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雞東縣於10月5日發生一起家庭聚餐食物中毒事件。至10月19日,9名食用酸湯子的中毒者全部離世。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污染的酸湯子。
廈門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敦明提醒市民,最好不自制酵米麪類食品,且謹慎食用;銀耳、木耳也不要長時間泡發。 記者 高金環 通訊員 韓嵩松 黃煜 米酵菌酸特別兇悍 開水煮沸也無法破壞其毒性 酸湯子,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麪條樣的酵米麪食品。在這次中毒事件中,自制酸湯子被檢出了高濃度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一種特別兇悍的毒素,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米酵菌酸並非人工合成,而是由一種高致死性的食源性致病菌產生。這種病菌有一個很長的名字——“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簡稱“椰酵假單胞菌”。也就是説,引起這次嚴重食物中毒和人員死亡的“罪魁禍首”是椰酵假單胞菌。 椰酵假單胞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這種細菌本身並不致命,但是它一旦在適宜生長的食物中“安營紮寨”,會產生兩種致命毒素,分別叫“米酵菌酸”和“毒黃素”,一旦發生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最長可以達3天。 與此次酸湯子中毒類似的事件,又被稱為酵米麪中毒。患者中毒後沒有特效救治藥物,病死率達50%以上。北方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南方的湯圓、吊漿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全國已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主要有三類食品易被污染 木耳銀耳冰箱中泡發為佳 10月19日,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在其發佈的《慎吃長時間發酵的酵米麪類食品的提示》中稱,酵米麪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發黴變質的原料,雖然通過挑選新鮮無黴變原料,勤換水能夠減少被致病菌污染的機會,但為保證生命安全,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製作、不食用酵米麪類食品。 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節,食品因潮濕、陰雨天氣,貯存不當變質,從而引發中毒。容易被污染而導致中毒的食品主要有三類:穀類發酵製品(發酵玉米麪、糯玉米湯圓粉、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吊漿粑、餈粑、醋涼粉等);薯類製品(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木耳、銀耳。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泡發的黑木耳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引發中毒。銀耳和木耳泡發幾個小時即可烹飪食用,有條件可以選擇在冰箱中泡發,泡發後立即烹飪食用。被污染的銀耳或黑木耳,外觀看上去不成型、發黏、無彈性、有異味。為防萬一,食用前應仔細檢查。來源:廈門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