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兒科醫生朋友講,經常有新手爸媽,着急忙慌地抱着寶寶來就診,結果卻是寶寶的正常生理情況,搞得自己哭笑不得。
作為新生代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是否也遇到過一些,看似異常、棘手的問題?
1、新生兒肚子大
看起來像氣球,跟蟈蟈的肚子似的。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找茬的。這跟腹脹沒有關係,隨着寶寶月齡增加,腹肌逐漸發育完善,肚子會慢慢的變平坦。
2、灰白色皮脂
有些寶媽發現寶寶身上,有一層髒兮兮的東西,以為是皮膚病。其實,足月出生的寶寶,皮膚上會覆蓋一層胎脂,能夠保護新生兒嬌嫩的皮膚。這些胎脂分佈不均勻,出生後會慢慢褪去,不需要刻意清洗。
3、經常打嗝
成年人打嗝,是非常難受的。有些新生兒經常打嗝,媽媽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其實,這是由於寶寶橫膈膜肌和神經發育不完善引起的。寶媽可以嘗試拍隔、喂温開水、餵奶等方式來緩解。隨着寶寶長大,這種打嗝現象會慢慢變少。
4、慄粒疹
少數新生兒,在鼻尖、鼻翼、臉頰等處,如針尖大小黃白色的小疹子,學名叫嬰兒慄粒疹。是由於皮膚在代謝過程中,脱落的細胞不斷堆積,堵塞了皮膚上的小毛孔導致的,等脱皮後會自動消失,千萬不要去擠。
5、四肢蜷縮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寶寶出生後兩條腿一直是彎曲的,雙足內返,兩臂輕度外轉,就跟青蛙仰面朝天似的,這是新生兒肌張力的正常表現。隨着月齡增長,四肢會逐漸伸展,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是羅圈腿,給寶寶進行捆綁糾正。
6、驚跳反射
新生兒經常會有四肢驚跳反射,跟大人抽筋似的。這並不是寶寶在抽筋,而是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的正常表現,是一種生理性反射。隨着寶寶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這種現象會慢慢消失,不要以為是寶寶缺鈣,從而亂給寶寶補鈣。
7、脱皮
胎兒在媽媽肚子裏時,被羊水泡着,出生後受空氣影響,皮膚會變得乾燥,加上新陳代謝,舊的上皮細胞會脱落,出現生理性脱皮,屬於正常現象。如果脱皮嚴重,可以塗抹嬰兒潤膚霜,保持皮膚濕潤,切記不可撕扯,否則會導致感染。
8、吐奶、漾奶
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而且容量小,食道彈性小,吃奶太多、太急,吃完奶後沒拍隔,很容易造成吐奶、漾奶的現象,這並不代表寶寶生病了。建議寶媽餵奶時,讓寶寶處於半卧位、半側身姿勢,喂完奶後及時拍隔,多抱寶寶一會兒,半個小時後再往牀上躺。
9、蒙古斑(青斑)
少部分寶寶,在出生後可見背部、臀部有光滑的青灰色斑塊,這是因為皮膚中含有過量色素造成的。大多數蒙古斑,會在孩子7週歲之前自動消退,不需要特殊治療。
10、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2~5天時,會突然全身皮膚變黃,有些甚至眼睛都是黃的,這叫生理性黃疸。大約70%以上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7~15天自動消退。個別寶寶,可能會持續一個月,只要中途檢測黃疸值,在正常範圍內的話,無需特殊處理。
新生兒護理5條禁忌:
1、新生兒用藥,必須向醫生詢問,尤其是用量,切不可自作主張,有些成人藥會造成嬰兒殘疾或後遺症。
2、不要為了方便照顧寶寶,晚上開燈睡覺,這樣會降低嬰兒免疫力。白天保持正常光線,晚上要保持黑暗,讓寶寶適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3、十個月以內的寶寶,禁止搖晃、抖動,會損傷寶寶的大腦,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腦出血。
4、不要相信任何迷信,對新生兒任何部位進行“捆綁糾正”,你越糾正,寶寶長大後越容易骨骼變形。
5、任何時候,都要注意寶寶的口鼻部位,避免被遮擋,造成新生兒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