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沒事常做提肛運動,4個好處身體會告訴你,能堅持嗎?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看到大家的身影,養生大家並不陌生,但如何養生,如何使我們的身體達到平衡點,這其中的方法最為關鍵,那麼今天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學習如何養生。

在我國明朝就已流行的【養生十六宜】中,提倡人們''穀道宜常撮'',又稱''氣宜常提''。

其中''穀道''即指肛門。中醫學講,中氣宜升提,便是這個道理。

而將提肛運動運動得最好的,或許便是我們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的養生四訣是:“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其中“十常”便包括了提肛,即:肛常提。

讓乾隆皇帝迷戀的“提肛運動”,到底是什麼?

提肛運動又名為凱格爾運動,這項運動最開始是為了用來改善尿失禁、婦女的產後尿失禁、女性產後鬆弛問題,後來被推廣到治療男性性問題上。

到了現在,現代醫學又發現了提肛運動有幾個好處。

常做提肛運動,4個好處不請自來

緩解“出口梗阻型便秘”。通過鍛鍊盆底肌肉的協調,能夠改善盆底功能紊亂,對於盆底肌肉功能紊亂導致的肛門鬆弛,大便無法排出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預防和治療肛周疾病,如痔瘡、肛裂等,在提肛運動時,肛門周圍肌肉間隙性的收縮起到“泵”的作用,能夠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改善肛門括約肌功能,對預防肛門鬆弛、預防肛周疾病都有很大作用。

促進肛門術後恢復。肛門手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肛門皮膚、括約肌損傷。肛門術後及時做提肛運動,能夠有效改善肛門周圍血液循環,增強肛門括約肌收縮和舒張能力,促進傷口的癒合,另外,還可以減少肛周疾病的復發。

改善大便失禁。高齡老人、高齡產婦等往往容易出現肛門鬆弛,導致大便失禁,而堅持做提肛運動能夠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縮緊肛門,能夠有效預防和改善大便失禁的問題,對於產婦而言,尤為重要!

由此可見,提肛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而言,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那麼,好處多多的提肛運動,到底應該如何做?

做好提肛運動,有三種姿勢可選擇:

提肛運動的好處非常多,不論對男女老少都可以做,而且提肛運動的操作既簡單又方便,不論是坐着還是躺着,就連上廁所的時間段都可以完成!

首先是坐姿,採用這個姿勢完成提肛運動時,只需要有意識地收縮yin道、尿道以及直腸括約肌即可,一收一縮,每次50-100,每天可以堅持2-3次。

其次是卧位訓練,此種姿勢的提肛運動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仰卧位:頭部和足部為支點,抬高臀部,同時收縮會陰部的肌肉,然後放下臀部,放鬆會yin部肌肉,也是一收一縮,連續20次,早晚各一次。

第二種雙手重疊於腹部,做腹式呼吸即可,身體處於放鬆狀態,每次做10-20次,每天2--3次。

第三種卧位提肛運動稱為夾腿提肛,雙腿交叉,臀部和大腿壓力夾緊,肛門逐漸用力上提,堅持5秒左右,恢復回原來狀態繼續重複,每次10-20次,每天2-3遍,提肛運動的時間可以逐漸延長。

最後一種提肛運動可以利用上廁所的空隙完成,在排尿時有意識地收縮會陰部,暫停排尿,然後放鬆會陰部肌肉,繼續排尿,反覆直至將尿液排盡。每天2-3次。

提肛運動雖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

患有肛周炎症疾病的人,例如肛門局部感染、痔瘡急性發炎或肛周膿腫等,不宜做提肛運動。這些人羣做提肛運動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加重病情。

除此以外,處於飢餓、疲勞或是精神緊張的人羣也儘量不要做提肛運動。

總之,瞭解並正確認識提肛運動,對每個人來説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推薦的3個關於尊重生命的詞語分別是:1.問心無愧:道家理念指隨性而為,反躬自問,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2.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尾。形容辦事認真。3.不虛此生:這一生沒有白白浪費。