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活多少算“好命”,專業人士説太長太短都不好,大概是哪個歲數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我是張醫師,感謝大家關注我。隨着時代的更新換代人們越發注重養生,在這裏我每天給您分享養生小知識,讓您的生活通過我的養生知識更上一層樓,讓您的身體健康良好狀況日益上漲,關注我每天給您分享健康生小知識,讓您健健康康每一秒,開開心心每一天!
>雖然空氣污染、水污染,糧食安全讓人擔憂,但整體醫療水平提高了,環境質量也在逐漸改善,我們國家的人口壽命在逐年提高,現在已經達到了平均壽命75歲,由此可見,活個六七十歲都是正常的事,對於壽命,大家都有美好的期望,希望健康長壽,因此這也成為人們對生日最美好的祝福,祝福過生日的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指的就是“健康長壽,幸福快樂”,對於長壽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好命”的人,是“有福”的人,才能有上天如此的眷顧,年齡越大,壽命越長久就被認為是“好命”嗎?
對活多大算“好命”的討論可謂是眾説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聽一些坦蕩的人直言:活個六七十歲就行,活太大了是累贅和負擔。而有些人非常羨慕百歲老人,認為他們是有福的好命,無論是主張六七十歲的,還是羨慕百歲老人的人,其實每一個人對生命都充滿了無限的企盼,都希望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多停留一段時間。
一個做保險的朋友曾經説過:家裏如果有人得了大病,你一定要將銀行卡或貴重物品等藏好,絕大多數人有強烈的求生欲,哪怕沒有治療的希望,只要他還能走路,他甚至強烈要求家人給其治療,甚至私自變賣家庭財產或主動要求花掉家庭積蓄以獲得生還的希望。由此可見,活着真好,多數人“求生”的慾望很強,因此有很多人認為壽命越長越“好命”!
一個經歷過很多生老病死的醫生朋友説了關於活多大歲數算“好命”的觀點,感覺比較符合邏輯性,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下,看看你是否認同?
這位專家説:人的身體各個器官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衰退,80歲左右的人如果保養的好,生活尚能自理,在聽力、視力、行動方面雖然有了較大的退化,但是基本上能達到自我料理,而且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兒孫滿堂,甚至達到四世同堂的美好局面,可以盡情享受天倫之樂,能活到80歲左右的人是有福的“好命之人”!
而90歲左右的人身體各個器官比80歲左右的人老化了很多,多數90歲以上的老人往往需要家人的照顧,照顧其飲食起居,雖然意識尚清楚,但是在行動方面、聽力、視力很多方面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障礙,生活質量比70或80歲左右的人明顯下降了很多,更不要提100歲以上的老壽星了,因此活到這麼大歲數如果需要兒女的照顧,就不是太“好命”的人了,也勢必加重子女的生活負擔,子女身體好還行,60多歲的子女如果身體不好,那顯然不能對高壽的父母更悉心的照顧,生活質量可想而知。
而活不過70歲的人,低於我們國家的平均壽命,往往被認為是短命的人,他們大多辛苦了一輩子,子女剛剛成家立業,正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但是由於疾病等因素過早的離世,這輩子都未能享受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可見也不是個好命的人!
從表面來看,這個醫生的觀點似乎有些極端,但是卻反應的生活的事實!但又不能説完全正確,假如一個人活到90歲,還能生活自理,享受生活的樂趣,那肯定比80歲更好命了,更不要提100歲以上還能自理的老人了,但這樣的案例真的少之又少!
所以對於活多大算“好命”沒有固定的答案,一般的來説80歲左右尚好,如果有人60歲就卧牀不起,病牀上活到80歲,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負擔,想必這個80歲的長輩也會無限的自責,這樣還算“好命”嗎?
因此,好命還是歹命,是永遠沒有答案的,活在當下,讓每一天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不枉費此生,對別人有價值,無愧於心,這就是活着最大的意義,當父母家人真的行動不便了,他們已經自責,只要你能盡一把力好好的照顧,讓他們更好的體會活着的樂趣,這又何嘗不是提升自己價值,又幫助他實現“好命”的過程呢?
父母在尚知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如果父母老了,行動不便了,還請像他們照顧曾經年幼的我們那樣,讓他們感覺到“好命”的意義。你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