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母要多讓孩子表達情緒,給予他充足的愛,孩子才能自信起來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健康

孩子小時候,父母的願望很簡單,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平安長大就行。但是隨着孩子的成長,父母漸漸希望孩子能夠更好,聽話、懂事、學習成績要好。畢竟,社會在不斷髮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儘管一個人再優秀,但是他的性格太自卑,仍然會被社會淘汰。因此,許多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更加開朗。但是,許多父母不允許孩子去發展他們的個性,那麼為什麼還要要求他們有一個開朗大方的性格?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孩子的性格發展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在父母和孩子平時的相處中,常常會注意不到一些小細節,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比如以下列舉的事情,很容易導致孩子變得不自信,自卑內向。

1、沒有給予孩子充足的愛

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他們建立自信的前提。許多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還年輕且無知。實際上,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慧,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孩子需要更多的父母愛和陪伴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會讓孩子很自卑和內向。如果父母很少與孩子生活在一起,並且孩子總是感到孤獨,那麼就容易讓孩子心情低落。

2、沒有經常地鼓勵孩子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鼓勵,父母的鼓勵是建立自信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中國,許多父母都不願鼓勵自己的孩子,擔心給予過多的鼓勵,會讓孩子變得驕傲,目中無人,因此,中國式家長總是喜歡以批評孩子來激勵孩子去努力進步。那成都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會使用不當的措辭或者方法,來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長時間的一直對孩子使用批評教育,那麼孩子會逐漸失去信心,並且性格逐漸變得自卑和內向。因此,父母應該在生活中更加寬容和多多鼓勵孩子,鼓勵孩子並不意味着失去了父母的權威,而是幫助孩子蓬勃發展。

3、沒有給孩子表達情緒的時候

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表達內心的情緒,對孩子心智發展是有利的。特別是孩子感到不舒服,而父母又總是被剝奪了他們來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那麼孩子逐漸會成為一個“自閉”的人。所以説教育這件事,很不容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更加註意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的狀況出現異常,則需要及時與孩子交談以瞭解他們的想法。讓孩子去發泄,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而且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開朗和充滿活力的個性。如果這樣,父母可以問關於孩子更多的問題。比如:“今天怎麼發那麼大脾氣,為什麼呢?”父母和孩子經常交流,也能夠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因此,如果父母可以更多地關注孩子情緒的變化,給他們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多於交流,這對孩子建立她們的自信心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過多注意孩子的性格養成,並給予他們真誠的愛心和關懷,才能讓孩子有更好的性格,更優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