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健康知識小課堂:“春捂秋凍”到底是要“捂”哪裏呢?
健康知識小課堂
春天到了,氣温漸漸升高
讓大家倍感舒適
但冷空氣卻時不時地殺個回馬槍
讓氣温忽高忽低
剛脱掉秋褲,發現降温了
重新穿上冬衣,卻又熱得冒汗
這一冷一熱的變化
讓人一不留神就會生病
俗話説“春捂秋凍,老來無病”
春天,還是得捂着點!
今天的《942健康知識小課堂》
就教給大家要“捂”哪些地方!
春捂四處
雜病不生
捂手腕:
守住全身血脈
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温暖全身,而原穴則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
神門穴作為手少陰心經的原穴,是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
位置: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裏側。
保健方法:平常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覆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捂腰背:
腎好一切都會好
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出現腰部痠軟怕冷、尿頻及易於疲勞的症狀。
按摩腰部的腎俞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
位置: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保健方法: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位於腰背部兩側的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也可温暖腎陽。
捂足部和小腿:
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春季,很多老人會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是噁心、嘔吐、眼睛痛等肝陽虛的表現。
這就提示我們要重點保護好足部和小腿部位了,平日多熱敷足臨泣穴能很好地改善這種不適症狀。
位置:足臨泣穴位於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蹠骨夾縫中。
保健方法:用兩手拇指指面着力分別置於足臨泣穴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然後緩慢屈伸活動足腳趾,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持續 20~30 秒後,漸漸放鬆,再輕揉局部。如此反覆操作,每次按壓 5~10 分鐘,每日 2~3 次。
捂肚臍:
養陽氣,助長壽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温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對於經常有胃部冷痛和腹瀉的人來説,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保健方法:保養神闕穴可採用揉中法,即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每次360下。
END
文字丨來源於網絡
圖片丨來源於網絡
編輯丨李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