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華為又招募了兩名“天才少年”,剛畢業就拿200萬的年薪。
消息一些,全網又沸騰了,尤其是很多家長都羨慕不已。
有人説,每一個天才都不是偶然,背後必定都有一位會“管”的父母。
的確,父母對孩子“管”得到不到位,“管”的是否合理,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1. 會“管”的父母“管”方向
被網友戲稱除了不會生孩子,其餘什麼都會的華為“天才少年”稚暉君,從小就是一個愛“動手”的孩子。
家裏的收音機、電視、鐘錶等電器被他拆的七零八落,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並沒有過多的干涉他,反而是特意找來一些舊家電給他拆。
他的父母對他只有一個原則:保證成績,除此之外,任何興趣愛好,都不干涉。
包括後來選專業,父母更是隨兒子的喜歡。
2020年,山東高考理科狀元孟令昊,從小喜歡拉大提琴,他的目標就是希望考上清華大學的藝術團。對此,他的父母也説,只要他喜歡,我們都支持。
安徽高考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説:“只要孩子友善,前進的方向不出錯,她無論選擇怎樣的道路,我們都無條件支持!”
看到這些天才父母的“管”,我們不難看出,會“管”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控制,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2.會“管”的父母“管”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020年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的爸爸在採訪中説,從小我們就不陪她寫作業,但是我們培養她良好的學習習慣。
無獨有偶,2020年黑龍江理科狀元李昀蔚的媽媽,談起他的學習方法,李媽媽也説從小我們就注重他學習習慣的培養。
重慶狀元謝欣穎的父母,從一歲多起就開始培養她的閲讀習慣,這也為她後來的良好學習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英國哲學家艾蒙斯曾經説過,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只要養成良好習慣,我們就會受益終生。
3.會“管”的父母“管”自己
董卿説:“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先去做那樣的人。”
2014年,安徽理科狀元董吉洋的父母在關於對孩子的教育上説,他們並沒有在他學習上花太多的心思,無非就是以身作則,自己喜歡學習,孩子跟着耳濡目染。
董吉洋也説:“偶爾我也會貪玩,不想學習。爸媽看到了,什麼也不説,只是坐下來看書學習。看到他們在學習,我也就不好意思不學習了。”
廣東理科狀元張恆説,爸爸是個非常愛學習的人,在身患疾病的情況下,也不放棄中級繪圖員資格考試。
他説,爸爸是他最好的榜樣,看到爸爸如此努力,他深受感染,也不好意思不好好學習。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品,只有保證原件不出問題,複印件就不會出錯。父母“管”好自己,孩子自然而然的就“管”好了。
天才少年從來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後天的培養才是關鍵。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從現在開始掌握好正確的方向,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身作則,建立輕鬆愉悦的家庭氛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