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户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深受特應性皮炎困擾的李女士今年冬天身上開始出現奇癢難耐的“皮疹”,皮膚狀況也越來越糟。反反覆覆發作的瘙癢讓她睡眠不佳、情緒抑鬱,開始影響日常的工作。
特應性皮炎被視為皮膚科的“一號疾病”,是一種以乾燥、瘙癢和慢性濕疹樣皮損反覆出現為特徵的2型炎症性疾病,以往常常被簡單診斷為濕疹。近年來特應性皮炎發病率不斷升高,成年人的發病率有5%~10%,在兒童中更是達到10%~15%。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趙作濤副教授提醒:“特應性皮炎具有慢性、炎症性、瘙癢性和複發性四大特點。而冬天天氣寒冷乾燥,外部環境刺激容易引起特應性皮炎患者病情加重和復發,需做好長期、規範疾病管理和日常皮膚護理。”
在冬季,特應性皮炎更容易加重和復發,這是因為人體皮膚水分含量本身就比常人少,冬季乾燥的空氣和低濕度可能加重水分缺失,甚至加速皮膚中的水分散發,使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加之身體護理不足、保濕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容易讓特應性皮炎“捲土重來”。
“特應性皮炎患者日常最明顯的體驗就是‘癢’,難以忍受的瘙癢。但‘癢’只是表徵,更深層的發病機制是‘炎症’,醫學上稱為2型炎症。其中,兩種細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起到關鍵作用,是誘發炎症反應的重要‘開關’。因此,找到疾病根源問題,對因治療很關鍵。” 趙作濤解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疾病極易反覆發作,患者可能遭受劇烈瘙癢、皮損、睡眠中斷等疾病負擔困擾,正常工作、學習節奏被打斷,社交場景也會受限,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
而特應性皮炎只是2型炎症驅動疾病的“第一站”,早期罹患特應性皮炎,未來合併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共病風險也會更高。“因此,特應性皮炎控制對於青少年、嬰幼兒而言尤為重要。不僅需要長期還需要及時治療,警惕‘一病變多病’,避免在生長髮育、學習、心理成長的關鍵時刻造成更大負擔。”趙作濤説。
特應性皮炎頻繁複發的過程中,有環境“外因”也有患者“自身因素”,目前不少患者對疾病認知仍存在誤區,對規範治療和長期疾病管理的意識薄弱,易陷入“診斷-治療-停藥-復發-再治療”的循環中,長此以往,患者也容易喪失治療信心,從而導致病情反覆及加重,影響生活質量。
例如,一些患者誤認為特應性皮炎只是過敏而已,只要不過敏就大功告成;或誤以為是免疫力低下、皮膚得不到有效清潔才誘發疾病,覺得是不致命的小毛病,“隨便治治就好了”;或治病心切,期待快速緩解皮炎和瘙癢、徹底根治疾病,從而頻繁更換治療方案或一旦見效就隨意停藥斷藥,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對此,趙作濤説:“特應性皮炎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進行長期規範管理。在有了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後,患者需要做好‘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建立以‘年’為單位,設定長期治療目標。這樣平穩的長期控制不僅能一定程度上抵禦頻繁複發的風險,也利於成長、學習、事業這樣長期的重要人生階段不被複發打擾。”
在選擇治療方案時,特應性皮炎患者根據嚴重程度不同,可遵醫囑選擇適合方案。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包括基礎治療、外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系統藥物治療等,在長期治療中,往往會考量療效和副作用,希望更好地控制症狀、減少和預防復發。
趙作濤介紹,“輕中度患者可在基礎治療的前提下采用外用藥物和口服抗組胺藥等進行治療;中重度患者可選擇系統治療,例如以生物製劑為代表的一些創新療法可以精準靶向2型炎症反應中關鍵致病因子IL-4和IL-13的信號傳導,實現‘對因治療’。”
進入冬季後,特應性皮炎患者尤其需要注重日常的皮膚護理,避免皮膚乾燥,警惕病情加重。趙作濤建議,穿衣方面,特應性皮炎患者應儘量穿純棉、寬鬆透氣的衣物,洗衣時避免刺激性強的洗滌劑;飲食方面,切不可盲目忌口,食物規避應以合理的過敏原檢查和病史為基礎;在洗護方面,淋浴或泡澡的時長可控制在5~10分鐘內,水温不宜過高,並及時塗抹潤膚露以保護皮膚屏障;居住方面,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定期開窗通風,尤其在乾燥的冬季注意保持適宜的室內温度及濕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