逐漸添加泥糊狀或顆粒狀食物,一歲左右時就可以吃塊狀、片狀或條狀食物了。
4、給1歲內寶寶吃鹽等調料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的輔食中不加鹽,就會沒味道,導致寶寶不願意吃,因此會在寶寶的輔食中加一些鹽或者其他調味料。
▲但是,1歲內寶寶並不適合吃鹽,否則會使寶寶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容易挑食。
▲即使1歲內寶寶對鹽有需求,平時也可以從母乳、奶粉或其他食物中攝取,無需額外添加。
5、鮮榨果汁更好吸收
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更好吸收營養,就會給寶寶用新鮮水果榨果汁。但寶寶喝慣了甜甜的、味道豐富的果汁,就不願意飲用白開水了。而且果汁糖分較高,容易使寶寶長蛀牙,還會發胖,甚至可能會引起厭食。
最好讓寶寶吃水果,既能鍛鍊咀嚼能力,促進寶寶語言發育,還可以避開喝果汁發胖、長蛀牙、厭食等影響。
6、米湯米油營養豐富
在一些家長的傳統認知中,米湯米油的營養比較豐富,就會專門給寶寶喝米湯或米油。但米湯米油的營養不如米粉,濃度也不夠,營養元素含量更少,並不適合給寶寶吃。
尤其是上述幾種輔食,很多家長都會給寶寶吃,但是真的沒營養,家長就不要讓這幾類輔食出現在飯桌上。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家長就要注意輔食的營養和種類,避免給寶寶吃一些看似有營養實際卻沒營養的輔食,起不到給寶寶補充營養的作用,還會阻礙寶寶的身體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