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參加過一次父母課堂,當時聽到一位寶媽感慨地説,自己童年時期最難忘的一件事,是有次丟了錢,不敢跟家長説,就躲在衣櫃裏不敢出來。
家人找了好久,她明明聽見了也不敢聲音,最後在衣櫃裏面睡着了,家裏人還報了警。之後媽媽打開衣櫃,發現熟睡的她,沒批評什麼,那一夜她都沒睡着,現在想想還慶幸當時被找到了。
所以,她告訴兒子,無論犯了什麼錯都別瞞着父母,大不了一起解決。
這種態度是對的,因為你可能永遠不知道,孩子犯錯後,你的反應有多重要。
可能每個人童年時期都擔心犯錯後,會受到家長的懲罰,甚至為了逃避做傻事。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因600元錢跳樓謝罪的9歲男孩?他在遺書中告訴家人,是他不小心把玻璃打破了,要賠償600元錢,他知道錯了就要負責任。
就因為600元,孩子不敢告訴家人,就用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人痛心。
很難想象,家長看見這張遺書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可能在孩子心中,被打碎的玻璃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他竟然戰勝了恐懼,從17樓一躍而下。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一名12歲男孩和一名6歲女孩一起玩耍,結果女孩兒不小心從高處摔暈過去,男孩擔心家裏人責備他,竟然用木板把女孩活活打死。
一位媽媽因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茶館的物品,劈頭蓋臉一頓責罵,被罵急了的孩子居然伸出雙手緊緊掐住了媽媽的脖子,旁邊的人用力拉開才阻止一場悲劇。
因為沒有寫完作業,8歲小學生離家出走,暴走20km,後來出動警方才把他找了回來。
……
可想而知,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對錯誤的認知,對他們的成長有多麼重要。
很多家長覺得棍棒教育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但實際上,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心理陰影,為了逃避懲罰毫無原則。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調查,408名少年犯罪者回憶説,犯錯時家長粗暴的行為,激發了他們的怒火,因此當外界刺激他們的脆弱神經時,第一反應就是破壞和反抗。
演員陳喬恩的童年,就有些不幸。
她經常説,小時候不敢和媽媽説話,因為媽媽經常打她,讓她生活在恐懼當中。
學習很好的她在一次轉學後,數學只考了20分,當時的想法就是自己完了,結果媽媽真的把她捆了起來,打得她遍體鱗傷。
長大後陳喬恩和媽媽的關係非常冷漠,甚至連拉手都不敢,沒辦法好好相處,更沒辦法進行親密的溝通交流。
孩子不可能不犯錯,他要在試錯中成長,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就別太反應過激。
孩子犯錯時自己也不知所措,他是多麼渴望被愛啊,那種確認和逃避,就是家長打罵苛責造成的。
不允許孩子犯錯,就是在扼殺孩子的生命力。
1、保持冷靜
冷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家長先別急,問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錯誤。
讓孩子準確、完整地説出當下的情況,以及自己的心情,不僅能鍛鍊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也能讓家長學會傾聽。
我們應該瞭解,孩子犯錯時,他是恐懼的,儘可能讓孩子説出感受,這樣才能在今後出現問題時更加冷靜和理智。
2、讓孩子思考如何解決
先聽聽孩子講應該怎麼去做,然後再客觀評價,並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用正確的方式承擔自己錯誤的後果,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要先看看孩子是否能自己解決,如果不能再引導一下。
3、問孩子結果怎麼樣
調動起孩子的主動性,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給予支持,是家長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不要在情緒上跟孩子抗衡,讓他知道你是愛他的,是想幫助他的,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是否能積累經驗,以後避免犯錯,或者總結更多成功的經驗。
別讓孩子因為害怕犯錯後的懲罰,而做出傻事,這是難以彌補的。
二胎奶爸一枚,擅長兒童心理和教育領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