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是春天裏的風,給你送來絲絲温暖;是你夏天的冰淇凌,給你帶去透心涼的快樂;是秋天的楓葉,送你最大的奉獻。
為人父母,對孩子抱有殷切期望,再正常不過。有時看自家娃貪玩,不學習,難免會批評幾句。孩子做的不對我們肯定要教育,可有些話如果總説,不僅不會起到激勵效果,反而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讓他越變越“皮”,到最後根本不在意你説什麼了…

笨蛋!沒用的東西!
我怎麼就是笨蛋了?這件事我是沒做好,可下回肯定會進步的,憑什麼説我笨?
除非生理原因,世界上哪有真“笨”的孩子?他可能只是反應慢半拍,比較害羞、膽小,但身為父母一定要做最賞識他的那個人!多讚賞、肯定,才會讓孩子更加自信有勇氣。總罵他笨或沒用,可能會讓他這一生就真的就“笨”下去了。
你又做錯了!真笨!
和上面那句效果差不多,都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讓他變得更加怯懦,失去勇於嘗試的勇氣。
人這一生,就是在犯錯中才能不斷成長,俗話説的好,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尤其是孩子剛被失敗打擊,不僅不給出正確的引導,鼓勵他,反而“落井下石”的罵,只會讓他更懊悔。
久而久之,總被罵笨蛋,真笨,沒用的孩子,只能自暴自棄的認命。真正聰明的父母,會幫助孩子一起把事做好,讓他從中得到領悟。
你可真行,竟做出這種事!
孩子犯錯誤,家長惱羞成怒,很多時候會當着外人的面直接開罵,後面往往還跟着一句:真是太丟我的臉了!可當你罵出這句的時候,孩子的臉面同樣被丟盡。他做錯了,當務之急是趕緊解決問題,比如損壞了他人的東西,或打人罵人了。弄清楚是非對錯後,先讓孩子道歉,再積極賠償或安撫。之後回到家,再嚴肅認真的和孩子探討他的錯誤,這樣遠比痛罵效果來得好。

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便你好了!
這種話,第一次對孩子説,他會感覺很受傷!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想:難道爸媽真的不管我了?被拋棄感油然而生。
可當你説的次數多了,他就完全不理了,甚至越變越皮…。賭氣又傷人的話,真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坐下來和孩子好好溝通。還是那句話,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他,指望孩子真聽話也不可能。
我説不行就不行!
很多中國父母,特別愛在孩子面前耍這種威風!總是在告訴孩子我是你的長輩,你必須聽我的!
完全不講民主,不願意傾聽孩子心聲的父母,這樣的霸道行為只會讓孩子更逆反。雖然他嘴上看似不説,其實心裏根本不認同,甚至有時還會產生恨意!
為人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凡事與他商量溝通,有時孩子的建議不一定就是錯的。
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霸權父母上身,完全不讓孩子説話……
就算孩子的想法不對,你也要先讓他説出口,因為大人和孩子,作為平等的家庭成員,都有表達思想的權利。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也會讓他越來越有主見。靠聲音大或長輩的威嚴來“嚇服”孩子,不會換來認同,反而會造成隔閡。當孩子長大後,也會變成一個完全不敢表達想法的人。
一看你就沒多大出息,將來撿破爛吧!
這句話的殺傷力實在太大!這是激將嗎?錯!換做本就內向,心理承受能力差,敏感脆弱的孩子,總如此打擊他,可能早就無比自卑,一蹶不振,還談什麼成功?

你要考100分,我就給你買…
單純的物質刺激,對孩子來説並不是好事,會讓他對“好好學習”這件事的初衷產生誤解。
好好學是為了給自己長知識,拓展視野,吸收“營養”,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禮物本就是附加的“好處”,而不能把它當成努力的唯一目標。父母應該注意的,是孩子是否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中國的孩子,基本從小都是聽這句話長大的…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比自己強,實在太傷自尊了!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性格、優缺點還有特長,父母要做的是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而不是盲目的和別人的娃攀比。只要孩子能樹立學習和生活的目標,能做好自己擅長的事並且很開心,這就是成功!家長千萬別為自己的面子,去強求孩子,要讓他順着自己的軌道和速度成長。
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精神!
對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説,“玩”也是他學習的一個途徑。沉迷於電子設備總玩遊戲,當然不好,可家長一味強行限制也不可取。與其罵他,不如和孩子一起玩益智家庭遊戲,既能親子互動,又能在玩樂中讓他學到知識,何樂而不為?可以每週讓他玩一會兒,約定好時間。不要妄圖抹殺孩子愛玩的天性,父母應該做的是合理利用,引導他往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的教育,每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説,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該怎樣教育孩子?歡迎大家積極留言,發表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