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歲的瑤瑤去好朋友樂樂家做客。一進家門就受到了狗狗的熱烈歡迎。左聞聞右嗅嗅,還要撲到瑤瑤身上。
瑤瑤心生害怕,瞬間大哭了起來。站在一旁的樂樂不知所措,先是一愣,隨後也跟着大哭了起來。
樂樂的爸爸很疑惑:瑤瑤哭情有可原,樂樂哭是什麼道理呢? 難不成,孩子之間的哭聲還會傳染?
仔細想一想還真是, 帶娃去打疫苗,被扎針的寶寶哇哇哭,馬上接種室裏的哭聲就此起彼伏……
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個孩子哭着説不要,旁邊的孩子也都哭天喊地……
這都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説一説。
圖片來源:KBS2 綜藝《超人回來了》視頻截圖
哭聲真的會傳染嗎?
哭聲裏有很多含義,傷心、害怕,而這些情緒都是可以被傳染的。
從新生兒時期,人類幼崽就具備了「讀取」同伴行為和情緒的能力。
研究嬰兒模仿能力的鼻祖和專家梅爾佐夫,在 1977 年曾對 12 個 16 ~ 21 天的新生兒設計了一個模仿實驗。
模仿實驗發現:剛出生 2~3 周的寶寶就能夠模仿成人的面對面表情(Meltzoff & Moore,1977)。
圖片來源: Meltzoff,A. N., & Moore,M.K (1977).Imitation of facial andmanual gestures by
human neonates. Science,198(4312),75-78.
模仿和腦神經科學息息相關,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人類模仿能力的基礎。
簡言之,模仿行為與大腦神經元互相激活,會模仿的孩子都聰明。因為這能讓孩子毫不費力的學習複雜行為,掌握更高級的技能。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很快的學會通過哭泣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説明你的孩子非常聰明,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不過,孩子是在「鸚鵡學舌」的假裝哭泣,還是能真切感知到別人的情感呢?
跟着別人哭的孩子
天生有「讀心術」
梅爾佐夫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 「像我一樣」學説。他們認為,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表情或經歷過的情感狀態時,鏡像神經元就會激活。 讓寶寶感覺,就像自己親身經歷了一般,從而體驗到他人的感受。
這種讀取他人的情緒,快樂着你的快樂,悲傷着你的悲傷的共情現象,也被稱為 「情緒感染」。
2014 年紐約大學對嬰兒的「讀心術」能力進行過研究。
實驗前,研究員先記錄了 69 組年齡在 12~14 個月的寶寶和媽媽的日常活動數據。實驗時,媽媽自我介紹完優缺點後,再和研究員進行互動。研究員會對兩組活動進行三種反饋。寶寶全程觀看,通過測試寶寶的心率等數值來驗證試驗。
積極反饋組:研究人員會不住的微笑,點頭和傾聽。
消極反饋組:研究人員會不停的皺眉,搖頭,互抱手肘。
實驗對照組:研究人員無任何反應。
圖片來源:giphy.com
當媽媽們結束談話回到寶寶身邊,數據顯示,消極反饋組對應的寶寶們心率明顯升高。同時,媽媽顯示的壓力指數越大,寶寶的焦慮反應也越高(Waters,et al,2014)。
這説明, 一歲左右的寶寶們已經可以讀取媽媽的心境,產生「情緒感染」現象。
同樣,聽到其他孩子的哭聲,他們也會被其他寶寶的情緒感染,跟着難過,甚至哭起來。某種程度上説, 這是一種刺激驅動的自動化過程,使孩子產生了共情和情緒感染。
跟着哭
是寶寶的「信息溝通方式」
古人有烽火台,遇到危險,點燃烽火!
成人有 110,遇到危險,打電話求助報警!
兒童之間呢?遇到危險説不清,那就靠哭咯。
當有一個小朋友因為某些事情開始傷心哭泣時,其他小朋友會自發圍過來,有的甚至會嘗試安撫。如果哭聲並未停止,氛圍就會變得更緊張,就會陸續有小朋友開始哭泣。
這可能是一種原始又高效的 「報警機制」。羣居生物都有類似的連鎖報警機制。對於小寶寶來説,這樣可以最快吸引周邊大人前來援助,也可以警告更多的小朋友提高警惕。
大人們大多數時間用語言交流,而小嬰兒在他們可以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前,哭聲就是他們傳遞消息,進行社交活動的一種方式。
你也許會發現,哭聲越大或者跟着哭的孩子越多,周圍孩子越緊張,當然哭聲越多越大也會更大概率吸引到周圍能幫忙的大人。
你説嬰兒們機智不機智?
圖片來源:giphy.com
看到這兒,估計有家長會問,孩子之間哭聲會傳染,可是大人哭或者小一點的嬰兒哭,孩子就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呢?
Martin 和 Clark 給 47 個一天大的新生兒聽不同類型的哭聲:他們自己的哭聲、同齡新生兒的哭聲、11 個月大嬰兒的哭聲和大猩猩的哭聲。最後發現,新生兒只有在聽見同齡新生兒哭聲時,才會加入哭聲陣營。對於其他的哭聲,新生兒們都沒有太大的反應 (Martin & Clark,1987)。
這説明,寶寶跟着哭是有選擇性的。而只跟着同齡人哭,説明這很可能是一種 「同伴行為」。
寶寶能夠區分哪些聲音是同齡孩子的哭聲,大孩子的哭聲還是自己的哭聲。而其中,同齡孩子的哭聲, 更容易讓寶寶感到焦慮,也就更容易讓寶寶跟着哭。
這種哭聲,有可能是向大人「報警」,也有可能通過哭聲爭寵博取關注,甚至可能在與其他嬰兒交流。
家有「敏感」愛哭寶怎麼辦?
看到路邊的小動物受傷會哭,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也會哭。寶寶這種敏感愛哭,其實是一種同理心的表現。
在著名BBC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裏,劍橋大學的加布裏埃 ·麥格(Gabrielle McHanrg)教授針對 2 歲以下的寶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加布裏埃在一個搖籃裏放了一個可以播放哭聲的假娃娃,當年僅 10 幾個月的寶寶聽到哭聲時,臉上會露出擔心的表情並且轉向媽媽。而 20 個月左右的寶寶,會自發地想要抱起「哭鬧的寶寶」給予安慰,並給它提供奶瓶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