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記憶和感情對人類來説是一種奇妙而又不可或缺的事情,它看不見,摸不着,但是人們確確實實的又能感覺得到它的存在。

它既安全,又容易失去,人們永遠都不用擔心自己最美好的回憶被任何人奪走。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同時,人們的舊記憶也會因新的記憶不斷覆蓋而漸漸淡忘。

3歲前的記憶,你記得多少?

如果有人問你,“你還記得你3歲以前發生過什麼嗎?”相信很多人都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甚至會有人疑惑:“3歲前的記憶總是特別模糊,非常碎片,但為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呢?”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要尋找那種記憶的感覺,就像是在漫無目的的迷霧中去尋找一直斷線的風箏。

經過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其實是不會丟失的,它們就像站在海上的輪船和海底的寶藏一樣,寶藏一直都會在,但是如果你找不到那根錨,你就很難再找回那個寶藏。

打個比方,問媽媽:“我最喜歡的那個小瓶子在哪裏?”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這個時候,你們雖然都沒有看到瓶子,但是你的媽媽們會努力幫你去回憶,她會説“是上面有琉璃色彩的玻璃瓶嗎?還是一隻小瓷瓶?”

當媽媽的描述和你的記憶吻合的時候,你就會立刻想起來那隻瓶子。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當然,這些記憶是人們的自我意識相對成熟的時候才能有比較牢固的連接,3歲前的孩子記憶瑣碎模糊,跟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很重要的關係。

我們知道,嬰幼兒的學習能力極強,通過模仿,他們能快速學會一些詞彙和動作,但是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的事情,我們卻忘記了?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們就應該瞭解記憶是通過什麼來高效儲存的——語言。

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記憶多為視覺、圖像,雖然能記的東西很廣闊,但是幾乎沒有深度,因為沒有語言,孩子無法進行邏輯思考。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還不太會説話,詞彙量非常貧乏。

比如“星期天,媽媽帶我去了公園。”

孩子沒有星期天的時間概念,也不明白什麼叫公園,在長大後若是還記得這件事情,那麼多以畫面的形式出現,在他們的記憶裏,只會隱約記得“媽媽帶我出去玩”。

我們長大後能記住知識,記住完整的一件事情,或者一樣東西,實際上我們記住的是語言與畫面的結合。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加拿大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圖爾文將長時記憶分為兩類:語義記憶情景記憶,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只有情景記憶,但沒有語義記憶進行加固,所以很難形成長時間的、難以忘記的記憶。

嬰幼兒時期的記憶雖然我們已經很難回憶起來,但這些記憶並沒有消失,而是成為了另一種東西:潛意識

很多孩子都會本能害怕醫院,害怕白大褂的醫生,這就是因為每個孩子從小都會打針,他們雖然已經忘了父母是那年那天帶他們去打疫苗,但潛意識中醫院和白大褂已經跟痛苦與恐懼聯繫在了一起。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這就是嬰幼兒時期留下的潛意識與條件反射。

孩子3歲前,這3種事情的影響將會伴隨一生

觸發恐懼的事情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類似的實驗,讓一個孩子和一個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玩偶在一起,當孩子想伸手去觸碰毛茸茸的玩偶的時候,突然就會在旁邊敲響鑼鼓,發出很大的噪音,孩子頓時變得非常恐懼、緊張。

從此以後,孩子看到白色的、毛茸茸的東西都會莫名的覺得害怕,比如向老爺爺白色的鬍子,白色的衣服等等。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這種效果叫做創傷效應,雖然他們的肉體並沒有遭受到什麼傷害,但在孩子的潛意識裏,類似的東西會激發恐懼。

創傷事件

跟前一點類似,不過肉體上的創傷會給孩子帶來更深刻的記憶。

比如之前提到的孩子打針帶來的身體上的痛苦,會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裏孩子對醫院、醫生的恐懼。

孩子身體上受到傷痛時,大腦會潛意識記錄下導致身體疼痛的事情,這是人潛意識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手段。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之前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寶媽曬自己家寶寶,説每次帶孩子去逛超市,孩子總要伸出小手到處摸摸,摸摸西紅柿,捏捏香蕉,不僅容易弄壞水果,還擔心孩子手上沾上不乾淨的東西。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後來寶媽想了一招,帶着孩子去看榴蓮,孩子依舊伸手去到處捏捏碰碰,結果被扎疼了。後來帶孩子逛超市,再也不會伸手亂碰了。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人體本能會記錄下帶來創傷事情,這是一種天然的防禦機制,對疼痛的恐懼會永遠留在潛意識當中。

每個孩子都被燙過,甚至燙傷過,可能是火,也可能是熱水,或者是其他什麼東西;可能是燙到了手,也可能是燙到了舌頭,所以人在長大後看到冒煙的東西、沸騰的液體時,行為都會變得謹慎。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導致依戀關係破壞的事情

嬰幼兒時期,孩子對父母天然會有非常強烈的依戀關係,尤其是媽媽,有些孩子甚至一刻也不能離開媽媽,上廁所都必須要帶着,否則會哭得撕心裂肺。

但不是所有媽媽都有條件時時刻刻帶着孩子的,有些媽媽休完產假,就不得不回去上班。

在孩子最依戀媽媽的時候,強行被分隔開,長時間見不到母親,對孩子的依戀關係會造成很大破壞。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英國精神分析師Bowlby和Ainsworth對孩子的依戀模式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他們發現,孩子小時候依戀關係得到父母重視的孩子,長大後在陌生的環境下會顯得更有安全感。

而在陌生環境中會變得焦慮不安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對孩子的需求很不敏感,甚至經常反覆無常地忽視孩子,甚至經常用類似“遺棄”的方式養育孩子。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也就是説,孩子或許早已不記得小時候父母是怎樣對待自己的了,但是他們兒時的依戀關係會影響他們的安全感,甚至會影響到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相處方式

幾乎沒有人能記得三歲之前的記憶,更不會記得母親如何喂自己哺乳,給自己換尿布,但是並不代表在育兒上就可以忽視孩子的感受。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現在網上有很多“生孩子不用來玩將毫無意義”的玩法,一些家長很喜歡捉弄寶寶,比如刻意嚇唬孩子,給孩子吃檸檬、大蒜等刺激性氣味的東西,或者裝作把孩子拋棄了扭頭就走。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家長自然是玩得開心了,孩子長大後也不記得這些事情了,但是這些恐懼、焦慮、不安的回憶會長久儲存在孩子的潛意識當中,若是損傷了孩子的依戀關係,那將得不償失。

如果家裏的父親整天愛捉弄孩子,以逗孩子哭、惹孩子生氣為樂,那麼將來可別抱怨為什麼孩子跟爸爸一點也不親。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3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沒有3歲前的記憶?這3種事情除外,孩子可能一輩子忘不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