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姐的兒子不到半歲就交給了婆婆,婆婆人很慈愛,喜歡帶孩子,勤快,做得一手好菜,把孩子交給她,再放心不過了。
蔡姐過了6年的神仙生活,她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好婆家,自己只負責生一下,沒有因為孩子而失去職場和最美好的年華。
蔡姐的閨蜜和蔡姐差一個月生孩子,因為婆婆堅決不帶孩子,不得不辭職,做了全職媽媽。
這些年,閨蜜無比羨慕蔡姐有好婆婆幫忙帶孩子,總是抱怨自己帶孩子無比瑣碎辛苦,失去職場,收入減少,壓力山大,每天圍着鍋爐灶台轉,生活枯燥,內心自卑,一度陷入嚴重抑鬱症……
然而,6年後,蔡姐的人生和閨蜜的人生完全反了過來。
孩子6歲半上小學,蔡姐把兒子接到身邊來,當頭棒喝從天而降。
兒子一直不怎麼在身邊,所以她很少關注幼兒的教育和成長,沒有那個意識、緊迫感和信息渠道,所以她兒子“無憂無慮”地玩到上小學,沒有上幼小銜接班。
沒想到一年級的課程如此之難,兒子完全跟不上課程——
蔡姐陪他學拼音和寫字,他不學,冷戰,對抗,寧願空坐兩三個小時。讓他背課文背古詩,他就一直哭,哭得蔡姐心煩意亂,恨不得把他丟出去算了。讓他別背了,直接睡覺,他又不肯,害怕第二天老師檢查,背不出挨批評。
每天晚上都要磨到十一點才能睡覺,兒子身心疲憊,蔡姐也身心疲憊。
除了這些,蔡姐的兒子吃飯巴不得有人喂,衞生習慣不好,懶。無論蔡姐怎麼輕聲細語跟兒子講道理,他一個字也不聽,語氣重了,他還頂嘴。
開學快一個月了,蔡姐感覺自己已經短壽了10年,處於崩潰的邊緣!
而蔡姐的閨蜜則很輕鬆。她的兒子一直跟着她,從1歲開始就學習自己吃飯,3歲就學自己穿衣服鞋子,刷牙,洗臉。
由於家裏沒老人,家庭成員少,關係簡單,意見統一,完全不存在過分寵溺。 所以,幾年鍛鍊下來,她兒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強,整個小區裏,只有她兒子可以獨立去家附近的商店,幫父母買醋和簡單的菜。
閨蜜長期接觸全職媽媽圈子和各種課外輔導圈子,進行各種信息對比,很果斷地放棄了“快樂教育”,讓兒子5歲開始上幼小銜接,還報了每週一次的英語和街舞。
事實證明,孩子喜歡充實而有趣的生活,而不是父母認為的“無憂無慮”的瞎玩。
他很早就在課外輔導班裏習慣了老師佈置作業,上小學就跟上輔導班一樣自然。
每天放學回家,洗手,寫做作業,看半小時動畫片,吃晚飯,學10分鐘英語和練10分鐘字,下樓找小朋友玩,9點回家洗澡,聽故事或者和父母聊天,睡覺。
聽了蔡姐的吐槽,閨蜜這才意識到區別,意識到這6年並不是白白犧牲,感嘆道:
“原來,孩子誰帶,區別這麼大,僅僅6年,天差地別。 把孩子交給婆婆帶,看似輕鬆省事,其實先笑後哭,自己帶,真的是先苦後甜!”
在蔡姐的焦慮混亂和她閨蜜的從容有序中,我確實折服於一個現實:孩子交給老人和自己負責,是絕對有區別的。
但在現實中,也有大把的家長親自帶孩子,面臨的卻是和蔡姐一樣的局面。
這其中真正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必須要有科學培養孩子的意識,而不是盲目地被“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弄暈頭了頭。
很多家長要麼過度培養孩子,交智商税,例如1歲多的孩子在早教中心爬一個小時花300塊。
要麼脱離現實,盲目信仰“快樂教育”,認為孩子上小學了才開始培養,太早沒用,上輔導班是對童年的扼殺。
正確的步驟應該是,意識到應試教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孩子到了什麼年紀就做什麼事,按部就班也能獲得很幸福的人生——科學地培養孩子,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漫長而關鍵的學校生涯。
這裏的培養,在幼兒階段,不是學多少個字,會做多少算數,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專注力、情緒表達和管理。
第二,家庭教育最關鍵的是和孩子建立穩定而温暖的情感交流模式,而不是用家長權威粗暴壓制孩子。
什麼叫穩定而温暖的情感交流模式?
現在的孩子接觸的信息比以前的孩子多多了,他們很聰明。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偽裝,不要用空洞的權威包裝自己,而是必須讓孩子知道真實的你是啥樣的人,優點和缺點是什麼,二你也熟悉孩子的性格稟賦,彼此尊重、信任。
否則,你遲早會失去孩子的信任,也失去孩子。
為什麼蔡姐和她的兒子溝通那麼難,就在於她們沒有穩定的情感交流模式。孩子對她不信任,也不願意聽她的。
我有個朋友,兒子也是主要交給爺爺奶奶帶,她就是下班後陪伴,但是她非常懂得和兒子平等交流,錯了就是錯了,會跟兒子道歉,告訴他:
“大人並不總是對的,大人也只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你雖然比媽媽小很多,但你在很多方面比爸爸媽媽優秀。 大人不是完美的,我們也會對你説一些傷害的話。你一定要知道,不是你的錯,是大人在犯錯。無論別人怎麼説你,你都要自己愛自己,這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長期在這種平等而坦誠的交流模式下生活,即便偶爾父母失控,做得很差,孩子和父母之間是不會有很大的隔閡的。
沒有隔閡,溝通就會順暢很多。而溝通順暢是一切事情進展順利的核心秘密,輔導作業也是如此。
第三,在帶孩子、“陪孩子好好長大”這件事上,沒有誰能偷懶,你偷的懶,將來都會加倍奉還。
蔡姐就是典型的例子。
即便是鍾芳蓉這樣不需要父母也能獨自成長的天才孩子,在面對央視的採訪鏡頭時,談及父母對自己成長的缺席,也紅了眼眶,失聲而泣。
她內心深處對親密關係的渴望,是深深隱藏的,考取北大也並不能抹去這種缺失帶來的痛苦與孤獨。
而且根本料想不到,這種缺失帶來的隱痛與後遺症,會在未來的哪一天,以怎樣的形式,猛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