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商場看到過這樣一幕:
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在玩具店門口拖住媽媽要買玩具。媽媽不肯買,孩子就開始哭鬧,後來直接躺在地上打滾。
媽媽又氣又急,服軟買了玩具,但忍不住在孩子屁股上狠狠打了一下,孩子又哭了。
結果,東西買了,雙方卻都不開心。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長大了,變得有主意了,面對他們的小倔強和各種要求,到底該怎麼正確地跟孩子説“不”呢?
我們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的小方法,家長們可以試試。
用接納的態度應對叛逆期不少家長説,孩子兩歲以後,就從小乖乖、小棉襖成長為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的小“惡魔”。
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並非刻意挑釁父母,只是處於渴望向外探索又缺乏安全感的階段罷了。
兩三歲時,孩子的大腦正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從神經連通性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極為活躍,認知的發展促使他們對外界充滿好奇,學習能力也超級強。
然而,從心理層面來看,孩子還沒有做好跟父母分離的準備,他們往往很有“主意”,但沒有獨立的能力。
他們需要父母隨時看着他、保護他,但如果你真的去幫他,他又不願意,因為他的內心渴望獨立。於是,“不要”就成了孩子的口頭禪。
叛逆期的孩子雖然有點磨人,但其實處於成長的正常節奏中,度過這個時期,孩子的獨立能力會大幅提升。
林文采博士在《心理營養》中提到,和孩子相處的原則是,能滿足的就開開心心滿足,不該滿足的也要温和堅決地拒絕。
只不過,拒絕時需要注意方法,不能一句硬邦邦的“不行”了事。
- 幫助孩子表達感受
孩子還小,感覺不順心的時候,往往會通過哭鬧來表達不滿。這時,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安撫孩子,幫助孩子表達感受,不僅能幫孩子平復情緒,還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比如,孩子不讓父母出門上班而哭鬧不止。父母可以詢問孩子是不是很傷心,很想爸爸媽媽在家?進而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然後一起商量對策,比如讓爸爸媽媽下班早點回來陪伴自己,等等。
有人説,懂得表達感受的孩子,全世界都會愛他。而幫助孩子表達感受,是建立親子良性溝通的第一步。
- 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子勳説:孩子的需求集中在三個方面——陪伴,探索,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比如,孩子要求父母帶他出去玩,可能是因為家裏新添了弟弟妹妹,孩子覺得缺乏陪伴,需要父母來陪伴。也可能是在電視裏看到遊樂場,想去新的地方玩。還可能是通過哭鬧觀察父母對自己的回應,找到“我很重要”的感覺。
孩子的同一個行為,反映的可能是不同的需要,通過詢問和傾聽,家長知道了孩子的真實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 不帶批評地拒絕孩子的行為
家長可以和孩子説:不要這樣做,不能這樣做。但是千萬不能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不懂事”的標籤。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要求不能被滿足,並知道可以做什麼以後,可能很快就會聽從建議了。
但如果家長的回應不是建議而是批評時,孩子會為了捍衞自己的尊嚴,更加猛烈地抗拒父母的命令。
因此,家長要能夠“温和而堅定”地對孩子説“不”。
“堅定”,在行為上堅決制止孩子不當或不安全的舉動,“温和”,在制止孩子時,態度上不帶有評判、指責的情緒。
- 耐心地跟孩子解釋為什麼
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曾説,聽到父母説“不”時,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因此,家長要向孩子耐心解釋,大人為什麼要拒絕他的行為。
比如,當孩子吵鬧着要看電視的時候,家長可以説:你長時間看電視,我擔心你眼睛會疼,你的眼睛疼了,我也會很心疼。我們明天再看,好不好?
跟小傢伙講道理似乎是徒勞之舉,但其實父母的語言對孩子影響很大,至少會讓孩子明白:父母很關心他,電視看久了,眼睛會疼。
- 用“可以”取代“不行”
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老師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父母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的導遊,不僅要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更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不肯回家吃飯,父母説:“現在不許玩,馬上回家吃飯”,只會讓孩子怒氣沖天,拒絕合作。
但如果父母説:“可以再玩一會兒,10分鐘後,咱們再回家吧”,這種表達方式,孩子會更樂於接受。
簡妮爾·森的《正面管教》裏有一句名言:我們不僅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愛孩子。
很多事情孩子其實不懂,需要家長進行引導。用正確的方法,耐心地對孩子説“不”,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長為父母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