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常聽到的中醫詞彙中,關於津液代謝異常,有痰、飲、水、濕等不同説法,如痰蒙清竅、水飲內停、脾虛濕滯等,這些與水液代謝有關的名詞之間有哪些異同,不同的類型又分別有哪些表現呢?
經常聽朋友們或者患者們説自己“濕氣重”,多是由於觀察到自己舌苔厚、痰多、浮腫等的直觀表現。除了“濕”,人們也會聽到“痰”“飲”“水”等説法,這些説法略有不同。痰、飲、水、濕在形質、流動性、證候表現上有異有同,四者之間的關係密切,均屬於體內水液停聚而形成的病理性產物,其形成與肺、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和對水液的氣化失常有關。
“痰”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痰飲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質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比如外感、飲食不當、情志刺激、運動過少等,影響到肺、脾、腎等髒的氣化功能,就可能導致水液不能正常輸布,停聚、凝結而成。痰還有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之分。有形之痰是人們能看得到、聽得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鳴等;無形之痰是指那些只能看到其外在表現、卻看不到其形質者,如某些具有穢濁、黏滯、稠厚特徵表現的疾病,如高脂血症、囊腫、淋巴結腫大等,可以辨證為由無形之痰引起。
痰濁內阻,若內停於肺,影響肺氣的宣發肅降功能,可出現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若痰濁中阻,胃失和降,可以表現為脘痞、納呆、噁心、嘔吐痰涎等;痰隨氣升降,流竄於全身,痰蒙清竅時可見頭暈目眩,矇蔽心神則見神昏、神亂,流竄經絡則可出現肢體麻木、半身不遂;痰凝積於某些局部,可形成圓滑包塊,出現瘰癧、癭瘤、梅核氣等。
按寒熱辨證,痰可有寒痰與熱痰之不同,一般可從質地區分:痰液稀白者多屬風寒;痰白滑、量多、易咯出者多屬濕痰;痰少而黏、難於咯出者多屬燥熱之痰。當然在具體辨證治療時,還應參照其他症狀表現,整體辨證。
飲”的流動性較大相較於痰,飲的流動性大,可留積於人體臟器組織的間隙或疏鬆部位。它是體內水液停聚而轉化成的一種較痰清稀、較水渾濁的病理性產物,可因外邪侵襲或脾胃運化不利,使水液輸布障礙,停聚成飲。
“飲停於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表現。中醫有支飲、懸飲、溢飲、痰飲(與上文的“痰飲”不同)之分,分別指飲停於心包、胸脅、四肢、胃腸時的狀態。其中,支飲的表現為咳逆倚息、短氣而不得卧、水腫;懸飲則表現為咳唾引痛、胸悶息促;溢飲者,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肢節疼重;痰飲者則可出現水聲漉漉、泛吐稀涎清水。
“水”有跡可循中醫裏的“水邪”是指病理性的“水”,它是質地清稀、流動性大的病理產物。一般水液停聚而出現的證候,稱“水停證”,比如水氣凌心證、腎虛水泛證。水為有形之邪,體內水液若因氣化失常而輸布障礙,則會出現停聚,表現為頭面、肢體甚或全身水腫,按之凹陷不易起,或見腹部膨隆、叩之音濁,小便短少不利、身體困重等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水邪常可與風邪、瘀血等夾雜為病,出現複雜的臨牀症狀。
濕性重濁,屬陰,其性黏膩、停滯、瀰漫,侵入時多隱緩而難以察覺,可導致多種病變。濕邪為病,長夏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與所處地域以及居住環境、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水為有形之邪,輸布障礙,出現停聚,可表現為頭面、肢體甚或全身水腫、身體困重等症狀。
“濕”讓人沉重濕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即潮濕環境中感受濕邪而導致病症,如江南一帶的梅雨季節、久居濕地等引發各種濕邪致病的表現,即是外濕所引起,多以肢體困重、痠痛為主,也可見皮膚濕疹、瘙癢;內濕多是由於脾失健運,或過食油膩之品、嗜酒飲冷等,從而濕濁內生,以脘腹痞脹、納呆、噁心、便溏等症狀為主。
濕邪還可與它邪共同致病。濕為陰邪,首發多見寒濕為病;但濕鬱則易化熱,則成濕熱;此外,濕邪還可與風邪、暑邪等合併為病,如風濕證、暑濕證等。
總結起來,“痰”質地稠濁而黏,流動性小,但也可隨氣流竄全身,有無形之痰和有形之痰之分,見症複雜;“飲”是一種液態病理產物,可由於所停聚的不同部位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特點;“水”為液態,流動性大,以水腫、少尿為主症;“濕”多呈瀰漫性,有內濕與外濕之分,可與其他邪氣合併致病。由於四者本屬一類,難以完全區分,且互相可轉化、兼併,故也可互稱,如痰飲、痰濕、水飲、水濕、濕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