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後第一反應是啥?不要小瞧,可以反映娃的性格,對照一下
最近朋友圈裏有這樣一個視頻紛紛引起了大家的轉載,一個小孩子玩遊戲摔倒在地,周圍的人和家長都嚇壞了。
因為孩子摔倒的地方離地面有些距離,但孩子摔倒後卻自己站了起來,並沒有哭鬧。孩子的媽媽看到這樣的場面後,激動地痛哭流涕。
不同孩子摔倒後的不同反應,代表着什麼?孩子摔倒是很常見的,每個孩子摔倒後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會自己站起來,有的孩子就開始大哭。
1.孩子摔倒後嚎啕大哭
相信大家都看過孩子哭,孩子很喜歡哭,特別是在摔倒後,這是很多孩子都常見的一個問題。
家長在看到孩子哭後,就會將孩子抱起來安慰,但有些孩子卻越哭越起勁。這樣的孩子性格都比較軟弱,習慣依賴父母,遇到困難和問題時,第一反應是找父母去解決。
2.摔倒後看向父母哭泣
摔倒之後第一反應望向父母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思維比較靈敏,他們懂得如何來博得家長的關注。
這樣的孩子比較渴望得到家長的關愛,特別是摔倒後一邊看向父母,一邊哭泣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比較缺少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幫助孩子,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更加受傷。
3.摔倒後會淡定站起來
孩子摔倒後沒有哭泣,而是直接站起來,這樣的孩子性格堅強勇敢,面對這種摔倒的問題自己可以輕易地解決。
這種孩子的性格與家長的教育分不開,孩子內心安全感比較強,可見平時家長會比較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面對事情時,會積極讓孩子冷靜、堅強地解決。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堅強勇敢的性格?面對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需要採取不同的辦法,不要一刀切。正確引導,對症下藥,效果才會顯著。
理性批評,不要一味責罵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犯錯誤是常有的事,但很多家長沒有耐心,看到孩子做錯了,就一味地指責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害怕犯錯誤,不敢承認錯誤。
家長作為一名成年人,要理性,特別是面對孩子犯錯誤時,要客觀地去處理。不要放任不管,要讓孩子學會反思自己的問題,並及時加以改正。
多鼓勵孩子,會更有動力
鼓勵要比批評更有效果,孩子犯錯誤了,家長不要着急責怪孩子,而是先要去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改正。
年幼的孩子會出現害怕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有限,不敢去嘗試。但成長的過程,未知的事物有很多,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更有利於他們養成堅強勇敢的性格。
適當放手,避免過度依賴
孩子年齡小,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於是什麼事情都採取“包辦”的方式,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困難就不知道該如何做,第一時間就想要求助家長。
家長要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去嘗試,不能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好,否則孩子永遠都受到家長的保護,永遠不敢自己做。
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的性格,要避免這些誤區!有很大一部分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都有一些誤區,這些誤區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培養,如果沒有及時改正,會影響到孩子的個人發展。
① 不要代替孩子説話
很多家長的性格比較着急,每當有人跟孩子説話時,家長就會替孩子回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他們也有發言權,很願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如果每次家長都搶答,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挫,所以,家長要給孩子發言的機會,讓他們勇敢地説出自己的感受。
② 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在我們身邊,經常能夠看到給孩子貼標籤的家長,比如説,“我們家孩子性格害羞”“我們家孩子不愛説話”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就默認了家長為他們貼的這個標籤,認為自己真的是這個樣子。
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特別是這種潛移默化的深入效果更加明顯。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特別是這種負面標籤,對孩子的影響極大。
李玫瑾教授從上千例罪案中總結出一個關鍵觀點: 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會滯後反應,因此,人的心理特徵與早期撫養有密切的關係。
勇敢堅強是孩子天生性格的一部分,但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同,因此導致了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點。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想要培養好孩子的性格,自己就要做好模範作用,平時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